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园林绿化 >> 园林绿化新闻 >> 正文 >> 正文

北京市通州区完成新型集体林场试点农民成功

来源:园林绿化 时间:2023/6/4
02:56

北京市积极创新集体林经营管理模式,目前已在通州、门头沟、房山等9个区建成了42个新型集体林场,多名农民转型为园林绿化工人。

雨后的通州区潞城集体林场,空气清新,48岁的园林绿化工武江和工友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汛期林场中草木繁茂,他们除了要割草割灌还要给高大的乔木修枝整形、喷药防治病虫害。去年,潞城镇创办了集体林场,是隶属于镇政府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原本在家种地的武江在土地流转之后就到了林场工作,经过两个月的园林养护技能培训,正式从农民转型为工人。

通州区潞城镇集体林场工人武江:“以前在家就是种地种点儿小麦和玉米,一年收入两万多块钱,到这林场一个四千多块钱的收入,上12个月的班给14个月的工资,一年的收入有五万多块钱,时间比较充裕又能照顾家里。”

记者:“潞城集体林场占地亩,这里多株大树都是北京平原造林的成果,在这里工作的多个员工都来自附近32个村。”

与原有社会化养护公司招收当地农民比例不足60%的情况相比,新型集体林场将这一比例提高到80%,有些乡镇甚至达到了90%以上。在潞城镇,所有的低收入家庭都解决了绿岗就业。

通州区潞城集体林场副场长朱建生:“年低端企业或者高污染的企业退出以后,咱们本地的村民没有了就业岗位,我们现在集中解决有平原造林林地的村庄,按照人均亩数进行配比就业岗位。”

通州区潞城镇副镇长孙宏业:“我们正探索林下经济的新路径新模式,打造森林加种植森林加科普森林加文旅等,“森林加”系列的绿色产业模式,真正地让集体林场按照符合经济规律的角度,源源不断地自我造血。”

年6月,北京正式启动新型集体林场试点建设工作,如今分布在通州、门头沟、房山等9个区的42个集体林场都建成运营。这些新型林场为当地提供了个就业岗位。农民转型园林工后家庭年收入提高了80%,同时也节约了财政资金。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林业改革发展处高级工程师张国祯:“平原的集体生态林得到了很好的养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性都得到了提高,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原先主要是进行招投标的,建立林场之后经过乡镇政府的统筹,林业工程项目基本上都是委托集体林场管理,节约了投资。

据了解,今年北京计划重点在朝阳、门头沟、昌平、顺义、大兴等11个区再新建30个新型集体林场。并将在“十四五”期间将全市符合条件的生态林地60%纳入集体林场管理范畴,而新型集体林场建设的不断推进将为京郊农村提供8万个就业岗位。北京台报道。

责任编辑:刘天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