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小区内的道路、供排水、供电、供气、供暖、绿化、照明、围墙、垃圾收储等基础设施,小区内的无障碍、便民等公共服务设施,与小区直接相关的道路和公共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供气、供热、停车库(场)等城镇基础设施
2.施工方案
2.1道路工程
1)、拆除老路面,均应测定好设计标高,中桩定位,由测量员计算好现有高程与设计标高拆除高差。
2)、根据计算好的高差应在各桩号上标注好。
3)、根据现场情况,组织施工,正常情况下,先用风钻机队老路面实施点对点的打孔成缝,使之开裂。
4)、组织挖掘机,装载车对拆除后的老路面成块废渣进行集中清除,运至指定弃土场。
5)、对老路面下能够用于填筑的土石料可取样送检,可用作填筑料,运至填方区填筑。
6)、对根据设计标高形成的新路基应复测,复测后,对新路基表层30cm内应复松,采用路基分沥青混凝土施工
本工程路面面层为5cm中粒式沥青砼AC-20C下面层,4cmSBS沥青砼AC-13C上面层。路面沥青混凝土在沥青封层完成后立即进行施工。
2.1.1施工准备
(1)全线联测复核水泥稳定层面标高,采用全站仪施工放样定出中桩和边线位置。
(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3)分3阶段进行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验证。
(4)沥青各项指标检测:沥青马歇尔试验、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等各项试验及指标检测,检测项目和指标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2.1.2施工机具设备的配备和选用
沥青拌合设备:沥青砼搅拌站
运输设备:自卸汽车
摊铺设备:摊铺机
碾压设备:振动压路机、胶轮压路机。
2.1.3施工方法
沥青混凝土由搅拌站拌和好后,由自卸汽车运至施工现场,由摊铺机摊铺,随即由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和胶轮压路机碾压成型。
沥青混凝土由商品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集中提供,沥青混凝施工专业队伍摊铺施工。
(1)混合料拌制
沥青混凝土拌和时,严格按照配合比拌制沥青混合料,保证各种材料的用量计量必须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沥青混凝土拌合时间以拌合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胶结料为度,要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拌合料温度符合相关规定要求,混合料不得在储料仓内过夜,不达标时予以废除。采用沥青砼搅拌站拌合时应具有除尘设备、自动检测拌合温度的装置和自动打印装置。
(2)混合料运输
上料时,前、中、后挪动汽车位置,平衡装料,减少离析现象,运输过程用油布毡覆盖保温、防雨、防污染;车辆进入摊铺现场,注意车轮的清洁;卸料要缓,避免重击摊铺机,卸料要净,防止硬结;
(3)混合料摊铺
沥青混凝土摊铺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摊铺时,沥青混凝土的厚度及表面标高通过挂设于中线及两边线的高程控制桩上钢丝自动找平。摊铺机摊铺的速度要与供料、压实速度相平衡,保证连续不断的均匀摊铺,注意拌合料的施工温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高程控制桩的高程测放时,需考虑沥青混凝土的松铺系数,松铺系数由试验路段确定,并在摊铺过程中对各项系数进行随时检查,不达标时及时调整;
(4)沥青混合料碾压
沥青混凝土摊铺后立即进行碾压,沥青混凝土碾压按“轻、重、轻”的原则,分初压、复压、终压三遍完成,先用18T振动压路机初静压1-2遍,然后用双轮振动压路机综合复碾压4-6遍,碾压温度控制在80-℃;最后用胶轮压路机静压1-2遍,碾压温度不低于65℃。压路机碾压时可在钢轮表面均匀洒水,防止黏轮,水中可掺少量洗涤剂等材料,严禁掺加柴油、机油;边角压路机碾压不到的地方,及时使用小型振动夯夯实。
(5)纵、横向接缝留设及处理
由于摊铺机的摊铺宽度不够,每个车行道分二幅摊铺完成,在第一幅和第二幅间留设纵模。各沥青混凝土层间纵缝接口错开不小15cm。纵缝采用平接、热接口,第二幅沥青混凝土摊铺时,在纵向接口上涂上少量黏层沥青,预热板预热纵向接缝处沥青混凝土后进行摊铺。横向一般不留施工接口缝,如需留设接口缝,接缝前用切割机将缝切齐,并采用热接口处理。横缝接口缝施工前,先在接口涂上少量黏层沥青,摊铺机熨平板从接缝后起步摊铺。
(6)沥青混凝土层养生及交通开放
沥青路面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到周围底面温度时(最好隔夜),方可开放交通,同时做好沥青路面的保洁工作。
层填筑的碾压方案进行碾压并调平标高。
2.2.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
2.2.1施工方法
水泥稳定碎石基础施工方法主要采用混合料集中厂拌法,拌和料通过自卸汽车运输至现场,摊铺采用钢丝绳挂线机械摊铺。
按规范要求的连续摊铺时间范围内,经监理工程师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层采用钢轮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
2.2.2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放样→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接缝→养生
2.2.3施工准备
2.2.3.1材料准备
(1)水泥:
水泥材料的初凝时间应大于4h、终凝时间不小于6h。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与生产日期,复验合格方可使用。
水泥贮存期超过3个月或受潮,应进行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集料: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粒料应选用级配碎石、砂砾、未筛分碎石、碎石土、砾石和煤矸石、粒料矿渣等材料。用作基层时,粒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1.5mm;用作底基层时,粒料最大粒径:对城市主干路不应超过37.5mm。
(3)水:
水要求用洁净、不含有害物质的自来水,不使用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水源。
2.2.3.2机械准备:
按“合理配套、满足需要”的原则,并将所有施工机械设备以及拌和场的布置位置提交监理工程师批准。拌和前对稳定碎石拌和场设备进行设备安装、检修与调试,使拌和的混合料颗粒组成和含水量达到规定要求。
2.2.3.3试验段铺筑
在正式开工前半个月,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详细的试验段施工方案。试验段采用集中拌和混合料,用摊铺机摊铺,摊铺m作为摊铺试验路段。通过试验来确定所采用的施工设备能否满足备料、拌和、摊铺和压实的施工方法,摊铺厚度、摊铺系数以及一次施工长度的适宜性。当试验路段的原材料质量、混合料配合比、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和试验段检测结果都符合规定,经监理抽检合格后,编制试验段总结报告,向监理工程师报批基层开工报告。
2.2.3.4组织分工及技术交底
开工前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人员定岗定责,明确工序工艺、操作规程及质量要求。
2.2.3.5基层验收
对下承层交接验收,下承层报监理工程师验收。铺基层前对下承层顶面进行彻底清扫处理、清除浮土杂物、洒水湿润。
2.2.3.6放样
专职测量员利用全站仪测设中桩及边桩;直线段每隔20m设立中线控制桩,并在两侧路面边缘外0.5m各设立边线指示桩。放出摊铺边线,确定宽度。沿边线外侧30㎝左右,每10米打钢钎架设两条平行的细线控制高程和横坡,其高程、横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2.2.3.7拌和
试验室配合拌和场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主要控制混合料的配合比,通过调整料斗下面的电机转速和斗门高低来控制各种材料的流量。同时还要控制好水泥剂量和拌和时的含水量。拌和场根据施工情况将拌和设备调整到最佳配置,确保运转连续、拌合均匀。混合料经试验后,根据混合料的凝固时间,结合当地气温条件,确定混合料从拌和好到摊铺的最佳时间,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
2.2.3.8运输
将拌成的混合料及时运送到铺筑现场。车上的混合料进行覆盖,以防水分过多的损失或洒落地面造成污染。拌和料采用自卸汽车进行运输,汽车行驶速度控制在15km/h以内,在出料装车时尽可能保持装载高度均匀,以防离析,卸车时注意卸料速度、数量与摊铺厚度和宽度,同时倒车及时,停车准确。
2.2.3.9摊铺
摊铺过程中,派专人分工负责检测摊铺厚度、测定水泥剂量及含水量。查看拌料、摊铺均匀情况,试验室取料做强度及级配试验。各种质量信息反馈,有问题及时进行改正。
摊铺按照经工程师批准的实验路段所确定的摊铺压实的方法、工序、摊铺厚度、摊铺宽度、混合料的含水量控制范围、压实遍数等严格控制。
2.2.3.10碾压
碾压按由低到高,先轻后重,先静压后振压的原则进行。施工中,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超过水泥终凝时间,按试验路段确定的合适的延迟时间严格施工。碾压机具采用18~21吨压路机和重型振动压路机。直线段由两侧向中心碾压,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碾压。每道碾压与上道碾压相重叠,使每层整个厚度和宽度完全均匀地压实,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压实后表面无轮迹或隆起,且断面正确,高程、坡度符合要求。
碾压遍数按试验段总结的碾压工艺控制,碾压达到一定的压实遍数后及时检测压实度,如部分不合格则立即补压以达到合格。
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碎石表面始终保持湿润,如水蒸发过快,及时补洒足量水。水侵润后及时碾压,使表面无松散起皮、浮灰现象。
碾压结束后,碾压表面达到平整密实,无轮迹裂纹、搓板起皮、松散、反弹等现象。
完成压实后的表面不出现高低不同的压实面、隆起、裂缝或松散材料。任何混合料离析处均在碾压前挖除,用合格的材料替换。发现含水量过大或过小的混合料立即废除,不进行摊铺碾压。
2.2.3.11接缝
A横向接缝
(1)混合料摊铺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小时时,设置横向接缝;
(2)人工将末端混合料弄整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与混合料的压实厚度相同;整平紧靠方木的混合料;
(3)方木的另一侧用砂砾或碎石回填约3m长,其高度要高出方木几厘米;
(4)将混合料碾压密实;
(5)在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将砂砾或碎石和方木除去,并将下承层顶面清扫干净。
B纵向接缝
(1)在不能避免纵向接缝的情况下,纵缝垂直相接,杜绝斜接;
(2)养生结束后,拆除支撑木(或板)。
2.2.3.12养生
完工后经工程师检验合格的水泥稳定碎石层立即开始养生,养生期最少为7天。养生方法在碾压完工前以书面形式提交监理工程师批准,在养生中基层始终保持潮湿状态。在养生期间,只允许施工运输车辆在路上行驶,其行车速度不超过15km/h,同时不得急刹车并使车辆在该层全宽上均匀分布。养生期间如发生破坏及时修整到要求标准。修整杜绝采用“贴补法”。
2.3人行道
2.3.1人行道施工
(1)人行道土路床
人行道施工时,先清除现状路面块材;场地整平压实后实测现状路床压实度,压实度如小于设计规定要求则根据现场情况提出处理措施上报监理,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处理使之压实度达到设计规定要求。人行道土路床的压实一般采用小型压实机械充分碾压,条件允许时采用12~16吨平面压路机压实。
(2)人行道混凝土基础
按纵向每5米控制桩进行C15砼浇筑,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且随时检查位置与高程,胀缝位置与面层保持一致。
(3)扫纹
为使混凝土板面有一定的粗糙度,以利步砖铺装,在混凝土成活后用竹扫帚均匀压纹。
(4)养护
采用自然养护。用草袋、草帘等,在混凝土终凝以后覆盖于混凝土板表面,每天均匀洒水,经常保持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为28天。
2.3.2人行道铺砖施工
(1)透水砼垫层
①材料的要求透水混凝土垫层所用水泥宜选用P.O32.5、P.S32.5以上标号的水泥,不得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及受潮变质过期的水泥。透水混凝土垫层所用石子应符合JGJ53-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有关规定,粒径宜在5~10mm之间,单级配,5mm以下颗粒含量不应大于35%(体积比)。
(2)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1)透水混凝土垫层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指标,通过试验确定合适的配合比。
2)按照试验配合比进行配制,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和水灰比,采用现场人工拌和或机械搅拌,一般搅拌时间为3~5分钟。
3)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平整地摊铺在路基上,然后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进行碾压或夯实,使之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3)质量要求:无砂混凝土的渗透系数应大于0.1mm/s,空隙率大于8%,强度不小于C15。
(4)找平层为保证面层透水砖的平整,在垫层之上,采用与垫层同种材料的无砂砼铺垫2~3cm的找平层,将材料平整地摊铺在垫层上,然后用抹子拍打抹平。
(5)透水路面砖面层1)透水步道砖主要技术指标要求:①抗压强度:≥35MPa;②抗折强度:≥6MPa;③渗透系数:≥0.1mm/s;④抗冻标号:≥50次;
(6)透水步道砖铺设面层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透水砖进行铺设,其技术要求如下:①根据设计颜色铺设透水砖;②透水砖铺设前应浸泡10分钟以上;③铺砖时应轻轻平放,用橡胶锤敲打稳定,但不得损伤砖的边角;④铺设好的透水砖应检查是否稳固、面层是否平整,发现活动部位应立即修整;⑤透水砖铺设后的养护期不得少于3天,3天后即可在透水砖组成的空隙中填筑;⑥为保证透水砖的稳定牢固,将水泥、砂拌和均匀的干料(水泥:砂子=1:3)灌注到透水砖之间的缝隙,灌缝后要及时清扫以保证透水砖表面的清洁。⑦质量标准平整度:允许偏差不大于5mm(用小线检查);横坡允许偏差:±0.3%;相邻两块砖高差:≤2mm;不得有活动的砖和凹凸不平现象;图案完整美观;纵坡、横坡符合设计要求。
(7)施工方案及过程控制
1.首先根据设计图纸进行人行道的定位及高程标定,对基层表面进行复查,不符合要求的应进行修整。路面砖基准点和基准线的设定,根据铺筑平面设计图,在路缘石边应设定路面砖基准点。通过路面砖基准点,应设置两条相互垂直的路面砖基准线,其中一条基准线与路缘石基准线的夹角为0°或45°。设置两个及以上路面砖基准点同时铺筑路面砖时,根据工程规模及路面砖块形尺寸,设间距为5~10m的纵横平行路面砖基准线。
2.按标高及中、边的纵横挂线,以挂线为依据铺砌。
3.铺砌人行道砖时,先铺一层2cmM10水泥砂浆进行调平,再进行铺砌透水砖。
4.试拼和试排:铺设前对每一块透水砖,按方位、角度进行试拼。试拼后按两个方向编号排列,然后按编号排放整齐。为检验砖与砖之间的缝隙,核对砖块位置与设计图纸是否相符合。在正式铺装前,要进行一次试排。
5.砂浆:(厚度为2cm,强度为M10)按水平线定出砂浆虚铺厚度(经试验确定)拉好十字线,即可铺筑砂浆。铺好后刮大杠、拍实、用抹子找平,其厚度适当高出水平线2~3mm。
6.在透水砖试铺时,放在铺贴位置上的砖块对好纵横缝后用胶制锤轻轻敲击板块中间,使砂浆振密实,锤到铺贴高度。砖块试铺合格后,翻开砖块,检查砂浆结合层是否平整、密实。增补砂浆,然后将板块轻轻地对准原位放下,用橡皮锤轻击放于板块上的木垫板使板平实,根据水平线用水平尺找平,接着向两侧和后退方向顺序铺贴。铺装时随时检查,如发现有空隙,应将透水砖掀起用砂浆补实后再进行铺设
7.在铺砌盲道时遵循以下原则:
1)、行进盲道砌块与提示盲道砌块不得混用。
2)、盲道尽量避开树池、检查井、杆线等障碍物。
3)、路口处盲道铺设为无障碍形式(即三面坡流向于路面)。
人行道铺装必须设置安全警示牌标志,施工人员必须使用安全防护用具、佩戴安全帽,确保安全施工。
8.覆盖养护:灌浆擦缝完24h后,应用土工布或干净的细砂覆盖,喷水养护不少于7d。
(8)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控制透水砖、铺筑砂浆等原材料质量及等级。对进场的透水砖进行报验,并提检测报告和产品合格证明,质量合格后方可使用。铺筑砂浆按0m2抽取一组砂浆进行送检.
2、采用分段施工,按搭接流水作业方式组织实施。施工中先做试验段,确定虚铺厚度,并及时上报试验段成果,经监理工程师及业主审批后,再进行大面积展开施工,并以此做为后续施工的依据。
3、严格测量管理。平面测量实施5m*5m方格网定位控制测量放线,施工中根据矩形控制网外廊线加密桩位,将控制桩投测至施工区后钉测钎。每测定一闭合图形完毕后进行闭合校核,精度按二级平面控制网要求;测角中误差±10”,边长相对误差1/00,点位测定采用直角坐标法和极座标法。高程测量实际操作先算出5m*5m边线交点高程,作为施测数据资料,采用基准块和高程控制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控制,标高水准点放线要求闭合校测。精确定出5m*5m方格网及交点高程后,在每个5m*5m方内按石材位置和标高挂线。
3、铺砌前应进行试拼,有裂缝、掉角、翘曲和表面缺陷的板块应剔除,品种不同的透水砖不得混杂使用。
4、砂浆铺设必须饱满,水灰比要准确,现场必须有计量配置;在已铺贴的砖块上不准站人,铺贴应倒退进行。用与板块同色的水泥浆填缝,然后用软布擦干净粘在砖块上的砂浆。
(9)成品防护
1)在面层铺设后,表面应覆盖、湿润,养护期必须保证7d.
2)要求施工单位文明施工保护现场周围环境,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采取一切合理措施,保证施工现场周围的污染减少至最小程度。
3)运输透水砖机械尽可能采用排烟少,污染少的设备,减少居民区的噪声。
4)保护自然,树木花草及农作物,对施工现场周围应有防护措施,保证邻近财产和居民不受损失。
5)禁止随意倾倒工程垃圾和废物弃物,防止水源和流动水的淤积污染,及时处理或清理垃圾。
6)午休及夜间尽量避免噪声大的施工机械施工。
7)每天对施工地段定期洒水,避免尘土飞扬
2.4苗木种植
(1)定位放线:
根据施工图和已知坐标的地形、地物进行放线,确定种植点,以使树木栽植准确,整齐,种植效果能达到设计意图。
a、乔木的定点与放线
孤植树或单植树:应完全按设计图纸进行定位,其允许偏差为3cm。
群植树:应符合设计所在位置,允许偏差10cm。
群植树定点配植:按园林设计原则一般为3、5、7株进行配植,所植树高度应在中心桩上标明。
b、种植槽放线
规则式各植槽应严格按图纸大样进行放线,位置偏差不超过3cm,图案式样与图纸完全一致;同时线条必须流畅。自然式种植槽的边线应标识清晰。
c、行道树和树阵的定点放线
行道树的定点位置必须正确无误,定位轴线偏差不超过1cm;若遇障碍物影响时,允许在定位轴线上偏移,绝对不允许横向偏移。偏移不超过30cm,若超出此范围,必须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d、树阵的定点放线,必须正确无误,其横纵定位线上的偏差不超过1cm。
(2)挖种植坑:人工开挖,植穴的大小应满足设计要求,株行中应符合设计的尺寸,开挖时,应将上层好土堆放一边,底层新土堆放在另一边;成片栽植的花灌木和地被物,应全面深翻30CM,然后开沟栽植。种植穴按一般的技术规程挖掘,穴底要施基肥并铺设细土垫层,种植土应疏奉松肥沃,把树根部的包扎物除去,在种植穴内将树苗立正栽好,填土后稍稍向上提一提,再插实土壤并继续填土至穴顶,最后,在树周围做出拦水的围堰。裸根苗栽植时应分层回土,适当提苗,使根系舒展,并分层踩实,最后筑好浇水围堰带土球苗木放入穴中校正后,应从边缘向土球四周培土,分层捣实,并筑浇水围堰,苗木栽植后的深度,应以苗木根颈与地面平齐或稍深为度,栽植其它地被植物时,应根据其生物学特性,确定其栽植深度,按照要求排入沟中后,覆土,扶正,压实,平整地面,然后浇水。
a、采用手工挖掘种植穴(坑)。以定点标记为圆心,以规定的坑(穴)直径先在地上划圆,沿圆的四周向下垂直挖掘到规定的深度。然后将坑底挖松、弄平。栽种露根苗木的坑(穴)底,挖松后在中央堆个小土丘,以利树根舒展。
b、土质不好的,应加大坑(穴)的规格,并将杂物筛出清走,遇到石灰渣、石板、沥青等对树木生长不利的物质,则应将坑(穴)径加大1至2倍,将有害物质清运干净,换上适宜的种植土。
c、绿地内挖自然式树木栽植穴中发现严重影响操作的地下障碍物时,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适当改动位置。
(3)苗木栽植:
A、树木起掘
a.苗木质量的好坏是直接影响成活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选苗时,除根据设计要求的苗木规格、树形外,还要选择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和树形端正的苗木。
b.起掘苗木的质量,直接影响树木栽植的成活和以后的绿化效果。起掘方式根据不同树木以及树龄、移植季节、运输远近、土质等情况,分以下三种掘苗方式:
裸根掘苗:主要适用于休眠状态的落叶乔、灌木、藤。
带宿土掘苗:主要适用于树龄较小的、容易移栽的乔、灌木。
带泥球掘苗:主要适用于常绿树,以及较难移栽的树木等。
c.为提高树木成活率,在起掘前须进行短截修剪,先剪去修剪量的三分之一,栽植后再进行一次修剪,剪去修剪量的三分之一,并整理树姿。
d.开始挖掘时,以树杆为中心,按泥球规格大小,划一个正圆标明泥球直径的尺寸,为保证起出的泥球符合要求,一般应稍放大范围进行挖掘。
e.起掘后应根据树木大小、种类、土壤坚松、运距远近确定包扎的形式。包扎要求结实,草绳紧实,确保泥团不松碎,不用发霉变质的草绳。小灌木或泥球直径在三十厘米以下的苗木,可用稻草一束摊平,由底向上翻包,在植株基部近处扎缚牢实。
B、树木装运
a.树木的运输与工地栽植的密切配合是保证成活的重要环节之一,实践证明,“随掘、随运、随栽”对树木成活率最有保障。
b.装车前应检查树种、规格、质量,凡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更换。装运时,乔木和灌木宜搭配上车,根部朝行进方向倾斜放置,必要时须盖以防水物。
c.树木运到现场指定的地点后,须随手将根部用稻草等物盖好,以防失水。
C、树木的栽植
a、散苗速度应与栽苗速度相适应,边散边栽,散毕栽完,,尽量减少树根暴露时间。对假植沟内剩余苗露出的根系,应随时用土埋严。
b、根据具体苗木,应确定好栽植深度和苗木朝向,根部用土塞实后方可将泥球的包扎物自下布上,小心解除。如泥球土质松软时,下压的包扎物可以不予取出,面后填培肥,分层间隙捣实,每层不超过20厘米。
c、裸根木本植物在栽前,先在穴槽内填以适量的肥土,栽植时将根群舒展在穴槽内,周围均匀培上松土,并将树身上下稍稍提动或左右前后移动,使根与土密接后扶正,然后培土分层捣实。
d、树木栽植后按栽植穴,槽规格的外缘做好水堰,堰高20厘米左右。
e、较大苗木栽后,为防止被风吹倒,应立即立支柱支撑,固定树木。
f、树木运到现场,如当日不能栽完,根部就加以覆盖,如一时不能定植完,应立即假植在不妨碍绿化施工,运输灌溉比较方便又可避风且不积水的地方。
g、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包括施肥,浇水,中耕,除草修剪,病虫害防治,必须认真做好。
(4)支撑:大苗、大树栽植后应设支撑架支撑,不使动摇,提高成活率,按设计要求,甲方的统一要求,采用钢管门字形支撑。
(5)修剪:大苗、大树栽植后,应作适当修剪,剪去断枝,枯枝,部分树叶,保证树形,以防止水分过多散失,以利成活。其截口宜用乳胶或铅没涂抹保护。组成色块,绿篱的灌木截植后,也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整形修剪。
(6)浇水:苗木栽植后,应立即浇水,小苗可一次落透;大苗、大树栽植后,应分多次向里充分灌水直至水满围堰。栽植后的第二天,应重复浇水一次,对于大树,因温度较高,所以应注意保湿,每天要定期对其树干、树枝、叶面进行喷水,降低温度,减少蒸腾量,提高成活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