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园林绿化 >> 园林绿化发展 >> 正文 >> 正文

记者暗访北京渣土偷倒现象,百余处黑渣土场

来源:园林绿化 时间:2023/4/7

系列报道《偷倒渣土乱象调查》在去年5月被报道后,记者一直追踪整治进展,并欣喜地看到,北京市、区两级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从建筑垃圾乱倒的“源头”至“出口”启动了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的“全链条”专项整治,取得显著成效:一处处黑渣土场被清理,荒山沟复植花木变园林;只卖协议不收渣土的消纳场被停业整顿;建筑垃圾消纳场地短缺情况得到缓解……

百余处黑渣土场被端

年5月,记者先后以《疯狂的黑渣土场》《蹊跷的消纳协议》《建筑垃圾的新去处》为题,刊发系列报道,反映本市偷倒渣土现象屡禁不绝,黑渣土场疯狂生长不仅给北京周边的生态环境,也给社会治安和经济秩序带来危害。报道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公安、交通、城管、园林等相关部门共同组建专项小组,一场针对建筑垃圾的整治行动,以雷霆之势在全市展开。

针对疯狂生长的黑渣土场,专项小组要求各区政府组织街道(乡镇)建立巡查制度,专门摸排在社区(村)中存在的非法转运点及非法消纳场。针对历史遗留的转运场点,予以限期清理;对于非法设置消纳场、擅自收取倾倒费用的场站,相关负责人按照环境污染罪、非法占用耕地罪或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等追究刑事责任;社区(村)负责对其辖区内环境进行严盯死守,严防黑渣土场再次出现。

“针对黑渣土场,无论是复发的还是新增的,乡镇政府和社区(村)都负有监管责任。一经发现,城市管理部门将联合纪检监察机关,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专项小组一负责人介绍,此次专项整治区别于以往,不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举报哪个黑渣土场就只整治清理哪个,而是举一反三,由点及面,排查深藏在山间、地头、荒坡的全市所有黑渣土场;更为重要的是,还在深度上下工夫,梳理建筑垃圾从产生到消纳的整个链条,针对每个环节存在的问题予以彻查、整治,“特别针对‘假协议’‘假轨迹’等根源问题,给予严厉惩戒。”

在该场专项整治中,北京市城管委会同相关委办局,构建“部门协作、市区联动、信息共享、全力治理”工作机制,对黑渣土场逐一摸排,立行立改。此外,城管执法部门开展了“蓝盾二号”行动,公安机关还开展了“百日专项”“7·20专项”“建筑垃圾违规消纳”和“渣土车违法乱象打击整治”等专项行动。据统计,一年来,北京先后端掉百余个黑渣土场和黑中转站。

此前报道中,记者反映一些运输企业为逃避监管跑“假轨迹”。为杜绝该违法行为,各区公安、城管等部门联手,通过“北京市建筑垃圾车辆运输管理系统”,对车辆运输轨迹进行检查。其中,各区城管每天至少抽查20辆运输车轨迹,一旦发现其未按规定行驶,便会及时通过市级平台,将违法违规车辆及人员名单移送至相关部门进行处理。“我们会约谈运输企业并按规定扣分。一旦扣满60分,至少停业整顿一个月,调查结果也会每季度公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至目前,全市共派发违规线索余件,回复处理率超过97%。城管执法部门查处建筑垃圾类违规行为余起,同比上升.62%。

“一旦进入‘黑名单’,运输企业将很难再揽到活儿。”一运输企业负责人李先生告诉记者,其企业名下运输车辆曾多次被迫跑“假轨迹”,数百万运费白白打水漂儿,“以前只能‘黑干’,花钱买‘假协议’,花钱跑‘假轨迹’,但不造假又拿不到渣土消纳协议,没有消纳协议就办不了渣土运输证,白浪费钱,很窝火儿。现在运输渣土,从工地直接装车运到正规消纳场,感觉一切终于来到阳光下,很敞亮!”

“双向称重”监管消纳全程

记者此前调查发现,偷倒渣土屡禁不绝的背后,存在一条制假造假、买假卖假的恶性产业链,特别是一些正规渣土消纳场为牟取不正当利益,反复卖虚假消纳协议却拒收渣土,导致运输企业无处倾倒,仅打击渣土运输环节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因此,专项行动还重点针对虚开建筑垃圾消纳证行为展开。北京市城管委会同各区城管委及纪检监察机关,全面查阅并核对了自年以来建筑垃圾消纳的进出场记录,一旦发现建筑垃圾进场量与许可量存在较大误差、消纳场只卖协议、“挑食拒收”等问题,便启动责任倒追机制,责令停业整顿一个月,对于屡教不改的消纳场所坚决关停。

仅通州区就有两处正规垃圾消纳场因开具虚假消纳协议被停业整顿。

专项小组还下发通知,要求各区及住房城乡建设、交通、水务、城管等部门,核查各自区域内工地消纳证办理情况。“在核查中,一旦发现有工地无证出土,就立即要求其停工整改,并给予从重处罚。”专项小组一负责人称,对于使用10辆以上无准运证车辆等违规情节严重的企业,给予记分处罚,并暂停其在京投标资格1至6个月,“各区、各部门每周都须将消纳证检查情况上报。”

各区建起建筑垃圾“双向称重”制度。建筑垃圾产出源头称重,垃圾运到消纳场也须称重。称重数量接入市级平台,并以此监管建筑垃圾走向。一旦发现属地监管不力,北京市城管委将会同纪检监察机关依法追责。

不仅严格封堵,还要科学疏导,以缓解建筑垃圾消纳场所短缺情况。整治方案要求各区政府因地制宜,增设装修垃圾暂存分拣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设施、建筑垃圾填埋场等消纳处置场所,以满足建筑垃圾分拣、暂存和处置需求,解决“出口”问题。目前,全市已有20处正规消纳场、4座固定式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工厂、处临时性处置设施和55处装修垃圾中转分拣厂投入运转。采取工地回填、绿化利用和消纳场填埋等方式,共规范处置工程渣土1.1亿吨,资源化处置拆违建筑垃圾万吨。

在专项行动开展的同时,为彻底治理建筑垃圾偷倒乱卸问题,北京市城管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建筑垃圾管理办法,梳理和完善建筑垃圾产生、运输、消纳工作流程和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施工、运输及处置企业,以及各区及有关部门、街乡镇、社区(村)在管理链条中的责任,建立督导检查、跨区执法、联合惩处等相关保障机制。

据统计,去年本市工地建筑垃圾消纳许可办理余件,同比提高18.2%。

建筑垃圾管理进入立法通道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中,社会各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