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园林绿化 >> 园林绿化发展 >> 正文 >> 正文

喜看古渑展新姿

来源:园林绿化 时间:2022/12/18
中科白癜风微博 http://nb.ifeng.com/a/20200107/8054811_0.shtml

编者按:今天,《三门峡日报》以“喜看古渑展新姿”为题,对我县的城市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现予以全文转发,以飨读者。

下载一版PDF高清版

喜看古渑展新姿

——渑池县全力打造“三门峡副中心城市”纪实

马德英张新

街道靓了、环境美了、群众笑了。年终岁末,漫步渑池县城,民生工程一个接一个落实,惠民亮点一个比一个精彩。断头路、破损路得到改造,综合文化中心落成,仰韶高中建设,中医院新址启用,韶园三期绿化美化,集中供气、供暖……一桩桩、一件件惠民实事,描绘出渑池这座千年古城建设发展最和谐的画卷。

年7月,在渑池县十二次党代会上,新一届渑池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站位全局,结合渑池发展现状,提出打造转型发展先进县、现代农业示范县、文化旅游特色县和三门峡副中心城市的“三县一城”战略目标。

“把渑池打造成三门峡副中心城市,既是践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更是回应群众的热切诉求。”渑池县委书记杨跃民说,“近年来,我们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规格建设、高标准管理、高品质引领,举全县之力,聚万众之智,使城市面貌有了十分明显的变化。”

科学谋划,勾勒魅力新图景

城市是经济腾飞的骨架和基石。渑池县紧紧围绕三门峡副中心城市建设目标,以“规划提升、建设提速、管理提质”为导向,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完善城市功能、规范城市管理”为突破口,投资余万元,实施了渑池县第四轮《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该轮规划实施后,将为渑池今后10至20年城市发展提供更加科学的建设指导。在此基础上,该县以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契机,编制了《渑池县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实施方案》,计划在2至3年内,总投资约亿元,实施“规划引领、道路贯通、管网畅通、城市双修、文教医疗提升、棚户区改造、城乡环卫一体、智慧城市建设”等八大工程28个项目,惠及民生,切实解决“行车难、入学难、买菜难、停车难、办事难、垃圾处理难、如厕难”等城市“七大难”问题。

该县建成了城区地下管网综合信息管理数据库,将城区供热、燃气、给排水、强弱电、通信等所有管线基本信息纳入该系统进行统一管理,避免建设中重复开挖造成财政资金浪费;启动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城市设计和专项规划等工作,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为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组织纪监、住建、国土、环保、电力、水利、公安等部门和各乡镇,开展了以减少存量、遏制增量为专题的“双违治理”综合整治行动,相继拆除各类违法建筑6万平方米,极大震慑了部分存在侥幸心理的违法建设者。

交通先行,挥洒城建大手笔

“竹板一打笑哈哈,兴高采烈乐开花。要问高兴为个啥?渑池城区变化大。韶州路,修通啦,马路宽阔真不差。路两边,栽鲜花,玫瑰月季吐芳华。植梧桐,栽枇杷,绿意葱茏乐无涯。从渑池,到义马,车程八分不离差。”渑池县一居民创作的这段快板书,真切地表达了该县人民在韶州路通车时的喜悦心情。

年6月13日,全长7.96公里的韶州路正式通车,渑义“八分钟”生活圈成为现实。如今,漫步韶州路,一幅幅美景有如一张美丽的画卷徐徐展开:宽阔的道路穿城而过,景观工程有机相融……整条道路如同一串珍珠串起了公园、学校、医院、文化活动中心等,成了渑池人民的民生路、幸福路。

近两年来,渑池先后实施了文化路、新兴路、澧泉路、国陶路、正学路、丽景路、金诚路、正义路等8条道路改造提升建设工作,在施工中把强弱电、通信等各种管线统一纳入地下敷设,改变了原有“空中蜘蛛网”和“马路拉链”现象,节约了财政资金,提升了城市形象。

年开始,该县对城区主次干道约21万平方米的花砖和破损道牙进行提升改造,修复路面坑槽平方米、更换花砖平方米、修复道牙米,更换果皮箱个、雨水箅子88个、井盖31个、清理污水淤泥余方,极大改变了城市面貌。

该县采取政府投资和民间资本相结合的方式,投入资金1.亿元,购进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辆,优化升级8条城乡公交线路运营,在为群众提供便捷的绿色公交服务同时,更为城市发展增添了一道美丽风景。

精细管理,城区环境卫生提档升级

城市三分建,七分管。近年来,渑池县城市建设大踏步迈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城市管理中的交通拥堵、车辆乱停乱放、摊位乱占乱摆、环境卫生差等问题不断凸显。

年11月,渑池县住建局与城管执法局合并后,将原有规划、建设、房地产、市容市貌、燃气、装饰装修等执法资源进行统一整合,进一步夯实监管责任、提高执法效率,加大市容市貌管理和对违章建筑打击力度,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以来,开展“双违”攻坚行动,依法强制拆除夜色KTV等违法建筑、售货亭、私加廊道处余平方米,户外广告98个,清理校园周边等重点区域流动商贩、店外经营共计3余人次,拆除“城市地锁”个。

着力破解城区卫生脏、乱、差难题,是渑池县城市管理的又一“重头戏”。近年来,该县对城区58条主次干道共计余万平方米道路的清扫保洁工作实行了“管干分离、政府监管、企业经营”的市场化管理模式,实现了职能解放、效率提高、落实到位的工作目标。

今年5月,该县在城乡环卫市场化运作方面又迈出更加坚实的一步,将总投资余万元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进行公开招标,引进上海奥图环卫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在县城区和12个乡镇进行项目实施。目前,该县“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收运、处置模式正逐步形成,持续开展的全员洁城行动和高效、统一的全天候保洁模式,确保了城区清洁无死角,城乡卫生面貌显著改观,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智慧城管”,管理手段不断丰富创新

智慧化是未来城市管理的方向,也是城市管理服务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

记者在渑池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看到,20块屏幕上实时变换显示着县城不同区域的状态。

“24小时有人值班,城管工作人员随时监控近百个县城区环境,及时发现城市管理问题并及时上报处理。”一位数字化城管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打开督察督办板块,所有信息都能一目了然。

据了解,这一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总投资万元,开通了城市管理热线,自建监控摄像个,共享公安系统监控设备个。截至12月25日,该指挥中心共受理案件起,全部结案,结案率%,真正实现了问题发现及时、信息处理快捷、案件处置高效,形成了标准化、精细化、全覆盖的城市管理新模式,为城市管理插上“智慧芯片”。

“星级”服务,让市民“方便”更方便

如厕是否方便,厕所是否卫生,不仅关乎市民的需求,也体现着城市文明细节与人文关怀,彰显出一座城市的亲和力。

近日,记者走进渑池县西关花园社区对面新建的一处公厕,白色瓷砖、洗手台被擦拭得一尘不染,地上也没有水渍,残疾人坐便器、扶手设置人性化,整个公厕内空气清新,完全可媲美“星级”酒店卫生间。

这是渑池县城新增公厕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也是渑池县“厕所革命”工作的一个缩影。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小空间折射大文明。据了解,全县“厕所革命”工作按照新建一批、提升一批、开放一批的原则,年修建会盟停车场公厕、一高学校公厕、东转盘等7座公厕,年新建的13座公厕已经完工;对老城区部分厕所进行墙体粉刷、设备完善、加固等修缮作业,有效改善了原来脏乱的如厕环境;按照开放一批的原则,协调沿街企事业单位对公众免费开放厕所,设置免费公厕标识牌,合理利用公共资源,及时弥补临街公厕的不足。

群策群力,共创省级园林城市

夜幕降临,渑池涧河公园内华灯齐放,五光十色;涧河长堤上,灯盏如星,岸边的亭榭、绿树与城市灯火倒映河面,交相辉映;人们或歌或舞,其乐融融,俨然一幅和谐美好的生活画卷。

涧河生态公园工程于年8月底开工建设,工期两年,总投资万元。

昔日的臭水沟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人们在感受渑池城区“颜值”惊艳巨变的同时,温馨和幸福激荡在心头:“县委班子一上台,出台政策人开怀;昼夜施工力气卖,涧河公园建得快;长桥卧波真气派,好似彩虹天上来;曲径通幽胜景开,松柏鲜花迎宾来;观景步道如龙摆,移步换景景可爱;粼粼碧波映高台,四季有花香如海!”

年,该县先后实施了韶州路配套及两侧绿化、韶园二期、涧河公园二期、双馨园、怡园、会盟综合停车场及城市主干道绿化提升等工程,累计栽植各类乔灌木和地被花木50余万棵,新增绿化面积45.23万平方米,较原有绿化面积增加%。年又继续实施韶园三期、南山绿化、勤政园和城区绿化补植补栽工程,新增绿化面积约77.3万平方米。截至目前,渑池城区绿地率33.1%,绿化覆盖率38.3%,人均公园绿地9.05平方米。年,该县创建省级园林城市顺利通过验收,正式获得“河南省园林城市”称号。

“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不仅要有颜值,还要有气质,这个气质就是城市的文明程度。”渑池县委书记杨跃民表示。目前,渑池县正乘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东风,启动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六城联创”,迈开矫健的步伐,向着更高的目标砥砺奋进、跨越前行。

更多新闻

今天,我们永远不能忘却!赵沟古村精品民宿如何发展,这次会议给出答案农村集体经济“破零”,渑池这样给出“答卷”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来了,一起来看看公告

丰收王晓亮摄

每日一语:

你在参与创造伟大时代的同时,也在创造自己的美好人生;祖国是你个人成就的放大器,借时代之力才有机会实现自我突破。

第期

策划:张文审核:高艳敏

编辑:赵闪校对:周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