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路,引人前行,导人回家。但是,有安全隐患的路,却会让驾驶员和行人心惊胆战。车、路、管理、设施等存在安全隐患,都可能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统计数据显示,年全国发生交通事故起,死亡人数为人,这意味着,几乎平均每8分钟就有1人因车祸死亡。防“路患”于未然,真真是攸关生命。这些年,为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大连市相关部门耗费大量精力,采取了不少行动。然而,仍有一些地方不尽如人意。为此,几路记者分别走访,对我市道路安全隐患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
“变脸”有点快的行人绿灯
能否等等老人家?
“这个行人绿灯的时间能不能再长点儿,年轻人还算行,老年人只能连跑带颠地过马路了”……近年来,一些市民反映,部分路口的行人绿灯“变脸”有点快,对于行人,尤其是老年人来说,想要从容通过有点难,存在安全隐患。连日来,记者调查了这些“令人捉急”的行人绿灯。
圣林街与虹彩东路交会路口11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地铁2号线虹港路站站外圣林街与虹彩东路交会路口处。圣林街道路有双向7排车道,记者计时观察,该处的行人绿灯时长约30秒。由于该路口不远处有市场,不断地有买菜的老年人通过,而不少人在绿灯期间无法完成过街。
在一次绿灯期间记者看到,一位穿着黑色羽绒服、拎着一个布口袋的老大爷,在绿灯刚变那一刻起就开始过马路,然而刚走过1排车道,绿灯就开始闪烁,最终,信号灯变红时,老人距离人行道还有两排车道之远。另一位等待过路的大爷对记者表示:“这里绿灯时间太短了,我几乎天天过这条马路,已经习惯过马路时跑上两步,不然真有点赶不及。”
圣林街与虹彩东路交会路口,通过圣林街的不少行人要跑上一段,才能在绿灯期间通过
华东路与华龙街交会处
记者还走访了另一处被人“吐槽”的路口红绿灯——华东路与华龙街交会处,通过华东路的红绿灯。一次行人绿灯期间记者看到,在变换为绿灯的2秒之后,一个小伙子边看着手机,边以年轻人的正常步速开始过马路,可最终信号灯变红时,他还没完全通过,直至三四秒之后,他才踏上人行道。
记者在此观察了11次红绿灯转换,大多数行人在过街时都要跑上一段,而好几位老人都是行至后半段就已经变为红灯,要仰仗通行车辆等候让行才能完全通过。此外,期间还有9名行人因为来不及在一次绿灯期间通过,中间在桥下安全区域等候下一次绿灯再继续通行。
华东路与华龙街交会处,通过华东路的红绿灯“变脸”有点快,不少行人因为来不及在一次绿灯期间通过,中间不得不在桥下安全区域等候下一次绿灯再继续通行
五惠路与解放路交会处
有网友反映五惠路与解放路交会处,通过五惠路的行人绿灯时间过短。11月22日下午,记者来到该处看到,五惠路有八九排车道之宽,可能由于一侧是劳动公园,有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人来往通过此路口。
记者对于此处的行人绿灯时间进行了计时,发现持续时长约32秒。观察中,一位拄着手杖的老大爷正好过街,他在绿灯伊始出发,在绿灯结束时整条斑马线也就走过2/3多一些。随后,记者以散步的步速模拟老人过街,同样是刚变绿灯就出发,变换红灯时距离人行道还有4米左右。
记者在微博等平台发现,反映我市某些路口“行人绿灯时间太短”的帖子、讨论为数不少。“这样的绿灯,老年人过不去、回不来”“老人如果跑着过街太容易发生意外了,甚至对小孩子来说也很危险,应该改改了。”不少网友认为,为消除道路安全隐患,方便行人过街,这些“变脸”有点快的行人绿灯,有关部门应该尽快进行调整。
电动自行车跑上主干道
三轮车违规载人
友好广场至中山广场路段,电动自行车骑手畅行无阻
近年来,关于电动自行车和三轮车影响交通安全的反映一直不少。12月7日,记者根据读者投诉,发现不少路段均有无临时标识或未悬挂号牌的电动自行车畅通无阻,还有三轮摩的、三轮电瓶车违规载人拉货、市民徒步推自行车斜穿马路和广场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据《大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关于对电动自行车限制通行的通告》,自年10月8日起,禁止无过渡期临时标识、未悬挂号牌的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即使在核心区注册登记的电动自行车也全天禁止在中山路、人民路、胜利路(部分)等主干路和交通枢纽、城市快速路、高架桥、长隧道通行。
友好广场、港湾广场、奥林匹克广场
下午3时许,记者在中山区友好广场北侧平安银行门前观察约10分钟,发现有近百辆电动自行车骑手经过友好广场骑行。很多车手直接在广场西侧、靠近人民路中间的隔离带空隙穿插通行,且他们多数是沿着人民路,分别长距离骑往中山广场或青泥洼桥。
这种情况,在港湾广场的人民东路和西岗区奥林匹克广场北侧,以及市内不少繁华路段也时有发生。
东北路和迎春路
当日晚高峰,在西岗区东北路和迎春路交叉路口,一辆双人骑乘的两轮轻型车,在禁止左拐的机动车道上直接闯红灯,西向左拐后驶入迎春路。
火车站周边
在火车站、大菜市周边以及双兴批发市场、凯旋商城门前,记者均看到有三轮摩的和三轮电瓶货车载客或拉人,在机动车道上任意行驶。
友好广场和中山广场
在友好广场和中山广场,还不时有中老年市民骑乘自行车或推车斜穿马路,让人看了十分担心。
年年修年年“坑”
破损路面行车难
近日,记者对我市部分主次干路进行了走访,结果发现有部分道路破损严重,一直没有修复,有的道路在施工过后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填埋,导致道路凹凸不平,如果没有及时躲避,车辆就会发生剧烈的颠簸,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剐伤汽车底盘,造成行车危险。对此,一些汽车驾驶员表示:“年年修年年‘坑’!”希望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锦绣路和锦云街交会处在锦绣路和锦云街交会处的信号灯路口,记者看到柏油路面有两处明显的破损。这是一条由北向南行驶的单行路,两边都停放了车辆,本来就不宽敞的道路只有中间的一排车道可以通行,而破损处恰恰就在中间的车道上,所以车辆路过此处不能向两边躲避只能选择减速通过。记者在观察中发现,这个路段前方就是信号灯路口,变绿灯的时间较短,路面的破损导致了车辆的缓行,严重影响到该路段车辆的通过率。
虹桥街
虹桥街是一条并不宽敞的双向单车道,路面宽度不足4米,在该路段的北行方向易和紫园东门附近,路中央有一处破损路面,记者看到,路过此处的车辆为了躲避,纷纷选择越过黄线直接开到对面车道上反向行驶,此时如果对面车道有车辆行驶,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虹桥街路面破损
虹桥街与郭东街交会路口
沿着虹桥街北行方向继续往前,与郭东街交会的十字路口,路面上有一个直径超过一米的大坑,最深处与路面的高低差超过了10厘米。附近居民颇为无奈地告诉记者,这个大坑出现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反映到有关部门后,此事并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因为之前有的车辆路过此处躲闪不及时剐伤了底盘,因此大家就只能先往坑里填些砖头和石块,暂时缓解一下眼前的困难。
虹桥街和郭东街交会处路面的大坑
新星绿城附近
在新星绿城1号门岗门前的斑马线上,两处井盖严重下陷破损,记者在此处观察大约10分钟,发现多辆来往的汽车、外卖骑手、三轮电动车经过时,都尽量躲着这两处下陷井盖,有的躲闪不及直接从深坑开了过去,车体发生了严重的摇晃,十分危险。过马路的行人也需要格外小心,一边观察来往车辆,一边注意脚下,生怕不注意踩空了崴到脚。
新星绿城门前斑马线井盖破损
新生路和绿波路交会处
在万科城市花园新生路和绿波路交会处的斑马线上,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三个井盖挨在一起,其中一个发生了塌陷,过往的车辆经过此处都会选择减速小心驶过。
新生路和绿波路交会处斑马线井盖下陷
西南路
在通信电缆厂门前的路段,记者看到路面坑洼明显,有的柏油路面已经龟裂。由于该路段经常进行施工,重新填埋后的路面很不平整,一些私家车为了避开路面的坑洼处,不得不左躲右闪。
记者粗略算了下,该路段光是破损下陷的各种井盖就多达10多个,最严重区域的柏油路面已经成为了碎石块,裸露出泥土,高低差有大约五六厘米。
附近小区的居民刘女士表示,这条道路出现破损已经很长时间了,修修补补的,但是一直治标不治本,给附近居民出行带来了很多不便。“道路破损成这样,有一次我开车经过时,底盘差点被磕到。有时候经过时突然颠簸一下,都握不住方向盘,太危险。”居民告诉记者,道路破损坑洼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他就曾经亲眼看到一个外卖骑手压到了坑上,差点摔倒,而且路面破损,雨天有积水,容易压到坑上发生爆胎。
弯道超车反向行车
不文明驾驶行为太随意
12月7日,记者驾驶车辆在市内转了一圈,发现了不少违规行为和交通安全隐患。
锦云街
在锦云街公交站台附近一处没有信号灯的斑马线上,一位行人正想要过马路,此时来往的车辆并没有停车让行。在公交站台旁边的面馆,正在往面馆送货的货车就停在最外侧车道上,阻碍了其他车辆正常通行也阻挡了公交车停靠站台。不远处一辆出租车一个急刹车停了下来,想要载上路边招手的乘客,此时后面的车辆也只能急刹车停了下来,造成了该路段暂时的拥堵。
锦云街车辆不礼让行人
东联路出市区方向春柳路段
在东联路出市区方向春柳路段,是一处近90度的直角弯,为了防止车辆发生侧滑,这段路面上专门铺设了红色的塑胶防滑带,车道的虚线全部变为实线,禁止变道超车并提示驾驶人减速慢行通过。
可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的车辆行驶到了这不仅没减速,反而压着实线行驶,有的车辆因为前车放慢了速度甚至选择越过实线变道超车,而旁边车道的车辆只能选择减速让行。
香炉礁立交桥南行方向
在香炉礁立交桥的南行方向大世界家居广场门前的路段,通往星海湾大桥方向的内侧车道与外侧车道之间是白色实线,禁止外侧车道的车辆向内侧车道变道。
但是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在该路段还是有多个车辆选择打着转向灯跨过实线从外侧车道强行驶入内侧车道,导致整个内侧车道的车流速度都受到了影响。
大医附属二院2号门门前
在大医附属二院2号门门前的连山街,这是一条双向3车道,南行方向双排车道而北行方向只有一排车道。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一直有出租车停在路边等待乘客,占据了连山街北行方向的唯一一排车道,遇到这种情况有的驾驶人会鸣笛催促,可是这些出租车依然不管不顾,其他的车辆如果想通过该路段,只能选择驶入对面的反向车道,绕过这些出租车。
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这个现象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了,有时候有交警维持秩序,就会好一些,交警一走反弹更厉害。“这些出租车一挡就是一整排车道,有时候高峰时间,连山街就会被堵得水泄不通,北行的车辆过不去,只好驶入反道,又导致了南行的车辆过不来,恶性循环,最重要的是他们有时候还医院,要是因为他们停在这影响交通,耽误了最好的抢救时间,这个责任谁来担!”附近居民气愤地对记者说。
大医二院2号门门前停车等客的出租车
医院医院附近
近年来,不少市民反映出租车随意乘降现象较为严重,医院和学校周边长时间占据机动车道、违停候客的现象屡禁不止。12月7日上午,记者分别对医院西门外的解放路、医院南门外的胜利路医院门前的凌山五街和敦煌路进行调查,发现均有出租车和民营转院救护车长时间占道等客。
路边随意停车载客的出租车
占用机动车道的行为
需严厉禁止!
部分中小学师生和家长反映,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校园周边环卫工“攒破烂、收破烂和卖破烂的现象愈演愈烈,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7日下午,记者对部分学校进行抽查,发现家长反映情况属实,多数环卫站点周边污水、油渍和垃圾、废品遍地,刺鼻的气味几十米外戴着口罩都能闻到。采访中,等候学生放学的家长告诉记者,侵占校园周边人行道甚至机动车道集中收售废品,造成孩子们来往时被迫走到机动车道上,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第十三中学西北侧
在第十三中学西北侧50米远的中长街和升平街垃圾压缩站,一家环卫公司用绿色防尘网和栅栏在人行道上圈占了一个废品仓库。在紧贴着沙河口区中心小学北墙外的永平街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上,一家环卫公司的垃圾分类仓库和休息室以及占道存放废旧纸壳箱的僵尸大卡车,占据了约米长的整条人行道和半幅机动车道,附近居民告诉记者,这里现在成了远近闻名的废品收购站;记者采访期间,有多辆大卡车和人力三轮车往返收售废品。
沙河口区中心小学北墙外
沙河口区昌平小学附近
在沙河口区昌平小学东北约米远,昌平街和昌黎街路口的环卫工休息室,堆着满地的废纸壳,院外也圈占了一大块人行道存放回收废品。
七七街附近
7日下午4时许,记者在单向双车道的七七街上看到交通严重堵塞,原来是有园林绿化企业大规模集中清理行道树——吊车、卡车等十多辆大型作业车辆不仅占据了两三百米的单行道,期间工人还多次短暂封路。紧靠七七街的第三十九中学和中山区风景小学门前,已经有不少家长前来接孩子放学,沿途路段乱成一团。
西岗区部分道路
在大连森林动物园(一期)和莲花山寺门前、西岗区威华街和迎春路交叉口南侧,两三千平方米的机动车道和两侧人行道被上百台机动车、作业车和临时建筑、集装箱办公室等占据,机动车道也被电动栏杆封闭起来,使动物园门前的市容环境和交通大受影响。
记者注意到,公园门前的一个公共厕所门前蹲着三条没有拴绳的中型犬,据环卫工人说是附近企业饲养的;一个占道集装箱办公室门前和后面的山坡上,还各圈养了一条大型犬,吠叫声不绝。
中山区胜利东路
在中山区胜利东路立交桥拐向解放路的下桥方向,沿途两三百米的人行道上常年停放着十几台大型作业车和卡车,来往行人只能在机动车道上绕行几百米至桥下。
沙河口区部分道路
在沙河口区长生街、大胜街、双盛街和西岗区民权街、迎春路,不少沿街店铺对二三十米远处的蓝色自行车停车泊位不闻不问,直接将电动自行车堵在自家店外的人行道上,有的直接从店内接出电线给车充电。当记者询问为啥不在蓝线内停车时,他们表示充电不方便,但也有路人质疑为何不能规范停车后再将电瓶拿回店里充电?
在沙河口区的中长街、长兴街、升平西一街等处,均有沿街店铺占据人行道给电动自行车充电,有的甚至租用仓库或临建开修车铺,将修车和充电的生意直接做到人行道和机动车道上。
沙河口区双盛街人行道和东北路小学院墙外
沙河口区升平西一街上的占道充电和修车店
来源:大观新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