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园林绿化 >> 园林绿化优势 >> 正文 >> 正文

拓展优势培育新动能挖掘潜能释放新活力

来源:园林绿化 时间:2023/1/2

把临空经济区和空港小镇建设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发展西部,新建京东现代农牧业大数据等10个特色经济产业园,全面推广街社一体“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模式,平方米新行政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启动中央大街业态升级改造及历史文化街区城市双修工作,加快长岭湖田园综合体规划,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建成紧密医联体,高标准打造贝肯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道里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全面谋划今年重点工作——坚持新发展理念,解放思想,担当作为,切实增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担起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城区应当承担的角色重任,释放优势,挖掘潜能,深入实施“两部六区”战略,奋力推进道里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聚焦“四大着力点”

深入实施“两部六区”战略

年是道里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要一年,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城区,道里区将借助国家为东北地区振兴提供的难得的政治、改革、开放、政策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依托上风上水、临江滨水、土地资源相对富集、综合实力相对雄厚、文化底蕴深厚、基础设施和要素配置相对完善充足的生态和区位优势,放眼长远、拓展优势、着眼当下、挖掘潜能,聚焦“四大着力点”不动摇,进一步推进“两部六区”战略。放眼长远谋划西部开发,把发展临空经济摆上龙头位置。围绕太平国际机场被国家确定为国际航空枢纽,突出临空经济的战略主导,以园区为平台,以政策为支撑,以通关保税为依托,打造集国际物流、保税仓储、总部基地、会展商务、特色旅游、航空食品、航空制造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把临空经济区和已经步入省级特色行列的空港小镇建设成为推动全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与支撑平台。拓展优势培育壮大产业项目,把集约利用现有承载空间作为重中之重。明晰新榆工业园区、哈西群力联络空间和哈西客站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定位,借力名企资金融通、产业导入和运营管理优势,实现品牌效应、雁阵效应和规模效应,做足做透“一江两河三湖”亲水生态大文章,打造全市园区经济的升级版。着眼当下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主攻方向。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引导一二三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进一步优化区域功能配置,复制“启智模式”,吸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流量经济集聚发展,实现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重塑,逐步形成道里特色的新经济产业体系。挖掘浓郁欧陆风情,把中央大街辅街保护性开发改造作为当务之急。擦亮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防洪纪念塔等金字招牌,扮靓西起群力外滩生态湿地、东至滨洲铁路桥沿江黄金岸线。综合开发改造中央大街辅街,借助欧陆风情、冰雪文化、音乐名城等城市名片,引导文化创意、标识设计、时装婚庆、时尚产品研发等轻资产、高附加值产业入驻发展,以中央大街的品牌效应、外溢效应激发区域发展活力。

聚焦高质量发展

加速产业新旧动能转换

年道里区把解放思想敢担当有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作为全区工作的总牵动,坚持问题导向,破除思想障碍,把解放思想的成果加速转化为创新思路、创新政策和创新举措,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发展的高质量。

深入推进西部开发。按照区情实际,道里区以发展临空经济为龙头,统筹规划西部发展拓展承载空间。坚持规划先行,持续推动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航空物流战略规划、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等“多规融合”,统筹推动哈西群力联络空间、新榆工业园区与西部镇域规划、机场总体规划功能衔接配套,科学规划各板块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临空经济,成立道里区临空产业发展局,推动“港区”一体化发展,促成以航空物流为基础、航空关联产业为支撑的临空产业体系。全力推进空港跨境电商物流园、航空邮件处理中心等项目建成投产。推动万科物流、川航总部等项目落地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精蔬菜、减玉米、壮菌菇、强畜禽”专项行动。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民宿等新业态,打造乡村旅游环线,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和长岭湖田园综合体规划,推进中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把道里区西部建成哈尔滨“后花园”。

突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优化二三产业结构,加快动能转换,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着眼工业智能化、集群化发展,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快智能装备产业园、人工智能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着眼服务业数字化、生态化发展,以国家大数据创新创业基地为载体,推动各类优质资源和要素集聚,新建京东现代农牧业大数据、深港大数据双创基地和北斗数字等10个特色经济产业园。发挥君康大厦、富力江湾总部大厦磁吸效应,集约利用群力东区产业承载空间,加速总部经济发展。积极推进普惠金融区、总部金融区和科技金融中心建设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双轮驱动”,支持企业创建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开展创新研发应用。加强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园区合作,推进哈工大爱建科创园、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推动京东农业人工智能院士工作站落户道里,促进技术转移和科研成果转化。探索政企合作新模式,与沧龙发电公司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园。

狠抓产业项目增量发展。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未来的理念和以项目论英雄的工作导向,把狠抓产业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的重要引擎、转方式的重要途径、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强支撑的重要载体,大力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增量发展。推进龙江创智谷、工美文创园、中基君豪总部等新增投资项目开工建设。加大项目招商力度,出台《道里区产业用地监管实施细则(试行)》。推进中科联创科技城、潮汕商会总部、京东全球客服和大数据云储中心等项目落地。建立区级领导“三联”挂点制度,确保每个重点项目、每条产业链、每个特色产业园都有区级领导联系推进,推动产业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强化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道里区始终把改革开放摆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核心位置,增强振兴的内生动力,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着力优流程、减证照、压许可,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全面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统筹推进城管、园林绿化、教育、医疗、文化、财税等领域改革;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和东北转型发展,推进航天丝路、俄速通国际物流等项目建设。深化深哈合作,赋能新兴产业,携手引领数字经济变革。积极融入长春与哈尔滨协同发展战略,在加快哈长城市群建设中发挥中心城区作用。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坚持目标引领、靶向施策、精准发力,打造专业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成立区营商环境建设局,深入推进作风整顿,消除群众办事“偏头痛”,根治企业发展“肠梗阻”。成立企业投诉中心,开展涉企案件评查,为非公经济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牢固树立“投资者企业家至上”理念,尊重企业家价值,鼓励企业家创业创新,关心企业家成长,深化“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制定出台《道里区政法机关优化法治环境服务经济发展意见》,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和依法经营;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努力实现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全面推广街社一体“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模式,强化“一窗办、一网办、马上办、上门办”,不断提高群众办事效率。完成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坚持把人才使用放在突出位置,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在政策引才、情感聚才、事业留才上迈出实质性步伐,让人才来道里奋斗有舞台、发展有空间、事业能出彩。

聚焦民生短板

普惠共享提升民生福祉

过去一年,道里区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今年更要持之以恒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更加关心扶持救助城乡困难群众,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成现实。

不断提升宜居宜业功能品质,启动中央大街业态升级改造及历史文化街区城市双修工作,精心推进红专街、西十二道街、西十三道街保护性开发改造。推广以街道为主体的居民庭院综合整治,推进老旧地下管网认领改造。加快智慧城管建设,实时动态监控。探索实施城管街长制、庭院长制、楼道长制改革,推动城管执法职能下沉。探索街道社区物业管理服务综合改革;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大力推进学校自主办学模式改革。医院改革,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建成紧密型医联体,高标准打造贝肯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强化社会基本保障,设立创业就业服务中心,新建服务大厅。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与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的困难群众救助制度。深入推进社会化、市场化养老改革,打造农村“互助型”和“一卡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深入开展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创建工作;大力推进思想文化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加快区文体中心、档案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系列活动,深度挖掘冰雪文化、欧陆风情文化资源,叫响道里文化品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推进小锅炉整治和秸秆禁烧工作。深化河湖长制改革,加强长岭湖、太平湖、八一水库、运粮河等水系修复。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广“枫桥经验”,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建立“街镇吹哨、部门报到”的服务群众响应机制,高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聚焦从严管党治党

强化责任担当确保实效

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为道里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坚强保障。旗帜鲜明讲政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黑龙江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高质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实施《道里区区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选树一批敢担当、有作为的先进典型;统筹推进机关、学校、农村、社区、“两类”组织等各领域党建工作,常态化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工作,不断巩固“两类”组织党建“两个覆盖”工作成果,精心组织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发挥“道里智慧党建”“道里党群之家”等平台作用。聚焦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依托巡察派驻,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突出严管与厚爱并重,深化运用“四种形态”,抓好管好“关键少数”,出台适应区域发展需要的容错纠错实施细则,让担当作为负责者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加强区委驾驭高质量发展能力建设,突出对重点产业项目的领导,进一步营造举全区之力扩大有效投资的最强烈氛围。区级领导按照“年初建账、季度对账、年底结账”的要求,挂图作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聚焦重点工作,以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抓铁留痕的攻坚毅力,功成不必在我的政治觉悟,抓谋划、抓落实、抓推动,确保完成各项工作目标。健全完善责任、监督、考评、奖惩、问责等机制,敢于动真碰硬,确保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坚决防止“烂尾决策”。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