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张璐)今天(6月17日)是第27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截至年底,北京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44.4%,全市超过六成的土地已被绿色覆盖。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20年造林营林万亩,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北京年均沙尘天气由26天降至3天。
北京五大风沙危害区得到彻底治理
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的林木覆盖率仅有1.3%,延庆康庄、昌平南口以及潮白河、永定河、大沙河流域五大风沙危害区总面积.5万亩,没有森林植被护佑,涝、旱、风、沙等自然灾害频发。上世纪50年代,北京全市年均沙尘天气达26天。“每当风沙起,处处毁庄稼”和“白天二两土,晚上还要补”这样的顺口溜,正是彼时北京生态的真实写照。
面对着脆弱的绿化家底,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北京陆续开展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农田林网、重点风沙危害区绿化造林等工程,大规模防沙治沙,成效明显。
作为一项专门遏制风沙危害的国家级生态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于年6月启动,门头沟、房山、昌平、平谷、怀柔、密云、延庆等7个区纳入工程范围,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小流域综合治理等综合施策斗风沙。据统计,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一期用12年累计实施造林营林万亩,植树1.5亿株,构建起了北京抵御风沙的第一道防线。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二期于年启动,截至年底,已经完成造林营林.92万亩,两期工程至今累计完成万亩造林营林任务,同时还实现了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平方公里、人工种草9万亩、生态搬迁人。
从年开始的平原百万亩造林工程突出利用废弃砂石坑、荒滩荒地造林绿化,在五大风沙危害区加大生态修复力度,营造具有防风固沙、景观游憩等多功能森林25.3万亩,使五大风沙危害区得到彻底治理。
今年计划新增造林15万亩
大片的绿色压制了风沙,北京的沙尘天气显著减少。据北京气象部门统计,上世纪50年代,北京沙尘最为严重,每年多达26天。上世纪60-80年代,沙尘日数有所下降,在10-20天之间波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则大幅减少到5至7天,近年来这一数字更是降至3天。
随着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建设等防沙治沙工作的不断推进,截至年底,全市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44.4%,山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8.8%,比年增加19个百分点,全市超过六成的土地已经被绿色覆盖。
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胡俊介绍,“十四五”期间,北京将持续高质量推进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年计划新增造林15万亩,目前已经完成8.63万亩。
同时,将加快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年全市京津二期工程林业任务计划实施困难地造林1万亩、封山育林25万亩、人工种草3万亩。重点实施永定河、清水河水源涵养林和河道防护林建设工程2万亩。实施森林健康经营70万亩,建设森林经营示范区10处。
释疑1:北京的沙尘从哪里来?
浮尘、扬沙和沙尘暴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自然天气现象,每年3-5月为多发期。这主要是由于春季北方沙化地区地表裸露、土壤疏松,当有强烈气旋或强冷空气途经沙源地时,沙尘就会在强风裹挟下飞入空中,带来浮尘、扬沙或沙尘暴天气。
影响北京的沙尘来源分为外来沙源和本地沙源,本地沙源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外来沙源主要有浑善达克、毛乌素、库布齐、蒙古戈壁及我国西北地区沙漠等,传输路径包括蒙古国经浑善达克沙地一带经河北北部影响北京、从内蒙古朱日和一带经河北省张家口影响北京、从黄土高原经山西北部影响京津冀地区。
释疑2:今年北京沙尘天气为何偏多?
年春季以来,北京出现两次较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尘源主要来自蒙古国。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3月以来,蒙古国和内蒙古西部气温明显回升,比往年高出2-6℃,降水量明显低于当年同期。这导致积雪提前融化,沙源暴露,而植被还没有生长。
再加上蒙古锋面气旋的强烈影响,从新疆北部,甘肃中西部和西部,内蒙古大部分地区以及华北北部,出现了6-8级的阵风,这为沙尘运输提供了条件,并在春季引起严重的风沙天气。所以治沙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释疑3:风沙源治理过程中,如何维护农民利益?
风沙源治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建设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生态效果,也注重维护农民的利益。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在山区,北京不断完善生态林管护机制,4.4万名生态林管护员实现养山就业、生态增收。平原余万亩生态林构建了分级分类精细化管护体系,建立了“市-区-乡镇-专业队”四级专业管护队伍余支,5.8万人绿岗就业。
防沙治沙还实现了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十三五”期间,北京推进林下经济推广,探索实践林药、林花、林菌、林粮、林草、林游等11种林下经济模式,全市林下经济累计完成推广建设28.22万亩。林下经济累计实现产值11.5亿元人民币,累计参与建设的农户近3.2万户,带动就业4.9万余人。
新京报记者张璐
编辑白爽校对赵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