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提升改造工程
项
目
建
议
书
第1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道路提升改造工程
1.1.2项目建设地点
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南起大道,北至人民大道。
1.1.3项目性质
改建
1.1.4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道路提升改造工程为改建道路工程,道路全长为m,标准断面宽度36m;全线还包括颜公河封盖箱涵2座,以及取水泵站一座引水泵站(规模暂定2m/s,需水利及相关部门明确)。
本次设计主要内容包括:道路、排水、给水、路灯、景观绿化、引水工程和桃源桥及颜公河恢复工程及附属配套等。
本道路工程横断面布置为:6.5m人非混行道+10.5m机动车道+2m中央绿化带+10.5m机动车道+6.5m人非混行道。
1.1.5承办单位及概况
本项目由xxxxxxxxx承办。
1.2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建设总投资.02万元,项目建设资金由xxxxxxxxx自筹解决。
1.3项目进度安排
本项目的前期工作预计在年12月底完成,项目将于年1月初动工,预计年1月初竣工并交付,施工周期为2年。
1.4项目编制依据
本项目是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数据,以及国家有关的规范、标准等编制的。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xxx域总体规划》(-);
(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3)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发《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
试行办法》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
(4)《xxx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98);
(6)《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版);
(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年版);
(8)《无障碍设计规范》(GB-);
(9)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
(10)现行的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定额;
(11)项目单位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和数据。
1.5项目编制范围
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对项目建设的选址和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勘察,对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建设方案与规模、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和节能、项目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和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和分析,为项目的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
1.6主要技术指标
表1-1主要技术指标表
1.7项目建设目标
道路提升改造工程通过优化路幅,增加车道数,完善道路功能,提升道路服务水平,提高交通通行能力,从而满足将来日益繁荣的商业区周边交通,提升城市中心区的服务功能,发展城市经济,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和特色产业聚集区,加速主城区各组团间的融合。
本项目的实施,对周边住宅出入及附近地块的建设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完善此区块交通道路骨架网络,提高交通集散能力,进而加快xxx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xxx的城市建设提供更为完善的基础设施、生活坏境和交通出行条件,提升城市的服务功能,发展城市经济,塑造丰富的城市景象。
第2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命脉,它是城市的生产、生活的必要条件,它是制约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甚至也构成了关系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城市道路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产业政策中已明确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城区的发展,工业产值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都对城市基础设施之一的道路工程有更高的要求。合理的建设道路工程是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前提,也是保障人民日常生活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是对外开放和吸引海内外资金的必要条件。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改善现状交通拥堵状况,营造良好出行条件的需要。
随着xxx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xxx人均汽车保有量也不断增大,随之而来的是主城区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并且随着人民路地下商业街的投入使用及历史街区改造完成后,必将带动桃源南路道路两侧的经济发展,车流、人流随之增长,因此双向两车道的现状断面将会逐渐满足不了迅速增长的交通需求。
二、是完善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系统、促进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项目所在城区现状路网主要集中在老城区,目前老城区人口密集、工业居住混杂、道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不能满足需要、城市建筑简陋陈旧、交通拥堵,路网整体的功能性不强,桃源南路老路改建对于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区域交通条件将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增强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和市民交通安全意识的需要。
多层次和多模式的交通系统、安全和宽松的交通环境、现代化的交通管理手段和先进的道路、车辆保障系统是一个城市现代文明的标志。桃源南路老路改造,使得机动车和公交车、非机动车、行人都拥有了相对独立的通行空间,减少了相互间的干扰和矛盾,为步行和慢行交通群体提供了更为公平和安全的出行环境。
五、是提升景观效果,提高城市品位的需要。
xxxx沿线现状除两侧人行道上布置行道树以外,无其它吸引人的景观元素,且行道树均为香樟,比较单一。另外,老城区历史街区进行了丰富的景观设计,因此将有层次地融入xx当地的特色文化和资源,与历史街区景观元素结合起来,将整条路打造成一条最具xx特色的风景线,进而提高城市的品味,为城市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为区块居民提供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总之,建设本项目是实现xxx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的需要,也是建设现代化城镇的需要。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完善城镇道路网布局,改善城镇环境,提升城镇形象,促进现代城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3章.项目设计思路与设计方案
3.1项目设计总体思路
本项目的建设既要符合xxx的整体发展要求和区域特点,成为xxx城市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又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开发需要进行深化设计使其符合当地发展状况,最终构筑道路交通畅通的公共空间。
3.2项目设计原则
1、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城镇环境景观要求,力求设计方案协调合理。
2、充分考虑工程建设进度的要求,施工工期应保证在建设期限内。
3、本着运行安全、维修方便、造价经济的原则,设计中尽可能采用技术上的成熟的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工程的技术水平,力求节省工程投资,环境效益更佳。
4、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运用轴线对称布局,采用点、线、面成景的方式,参照所处位置及不同功能分割空间,营造一个多功能的、舒适的、令人愉悦文化休闲的道路环境。在满足使用、景观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造价,节省投资。
3.3项目设计依据
1、《xxx域总体规划》(-);
2、《xxx交通发展规划》(-);
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年版);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年版);
5、《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
6、《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7、《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8、《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
9、《无障碍设计规范》(GB-);
10、《检查井盖》(GB/T-);
11、《再生树脂复合材料水箅》(CJ/T-);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城镇建设部分(版);
13、《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5、《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16、《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17、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发《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办法》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
18、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
19、现行的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定额;
20、承办单位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和数据。
第4章.项目设计方案
4.1道路工程
1、平面设计:道路全长为m,道路标准横断面宽为36m。桃源南路为主干道,设计行车速度40km/h,车行道道路要求采用改性沥青路面;道路均需设置残疾人通道和无障碍设计。
2、机动车道结构层:4cm厚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面层(SMA-13)+改性乳化沥青粘层(0.5L/m)+6cm厚中粒式改性沥青砼(AC-20C型)+改性乳化沥青粘层(0.5L/m)+8cm厚粗粒式普通沥青砼(AC-25C型)+1cm厚下封层+液体沥青透层(1.0L/m)+15cm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15cm水泥稳定碎石中基层+15cm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20cm碎石垫层+塘渣处治层,处治层厚度不小于90cm(30cm+30cm+钢丝格栅+30cm)处治后塘渣顶面E0≥40Mpa+清表后土基。
3、人行道结构层:6cm厚芝麻灰花岗岩石(20cm+40cm)+4cm厚M10预拌干混砌筑砂浆+20cmC30水泥混凝土+10cm碎石垫层+塘渣处治层,处治层厚度40cm,处治后塘渣顶面E0≥20Mpa+挖至结构层底,夯实土基。
4、非机动车道结构层:4cm厚细粒式改性沥青砼(AC-13C型)(红色沥青)+改性乳化沥青粘层(0.5L/m)+6cm厚中粒式改性沥青砼(AC-20C型)+热沥青1.0(L/m)+防裂贴+高强度专用布+20cmC30水泥混凝土基层+10cm碎石垫层+40cm,处治后塘渣顶面E0≥20Mpa+
5、侧平石:侧平石为花岗岩侧平石,花岗岩饱和极限抗压强度度为MPa,饱和抗折强度不小于9MPa;相邻侧平石接缝必须平齐,无缝对接,平石应和侧石错缝对中相接。
6、工程责任牌:外饰面和粘结材料、责任牌材质等均为暂定,可根据工程要求变换;不锈钢板暂定为5毫米厚(铜、发丝面或烤漆处理),固定方式可根据工程要求变换;责任牌建议设置于绿化带内,责任牌下可设置绿化小品或其他告示牌进行修饰;钢筋采用焊接,净保护层5cm,钢筋采用HPB和HRB,箍筋在设置责任牌范围内加密至10cm一道,文字高度与宽度应不小于3.5cm。
4.2排水工程
一、排水管道设计原则与思路
①本工程道路雨污管道的管道标高、管径、管位、管道流向以规划为基础,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适当优化。
②根据地区排水规划,本地区采用雨、污水完全分流的排水体制。
③雨水口布置间距适当,充分考虑道路纵坡、雨水窨井间距等因素,保证路面水迅速排除。
④做好与现状雨污管道的沟通。
二、设计方案
建设于xxx下,以xxx为界,南段管径为DN~DN,自北向南排接入xx已建污水主管;北段污水管径为,自南向北排入已建污水主管。
①污水管线:新建污水主管管径d~,布置于道路西侧车行道内,距离道路中心线9.5米。
②雨水管线:新建雨水主管管径d~1,布置于道路东侧车行道内,距离道路中心线9.5米。
③现状雨水管+排水沟渠布置在东侧车行道内。
④污水PE管线:最小覆土厚度0.7m,沟槽回填至管外项以上50cm,管项以下回填材料采用粗砂;管道基中碎石的粒径为25~38mm,管项以上采用粒径≤40mm细砾石。
⑤雨水°砼管:当施工过程中需在H1层面处留施工缝时,则在继续施工时应将间歇面凿毛刷净,以使整个管基结为一体;块石的最低标号不得小于MU30,石料的厚度为20cm,宽度约为厚度的1~1.5倍,长度约为厚度的1.5~3倍,每层石料高度大致一律并错缝砌筑;管道接口用的橡胶圈其技术要求应符合《预应力与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用橡胶圈密封圈》(ZBQ41-87),性能指标应达到强度级别50。
4.3给水工程
一、给水管道设计
本工程给水主管管径为DN,布置在道路东侧人行道下,管中心距离道路中心线13米。
二、球墨铸铁防沉降井盖
产品承压等级为GB/「-国家标准D级KN,采用球墨铸铁作为材料,其标準符合国标QT-7的要求,球化率大于80%,球化级别达三级以上。井盖反面须铸有一体铸造成型的三点固定式刚性弹簧的弹性臂的弹性锁定装置。
4.4管线工程
除雨污水管道外,道路全线新建电力、通信、引水、燃气管线,分别布置于两侧人行道下,管线断面布置如下:
(1)通信管道
全线新建6~9孔通信管道,布置于道路西侧人行道内,距离道路中心线13.5米。
(2)电力管道
道路全线新建12孔电力管道,布置于道路东侧人行道内,距离道路中心线15米。
(3)引水管道
道路全线新建DN1引水管道,布置于道路西侧人行道内,距离道路中心线6.5米。
(4)燃气管道
道路全线新建DN燃气管道,布置于道路西侧人行道内,距离道路中心线15米。
4.5道路照明工程
一、设计原则
1、以功能性为前提:照明设计首先应根据道路定位和特点,满足其功能性要求,即保证合理得很照度,为车辆驾驶人员以及行人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保障交通安全。
2、重视节能减排:路灯照明占我国照明耗电30%左右的比例,但路灯照明多为低效照明为主,电能利用率还不到65%,电能浪费严重,节能潜力很大。照明设计通过提高技术参数标准,优化供配电系统、改善管理模式等方式提升节能减排效果。
3、路灯造型的简洁美观:路灯选型应简洁大方,并与道路环境相协调,保证美观,不应刻意追求新奇造型、过度装饰,以免影响路灯功能的正常发挥。
4、便于后期管理与维护:照明设施作为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数量多、分布距离长、易故障及损坏等特点,对于后期管理与维护的要求很高,因此需建立完善的管控体系,便于统一集中管理路灯系统,确保路灯功能的正常发挥。
二、设计内容
本道路功能定位为城市次干路。道路采用单挑路灯,两侧人行道对称布置,杆高10m,LEDW,纵向间距30m左右均匀设置。
4.6绿化工程
一、指导思想
在选择绿化方案时注意发挥三大功能,体现三种效果,考虑三个因素。
1、发挥三大功能:一是交通干线功能,充分发挥道路畅通功能。二是绿化功能,展示其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功能。
2、体现三种效果:一是美观大方。二是绿色道路,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展现现代都市园林风光。
3、考虑三个因素:一是实施的可行性,主要考虑选用植物的生长特性,在本地区生存的质量,表现效果。
二是建设成本。讲究植被的有机、艺术的结合,不单纯追求高档搭配。三是养护成本。充分考虑长期养护问题,尽可能降低养护成本,便于保持。
二、具体设计:
步道两侧绿化打造:在稀疏和空白的地方补种,改善和丰富植物群落,丰富季相变化的处理,一些节点处可以设置一些叠石花境组团空间,丰富下层景观。特色植物:月季、樱花、垂丝海棠、紫叶李、山茶、籽播花卉、麦冬、红枫等。
4.7交通工程
一、交通安全设施设计
(1)交通标志
①交通标志的形状、大小均按照GB-“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规定执行;
②交通标志的边框外缘有衬托底色,衬底色为:警告标志黄色、禁令标志白色、指示标志蓝色,道路的指路标志蓝色。
③所有标志采用全反光,Ⅲ类反光膜。
(2)交通标线
交通标线主要包括车道分界线,导向车道线,停止线(停车线),人行横道线,导向箭头等。
车道分界线:采用白色虚线,线段长2m,间隔4m,线宽15cm。
导向车道线:采用白色实线,线段长30~50m,并应与停止线相交,线宽为15cm。
停止线(停车线):停止线为一条白色实线,并应与车道中心线相连,线宽为30~40cm。
人行横道线:颜色为白色,线条宽40cm,人行横道宽5m,间隔60cm。
导向箭头:导向箭头长度5m,颜色为白色。
标线材料采用专用标线漆,要求既防滑,又耐磨,清晰可见,便于施工。
二、交通管理设施设计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目标是为了充分发挥道路的交通功能,确保行车安全,提供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实现车辆安全、有序、高效行驶,充分发挥道路整体效益。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按照“保障安全、提供服务、利于管理”的原则进行设计。
4.8道路附属工程
1、无障碍设施
按照建设部发布的《关于做好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的通知》(建规[]93号)的要求,在各道路路口均修建缘石坡道,以方便残疾人的通行。
本工程人行道在交叉口、人行横道、以及被缘石隔断处均设置方便残疾人使用和通行的缘石坡道,并在人行道中设置盲道等设施。
2、指示牌
在指示牌这种道路小品上,设计中应注意与城市风格,运用材料和设计造型也遵循这一原则,在点的范围内,使每个小品都成为一道风景。主要放在各步道交叉口处,既方便过往人流,又具有强烈的标志、引导作用。
3、环卫设施
道路两侧人行道上每隔50m左右设置一对造型新颖、美观大方的不锈钢垃圾桶,要求区分回收和非回收。
第5章.征地补偿与安置方案
5.1拆迁基本情况
征地拆迁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整个工程建设的重要前提。推进征地拆迁对本项目的建设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和作用,恰恰也是当务之急,它不仅仅是建设问题、政策问题,更是民生问题,涉及方方面面。
5.2补偿安置基本原则
(1)严格按照政府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产权置换与货币补偿相结合,要符合政府规范的工作程序和要求;
(2)根据双方确定的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结合实际实施计划、有步骤的拆迁补偿安置工作;
(3)实事求是,合理补偿,文明拆迁,妥善安置,严格按照政府有关规定,凡符合拆赔条件的居民房屋原则上按照拆除建筑面积(根据实际测绘结果)提供相同面积的建筑予以合理、合法、合情的补偿;
(4)高标准优先建设拆迁安置居民自住房,自住房的建设标准不低于国家规定的商品毛坯房的建筑标准。
5.3征地补偿方案
征地补偿内容及标准参照《xxx征地补偿安置暂行规定》的标准执行。
(1)征地补偿费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涉及青苗和其他土地附着物的,还应当向所有权人支付青苗补偿费和其他土地附着物补偿费。
(2)征地补偿费实施xx县最低保护标准。征地补偿费最低保护标准由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以征地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工农业产值、土地区位以及本办法规定的人员安置费等综合因素确定,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
(3)征地补偿费用于人员安置后再扣除地上物补偿部分,其余部分作为土地补偿费支付给被征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居民生产生活。
本项目征地补偿方案采用货币补偿方式。全部采用货币化拆迁补偿,由市场评估,根据被征土地区位、用途等因素,以土地市场评估价格确定一次性货币兑现。
5.4拆迁补偿方案
项目参照《xxx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拟定本项目改造安置实行货币补偿安置。面积以被改造房屋的产权证或者其他合法房地产文件所记载的建筑面积、土地面积为依据;尚未办理产权证的,有原始批准手续的,按证件认定。
本项目地上建筑物全部采用货币化拆迁补偿,由市场评估,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以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确定一次性货币兑现。
5.5实施方案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维护被拆迁群众的合法权益,经过开发区管委会、拆迁办等相关部门商议参照《xxx征地补偿安置暂行规定》和《xx县城市规划区村(和)集体留地开发利用实施意见》的文件执行。
承办单位在具体执行拆迁安置过程中,应该广泛听取当地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周密部署,依法拆迁,进一步优化实施方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确保拆迁工作顺利推进。
第6章.节能方案
6.1节能依据
(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2-)
(2)《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3-94);
(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4-95);
(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5-93);
(5)《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6)《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8);
(7)国家、地方现行相关的规范、规程
6.2平面布置节能
合理布置平面,各功能区分工明确,保证道路、场地平整,消除不必要的道路坡度,降低流动机械能耗。道路布置顺直通畅,方便各种管线敷设,尽量减少各种管线的曲折,降低管线的沿路损耗。
6.3用地节能
在路线布线时,本着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认真执行国家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结合地形地貌,合理运用平纵指标,采取措施尽量节约用地。
6.4照明节能
鉴于城镇道路照明在用电上占有一定的比重,节约工作显得更加突出。因此,建议在路灯节能方面逐步采用智能照明调控节能装置和高效节能灯措施,减少支出和路灯维护工时材料。
主要措施:一是采用照明调控装置,降低路灯用电量。该节能控制器采用微电脑控制系统,实时采集输出、输入电压信号,通过与最佳照明电压比较自动调节输出最佳的照明系统工作电压。二是积极推广高效节能灯,另也可采用高效太阳能节能路灯,逐步实现路灯绿色照明。
6.5用水节能
1、节约用水
采用节水型设备和器具浇灌树木,降低水资源的无效消耗,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从而实现节约型园林建设和养护。降低对新鲜水的消耗量,提高水利用效率,给水采用分质供水,采用新鲜淡水和杂用水两套系统,污水回用率达到45%。经过污水处理的后污水主要用于绿地和道路的浇洒、洗车等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建筑外用水,大大降低新鲜水用量。
2、树立施工人员节能节水意识
将节能节水作为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积极宣传普及有关生态建设、节能节水的知识、政策和法律,使广大施工人员树立节能节水意识,明确自己在生态建设和节约用水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3、其他措施
在给排水规划中,积极引入用水循环,注重中水工程建设,同时在给排水管材的选择及相关配件上采用性能好的设备,严防地漏水现象。
第7章.环境保护
7.1环境保护标准
(1)《地表水环境污染质量标准》(GB-2);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2);
(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4)《声环境质量标准》(GB-8);
(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7.2环境保护措施
7.2.1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主要为施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只要处置得当就可将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达到工程建设和环境整治兼顾的效果,既保护生态环境,又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施工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如下:
(1)施工对水土的影响
供排水管道工程、路基工程等在施工中对地表及植被的扰动较大,若土质疏松,在降雨集中季节受雨水的冲刷作用,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可能会造成局部暂时的沟渠堵塞。因此需对这些部位注意防范。本工程应尽量处理好取土、弃土的位置。特别要注意集中取土、弃土的地方,尽量做到取土、弃土与城镇其它建设相结合。对于道路两侧因施工破坏的其它用地,施工完成后应考虑尽可能的给予人工恢复。
(2)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施工现场尤其是石料场、砂场应经常洒水,有效的控制扬尘。运输建筑材料的临时施工道路应经常洒水,运送砂石料的运输车辆,用帆布、盖套等遮盖,以防物料飞扬,沿途撒漏。施工期间车辆排除的废气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车辆排出的CO、NOx和HC会使沿线大气质量下降,造成轻度污染,对当地环境有轻微影响。施工单位应使用符合环保标准的施工车辆设备,减少废气排放。
(3)对水质的影响
施工期对水质的影响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两部分。生产废水主要为砂石料、预制及养护的废水,机械设备冲洗的含油和泥沙的废水。生活污水主要为施工人员排放的粪便污水等,会给水体及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施工期间应严格控制各种废水排放,应集中收集,加以处理。施工排水通道经常清淤、降低废水浊度并在排放孔放置隔栅;加强管理,严禁污水乱排乱放,避免影响道路环境。
(4)对声环境的影响
工程施工中将使用的施工机械等高噪声机械,在土方、基础结构等施工阶段各类机械单独或共同作业时产生的噪声与振动影响不容忽视。应采取以下措施:施工场地布局合理,相对集中固定施工机械并远离环境敏感点;对噪声震动固定设备采用固定或移动式隔振降噪处理;尽可能避免高噪声震动设备同时作业;保障施工场地交通畅通,减缓运输作业引起的噪声影响;施工现场严格管理,加强环境监理,保障执行环境管理规定;本项目在建成后,应把防治工业污染列为战略重点。要提高环境意识,加强环境控制整治力度,坚持经济建设、园区建设和环境建设协调发展,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和“污染者付费”等指导原则,严格控制和积极治理新污染。提高环境质量,为经济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
7.2.2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1)车辆尾气作为道路运营期的主要污染物,可通过管理手段加以适应控制。禁止破旧车辆、尾气排放超标车辆上路行驶,对车辆进行技术改造和安装排气净化装置,使用无铅汽油等,降低车辆对环境造成的噪声、大气污染,保障行车安全。
(2)道路纵向设计时,尽量采用路堑形式,对废弃的土石方宜采用表面覆盖土,种植绿化,起到屏障作用,对堆砌位置、高度及形式应做专门设计。
7.3工程对环境影响程度分析
本项目对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改善投资环境都具有很大的作用。项目建设的同时会对沿线环境带来诸如丧失土地资源、植被破坏和环境质量下降等影响,但采取相应措施后,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减轻或消除,开发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为环境所接受。所以,本项目在环保评价方面是可行的。
第8章.项目招标方案
8.1项目招标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浙江省招标投标条例》、《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投标招标办法》(第30号令)的规定,以及《xxx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本项目相关条件符合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项目的施工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都必须进行招标。同时根据上述法律法规,本项目属于“应当进行公开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政府投资或国家融资金额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应当依法招标。
8.2招标范围
为规范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活动,依据《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方案核准暂行办法》,本项目招标范围包括工程施工、工程监理应进行招标。
8.3招标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法》以及国家计委第3、4、5、9号令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并依据《浙江省招投标条例》、《宁波市招投标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本项目的主体工程及主要内容应进行招标。详情见表8-1
第9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9.1投资估算依据
(1)建筑工程费用按《浙江省市政工程预算定额(版)》基础上编制估算书,编制估算定额法及类似工程预算法基础,本概算表缺项部分,可按其他工程定额执行。
(2)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
(3)材料估算单价按《宁波市建材价格信息》中有关材料价格综合取定作为供应原价,并加计运杂费计算;其中不足部分参照当地实际价格以及目前在施工工程中的材料单价列计。
(4)其他费用按《浙江省建设工程其他费用》执行及国家有关费用指标估算。
(5)基本预备费按5%估算,涨价预备费取零。
(6)土地征用及青苗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房屋拆迁费参照《xx县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办法》和《xx县征地补偿安置暂行规定》相关规定,拆迁费按拆迁面积计算。
9.2投资估算
根据项目规划方案和近期同类工程费用水平及有关工程费用的标准,本项目估算总投资约.02万元。各子项目投资资金情况如下:
(1)工程费用
经估算,本项目工程费用为.78万元。
(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其他各项费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当地市场成交价估算。根据估算,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48万元。
(3)预备费
预备费根据工程费用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和的一定比例提取。本项目按5%的比例估算,预备费为.41万元。
综合上述各项估算,本项目建设投资.68万元。
(4)建设期利息
本项目以建设投资金额的70%估算建设期利息,建设期预计约为12个月,年利率4.90%。经估算建设期利息为.34万元。计算如下:
.68×70%=万元
利息合计:×4.90%÷2+×4.90%÷2=.34万元
(5)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即.02万元。具体的各项投资构成情况见附表。
第10章.效益分析
10.1项目的社会影响分析
本项目的建设必然影响到沿线各区域的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会产生正面影响(通常称为社会效益)和一定的负面影响。
10.2主要社会效益分析
(1)有利于繁荣地方经济,取得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有利于完善道路功能,提升道路服务水平,缓解交通拥堵的问题,进一步改善了本区域的投资环境,加快沿线区域的建设与开发,有利于提升xxx城市形象,改善市民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
(2)改善投资环境,有利于扩大就业,促进社会综合事业发展。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就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创造条件。沿线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将不断上升,为满足这些社会需求,促进社会综合事业将得到迅速发展。
(3)有利于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10.3负面影响
(1)施工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施工期间对空气的影响是尘污染,尘污染主要产生于施工中灰土拌和及运输过程中材料和土石方的撒落、刮吹起尘等。
(2)运营期汽车排放的污染物通过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对周边的人文环境及生态环境均会产生一定影响。如线路通车后,汽车排放的废气,产生的噪声,驶过后产生的扬尘,以及冲洗汽车后产生的废水和生活污水等。
10.4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本项目的实施得到县政府的积极支持,当地居民也积极参与项目的实施。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条件适应项目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又因得到政府的响应与支持,该项目可以顺利实施。
10.5社会评价结论
本项目建成后,经济社会效益极其显著,有利于提升xxx城区的交通环境,有利于加快区域的开发建设,有利于繁荣当地经济,取得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就业,促进社会综合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沿线城乡居民的收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有利于改善当地人文环境与旅游基础设施,促进提升当地文教卫生水平,使沿线广大群众和周边企业直接受益。该项目基本没有风险。
第11章.结论与建议
11.1结论
本项目是xxx城镇道路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提高当地车辆的通行能力,改善沿线景观、改善投资环境和居民生产、生活环境。
本项目的建设将改善片区交通环境,有序梳理综合管线,提高群众居住和出行质量,适应周边路段开发建设的流量增长,为周边单位提供必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市政配套设施,为城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该项目作为一项民生工程,不仅符合当地的实际,十分迫切和必要,而且符合交通部提出的“充分利用旧路资源,着重提高路面等级,完善防护排水设施,增强晴雨通车能力”的建设原则,项目建设指导思想明确,县、乡镇各级领导重视、沿线群众支持、项目建设条件较好。
通过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完善道路功能,提升道路服务水平,缓解交通拥堵的问题,为加快沿线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有力地推进了城乡统筹建设,有利于增加社会劳动力就业,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取得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本项目的建设可以促进xxx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繁荣地方经济。
总之,项目投资风险小,建设资金有保障,建设规模合理,技术方案可行,并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因此,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11.2建议
为保证本项目能够顺利、稳妥的建设和发展,应注意以下几点:
(1)建议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加快项目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2)积极落实建设资金,争取早日开工,保质保量如期完成项目建设,尽早发挥出应有的社会效益。
(3)在项目应采取切实可行的工程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案,控制各项开发建设费用支出,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
(4)项目建设过程中,应严格资金管理,专款专用,严格按照基建程序办事。建设资金应按照公路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管理,做到“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严禁截留挪作它用。
(5)进一步加强施工期间的管理,要协调处理好保通与施工的关系,确保工程质量。
(6)做好施工现场的交通安全标志,保障施工及行车安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