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园林绿化 >> 园林绿化图片 >> 正文 >> 正文

我这十年,从北京的生态环境建设说起

来源:园林绿化 时间:2023/10/30
北京湿疹医院地址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114/8590082.html

十年,弹指一挥间!但对于北京和每个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发生巨变的十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落地实施,首都功能定位越来越清晰;京津冀协同发展风生水起,城市副中心正在崛起未来之城;背街小巷颜值提升,大型居住社区填补民生短板……这些变化,我们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奉献者。今天,本版推出“我这十年”栏目,请为北京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的人,讲述这十年奋斗中最值得纪念的事儿。

“我这十年”栏目第一期,让我们从北京的生态环境建设说起。

谢金开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副处长这成效,当年想都不敢想

“我的工作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挺难,说白了就是要说清楚怎么治理大气、为什么要这么治理。”十年来的北京蓝天保卫战,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副处长谢金开不曾缺席。

“年算是PM2.5监测的元年,国家实施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开始正式监测PM2.5,这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谢金开就是这一年进入原来的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大气处,当时国家“大气十条”出炉,北京市正在编制《北京市-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

十年前,灰霾让北京的天空像被一个大锅盖笼罩着,压得人喘不过气。“一月北京就出现了13天重污染,PM2.5月均浓度微克/立方米。”虽然时隔十年,这个触目惊心的数据,谢金开仍记忆犹新。

当时,PM2.5是一个新的课题,不光是北京,全国都缺乏治理经验。但头五年,北京市的治理方向坚定而明确。北京不仅开始实时向社会公布PM2.5数据,还通过PM2.5的源解析分析,科学锁定污染来源,从燃煤、机动车、工业企业、扬尘等污染源入手。“一开始‘敌人’很多,一抓一个准。”谢金开说。

八大污染减排工程、84项具体措施持续推进。就拿燃煤治理来说,年一年北京有2.1万户城区居民告别了燃煤;到了年,一年就完成了9.2万户,还得加上36.9万户农村居民。“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电线杆都有点立不过来了。”谢金开说,北京全市上下真拧成了一股绳,那种爆发的力量势不可挡,速度之快、成效之明显,是年措施制定之初想都不敢想的。

“大干快上”的工程性减排措施,让北京的PM2.5年均浓度在年年底降到了58微克/立方米,第一阶段目标顺利达成。北京PM2.5本地来源发生了变化,燃煤逐步退场,机动车排放占比更加凸显,影响城市洁净程度的扬尘污染也越来越被重视。第二阶段治理重点也从工程减排迈入要求更精细化的管理减排。

北京将环保责任压实到街乡镇,在全市各街乡镇安装了余个高密度监测站,监测PM2.5的“触角”像八爪鱼一样伸向了更细小的角落,全市一微克一微克地往下抠PM2.5。但怎么用好监测,怎么开展精细治理,许多人不知道。京郊一个乡镇,监测站旁那点小环境都是乱糟糟的,周边还有汽修、家装等一堆“散乱污”企业,再远一点更有物流集散地。“镇长说他很着急,但也只能‘干瞪眼’,具体怎么做他一概不知。”谢金开和同事们就去点对点地进行指导。“我一年下来得跑十多二十个乡镇,有时候一个乡镇要跑很多趟。这项工作至今也还在延续着,但大伙儿的意识和能力都有了大幅提升。”

谢金开渐渐发现,身边的亲友不怎么在朋友圈晒蓝天了。“头几年,只要一出现那种透亮的蓝天,大家都迫不及待晒出来,现在好像都司空见惯了,也不怎么晒了。”她在统计数据的时候也发现,PM2.5浓度低至个位数的那种特别通透的蓝天,越来越多了。

年北京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PM2.5年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创历史最低。“这成效,当年想都不敢想。虽然是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根本还是‘人努力’的结果。”谢金开说,“十年治污中,我们已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体系。”

王金增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生态修复处处长不但要种树还要种“好树”

京城十年绿化图,清晰印在王金增的脑海中。哪一年种了多少棵树,大致种在哪儿,建了哪些大公园,他都能脱口而出。

十年前,北京的绿色大多远在山区,人口密集的广袤平原却难觅森林。每年春季,来自蒙古高原的风沙长驱直入。年以前,即使把行道树、防风林带以及房前屋后的散生树木全算上,平原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也才14.85%。于是在年底,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设想正在酝酿——在首都平原地区开展百万亩造林工程。是年,林勘院总工程师王金增作为技术专家被组织“点将”,担任规划发展组组长。

百万亩是什么概念?奥森公园横跨北五环路,是京城最大的城市公园,其面积约公顷。百万亩森林,大致相当于98个奥森公园。

首都寸土寸金,平原增绿最大的难题在于找地。王金增带领全组成员五加二、白加黑,跑现场、审方案,足迹踏遍了全市百万亩造林的典型地块,审查过的图纸不下五百套。

“就说怀柔大沙坑吧,它足有60米深,我们第一次去的时候,大风刮得眼睛都很难睁开。回家一看,衣服上、头发里全是沙子。”王金增说,年治理后,大沙坑进入生态快速恢复期,深坑蓄上清水,周边密林环绕。“上个月我又去了一趟,林下自然生长的地被很茂密,小动物也有不少。”

年,平原百万亩造林工程提前完工,延庆康庄等五大风沙危害区全部治理,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紧接着,第二轮百万亩造林又启动了。这次不仅在平原,绿化造林还覆盖了中心城区、新城、浅山区等市域内的各类区域。

“这一次挑战更大,一是找地更难了,二是林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我们提出了新要求。”王金增说,如今造林不但要种树,还要种“好树”,具体而言就是“乡土、长寿、抗逆、食源、美观”,林间还要开辟小微湿地、昆虫旅馆等,让小动物共享林荫。“从前种树可以大刀阔斧整理地形,我们形象地说是‘炼山’。现在讲究低干扰施工,要做穴状整地。”

十年间,王金增的职务几次变动,但都绕着造林转。今年6月,第二轮百万亩造林工程又一次圆满超额完成。

王金增没有闲下来,他还是常常跑现场,东郊森林公园、怀柔大沙坑、青龙湖森林公园……每一个典型重大项目都要反复去回顾、去总结。他总喜欢盯着问题看:当年种的树活得好不好?片林能不能进一步打造公园?

习总书记说,要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相统一。“这些年,我们一边干,一边体会这句话的真谛。”王金增说,很多片林变成了公园,有的还建起了集体林场,吸纳当地农民就业。“我们请农民座谈,他们说从前羡慕城里人有社保,现在他们也成了林业工人,以后也有退休工资。百万亩造林真正做到了生态惠民,绿化也做到了可持续、有动力。”

整整十年,王金增全程参与、见证两轮百万亩造林,可他不爱说自己的功劳。“是千千万万双手托起了绿化事业,让北京城乡绿了起来、美了起来。”王金增说,“我能参与其中,非常骄傲。”

杨丽颖北京市凉水河管理处工程管理科科长让城区“下水道”变成示范河

盛夏时节,凉水河畔清风徐来,荷香阵阵,虫鸣莺啼。说起如今的凉水河,北京市凉水河管理处工程管理科科长杨丽颖一脸骄傲,“我们现在每个月就检测一次水质,不需要其他更多的措施,因为现在的河道已经恢复健康,有了自净的能力!”

凉水河流经石景山、海淀、通州等7个区,总长68.41公里。早年间,城市工业、生活污水直排河道,凉水河一度沦为城区的“下水道”。

杨丽颖清楚地记得,她入职第一天到单位报到,车顺着凉水河边开,河道两岸遍布私搭乱建的平房,生活垃圾随处可见,污水顺着路面往河里流,河坡上杂草丛生,乳白色的河水泛着绿色,而且离河越近,异味越大,逼得她不得不摇上了窗户。车内闷热,杨丽颖的心却有点儿凉,“压力好大,觉得这条河真是哪儿哪儿都需要治理啊!”

年冬天,凉水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开工,杨丽颖负责其中两个标段,那个时候,她几乎天天泡在工地上。“我一回家,我妈都得让我把大衣和鞋脱在门口,不能带进去,因为实在太臭了。”杨丽颖笑着说。这次综合治理,重点对河底清淤,配套实施的截污治污工程关闭了沿岸多个排污口,河水干净了不少,工作四年多,杨丽颖第一次觉得,这条河总算有了河的样子。

年,北京首次启动百万亩平原造林计划,凉水河在原本以杨、柳、槐等本土树种为主的绿地内又增种了紫叶李、黄栌等彩叶树,美化植被景观的同时,也为动植物营造更好的栖息生境。

一年后,北京启动“三年治污行动”,凉水河流域内36条段.7公里黑臭水体河段、86处排污口先后完成了治理。新建污水管线、再生水管线,改造雨污合流管线,年底实现了流域内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杜绝了污水入河现象。大力治污的同时,随着河长制的推行,凉水河管理处持续开展“清河”“清四乱”行动,到年,凉水河干流基本消除环境死角,支流环境持续提升;年流域内75条有问题的小微水体全部完成治理。

治污是个精细活儿。记得有一年,凉水河上游地区治理成效明显,但下游亦庄段依旧水体黑臭,杨丽颖接到了许多居民的投诉。单位马上联系市水科院第一时间现场调研,连夜确定了投撒生物制剂的应急治理措施,并且采用底泥置换技术。“置换过程就像淘米一样,将河底的泥沙整个淘洗了一遍。”杨丽颖说。

年8月,凉水河亦庄段甚至迎来了白鹭,这种对环境要求极高的鸟类出现在河道,让杨丽颖备受鼓舞。此后,河道建设雨水花园、生态草沟,让凉水河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健康:绿树繁花掩映河道两岸,鱼虾游弋在水下森林,苍鹭、鸳鸯筑巢河心绿洲。

十年来,北京市连续实施三个“三年治污行动”,凉水河的水质从劣Ⅴ类改善到现在的Ⅳ类、Ⅲ类。年,凉水河亦庄段还以高分当选华北地区唯一“全国示范河湖”。

“以前大家都躲的河,现在成了大家都喜欢亲近的河。过去是封闭式管理,现在我们贴近百姓需求,大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杨丽颖说,居民想在河边散步,管理处就修建了滨水慢行步道;夏季想开展亲水活动,岸边就有了垂钓平台,还配备了救生圈等应急救援用具;居民觉得河边太黑,路灯照明马上安排……

如今,杨丽颖只要周末有时间就要带着孩子到凉水河边走走。她常默默在一旁听河边休闲的居民夸奖这条河的变化。“这变化里也有我的一份努力和付出,这是特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何慷民职业摄影师拍大片比原来方便了

何慷民是一名职业摄影师,奥运会场馆、大兴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北京环球影城等,都记录在他的镜头里。这几年,他的镜头里又多了家门口的口袋公园、四环边上的月季。

何慷民曾在北京城建集团任职,因此拍的更多的是拔地而起的建筑,对天气的要求很高。“天空晴朗通透,再配上朵朵白云,整个画面的穿透力会感觉非常强,恨不得一下望穿好几公里,那种视觉冲击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但这种“背景”在以前得碰日子。年8月,何慷民刚搬到天通苑住,他很想拍下这个号称“亚洲第一大小区”的全景,于是开始登高望远。可是在18层楼的顶层观望了很多次,都没有满意的画面。“总感觉天空有一层散不去的薄雾,昌平沿线的山带看不清,地面上绿化也不好,画面总是不通透,也不好看。”他一个月上楼顶5次,都没有拍到理想的照片。

年至年,何慷民一直在拍摄大兴机场航站楼建设工程,每个月20个工作日拍摄,他几乎天天在室外。多个日日夜夜,他最明显的感受就是雾霾明显减少了,“好天气太多了,这让我拍起照片来随心所欲,拍出来的照片美,人的心情也特别好”。

这两年,尤其是退休以后,何慷民的镜头开始对准城市的美景,哪里的绿化增多了,哪里的河道治理清澈了,哪里的公园建成开放了,他就带着镜头去“记录”。

比如离家不远的清河,原来水脏得恨不得全是泡泡,如今水清澈见底,让何慷民忍不住按下快门。还有他经常路过的温榆河公园,以前是一片不毛之地,现在已是京城“绿肺”,生态大美,他拍的照片也越来越多。

何慷民还发现,现在的东四环路上,一到春天开满了月季。“沿途开车的时候,心情特别好,美醉了!”身边的美景,他总能及时发现,家楼下新改造的“口袋”公园,也被他记录进相机里。

何慷民还记得,他年航拍亦庄开发区的时候,根本没有几栋楼,到处光秃秃的。等到他年再航拍的时候,发现高楼之间绿色连成了片。“光是天儿好也不行,会很单调,必须有绿地、碧水的加持,再有好天气陪衬,这样人才能真正感受到环境在变好。”何慷民说。

拍城市美景,拍好天气、好生态环境,何慷民希望通过他的照片,让更多的人看见北京生态环境的变化。“或许大家看到北京这么美,就能更自觉地去爱护我们的城市,爱护我们的环境,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那我们的城市也能越来越美。”

(原标题:我这十年)

来源:北京日报记者骆倩雯朱松梅王天淇

流程编辑:u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