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市、区
“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工作要求
区城市管理委(交通委)
协同各街镇、区环卫中心等相关单位
开展桥下空间整治、公厕改造等工作
目前人居环境也大大改善
1
桥下空间整治
海淀区桥下空间共计处
其中,公路桥下空间9座18处点位
均为京新高速和京藏高速桥下空间
城市道路桥下空间19座处点位
均为三环路和四环路桥下空间
▲护栏锈蚀整治前后对比图
▲杂物乱堆乱放整治前后对比图
为扎实做好桥下空间整治工作,区城市管理委(交通委)委托区环卫中心依托道路保洁检查力量,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工作台账,对照市级“八有八无”标准,组织开展全覆盖式定期检查。针对现场检查出的问题采取立行立改+限期整改的方式,确保整治效果。同步建立长效检查督导工作机制,避免问题反弹。
▲实体围挡围护整治前后对比图
▲桥墩防护整治前后对比图
2
公厕环境提升
按照保障公厕
“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全年不臭”
的基本要求
海淀区城市管理委(交通委)
坚持“因地制宜、应改尽改”的原则
以公厕环保洁净、科技应用、
精细管理、便民利民的目标
不断提升公厕服务品质
今年
海淀区共完成公厕改造10座
提前完成区民生事实任务
严格建设标准,因地制宜定方案
▲廖各庄西口公厕改造前后对比图
依据《北京市公共厕所建设改造成本控制标准》,严格控制公厕建设成本,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做到“一厕一设计、一厕一预算、一厕一评审”。在土建方面,墙地面装修主要采用了经济、环保、易清理的瓷砖,吊顶采用了经济、方便维护的铝扣板吊顶。
优化完善流程,建立联审会机制
▲北坞村西路公厕改造前后对比图
在公厕改造工作中,建立“公厕建设改造部门联审会”制度,成员单位由区城市管理委(交通委)、农业农村局、社工委民政局、财政局、水务局、园林绿化局、残联、环卫中心等单位组成。按照“调查摸底、制定方案、联合审定、各自实施、完成验收”的工作流程,组织实施全区的公厕建设改造。改造实施方案经部门联审会通过后按照实施主体由环卫中心启动实施,完成改造后报联审会验收。
加强部门协作,注重引入新技术
▲香山东门公厕改造前后对比图
公厕改造过程中,区城市管理委(交通委)、农业农村局、环卫中心协同发力,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在公厕加装新风、除臭、节水、供冷供热及人性化设施设备。同时,每座公厕在建设过程中,加强联动,随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抽查,对施工工程加强监管。
▲旱河路公厕改造前后对比图
同时,为全面提升我区无障碍环境,贯彻落实《北京市进一步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年行动方案》,区环卫中心在公厕革命的同时对有建设条件的公厕进行了无障碍提升改造,增加了残疾人坡道,一类公厕增加了第三卫生间,第三卫生间根据实际条件设置了无障碍坐便器、无障碍洗手盆、母婴台,部分还设置了儿童坐便器、无障碍小便器。
“文明”是最美的“风景”
“风景”是“文明”的体现
创造和谐优美的生活家园
破解居民生活中各项重点难点问题
海淀区城市管理委(交通委)
将持续为民服务
保障城市民生!
记者:韩宁
编辑:罗雨涵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