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园林绿化 >> 园林绿化发展 >> 正文 >> 正文

北京基本建成20余处生态监测站,大兴首家

来源:园林绿化 时间:2023/5/15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医生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yyzj/260589.html

记者今天(6月13日)获悉,北京已经在全市基本建成20余处生态监测站,其中大兴区首个园林绿化生态系统监测站——魏善庄针阔混交监测站近日建成。监测站将让数据和小动物“说话”,分析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以及人工林生态系统对自然环境的调控,对植被保护和管理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魏善庄针阔混交监测站设施完善、仪器设备齐全。受访者供图

监测站分为森林、湿地、绿地三种类型

北京已经在全市范围内基本建成20余处生态监测站,其中8处是在已有的监测站点上进行的改建,另有10余处是新建站点。根据监测侧重点的不同,分为森林生态系统类型、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和绿地生态系统类型。

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获悉,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监测点分布在门头沟百花山、密云水库、怀柔喇叭沟门等地;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监测点分布在海淀翠湖、延庆野鸭湖、顺义汉石桥湿地、房山长沟泉水湿地等地;绿地生态系统类型监测点分布在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等地。

20余处生态监测站将有统一的监测指标体系,覆盖大气、土壤、水环境、生物多样性四个方面。根据所在环境的特点,又各有各的侧重点。城区范围内的绿地生态系统监测点,会重点监测PM2.5等细颗粒物在一天中的浓度变化、不同类型的植物配置对汽车尾气等污染物的吸附情况等;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监测站点,会重点监测负氧离子、土壤有机质、野生动物种群变化情况等。

大兴监测站聚焦森林生态环境,研究生物多样性变化趋势

作为20余处生态监测站中的一个,大兴区园林绿化生态检测系统——魏善庄针阔混交监测站,位于魏善庄森林公园内,依托现有的防火塔进行改建。在监测站内,一排排自动监测分析仪器整齐地放置着,据项目负责人、大兴区林业工作站站长王爱军介绍,监测站共配备了六项分析设备,包括森林生产力、水文、土壤环境、空气环境、生物、生物多样性监测设备。

监测站采用自动连续监测为主,人工定期监测为辅。“便携式监测仪器设备是对固定监测站的补充,可以由工作人员开车携带。监测的指标包括植物光合生理参数、植物的物理特征和植被指数等。”王爱军说,未来公园内还将安装30个远红外摄像机,了解公园内有哪些小动物出没,为下一步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大兴魏善庄人工针阔混交林代表了北京平原地区的人工针阔混交林森林生态系统类型,项目将调查此类型森林的生态环境,研究生物多样性变化趋势,评估人工林生态系统功能服务效益,量化人工林的生态服务价值。

据悉,监测站将为市民出行出游提供参考,比如春季哪些区域花粉浓度较高、哪些区域杨柳飞絮较为严重,监测结果可及时提醒有过敏史的市民避让。秋季彩叶的变色情况、预计最佳观赏期等,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获知。下一步,大兴区将拓展调查监测范围,提升调查监测精度,为市民日常生活、假日出游等提供参考意见。

新京报记者张璐

编辑刘茜贤校对刘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8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