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之乡重庆垫江城区正迎来一轮前所未有的提升行动,面积超亩的三合湖湿地公园已露雏形,从空中俯瞰磅礴大气。与之一路相连的文笔大道中段,一丛由多种花草组成的花境格外吸引人眼球。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市园林科研院”)专家采用“缩景式”设计手法,通过种植美人梅、木绣球、龙血树、亮金女贞等40多种花(灌)木,让这处交通绿岛变身一个“迷你”植物园。
花境的数量正在垫江城区不停“生长”,垫江县城市管理局利用边角空地,在天宝寨车行道入口、牡丹湖湿地公园等交通节点因地制宜打造了8处景观花境,让整个城区绿意盎然。
每年投入资金上亿元利用创建推动城市提升
去年,垫江县获得国家园林县城命名授牌。在创建迎检线路上,凤山公园和牡丹湖湿地公园是重要的迎检点。凤山公园位于县城中心地带,有优美神话传说的凤山女雕塑、依湖而建的逸神楼让这处文化内涵丰富的古典园林成为周边群众的常到之处。
随着县城的扩大,凤山隧道成为高速公路与新旧县城之间的重要通道,穿山而过的隧道在山体上留下一个巨大的高切坡,一度成为园林绿化的“盲区”。为了“画龙点睛”,将凤山隧道立体绿化打造成样板,成为县城的当务之急。垫江县委县政府特邀市园林科研院专家前往现场,经过反复论证并多次修改设计方案,在凤山公园完成迎检后不久,这处立体绿化工程就动工开建了。
“由于坡度比较大,一些岩壁基本上是垂直的,为我们施工带来不少难度,不少地方是工人身绑安全绳,从山顶上攀缘至直壁中部打桩挂网铺上绿毯,再在绿毯上种植花草。”市园林科研院工程师郑明浩说。凤山隧道立体绿化面积约平方米,从空中俯瞰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即使坐车经过这里,视野里绿意取代了昔日的灰白,整个隧道口上方与满目葱茏的凤山公园融为一体。
近日,上游新闻记者驱车前往垫江时明显感觉到,从高速公路下道口进入牡丹大道,再通过凤山隧道前往南阳公园一线,园林绿化水平在近几年间已有较大提升。据垫江县城市管理局负责人介绍,每年,县委县政府投入城市提升上的资金上亿,新增绿化面积上百万平方米,让垫江的城市品质与周边区县城的差距变小,现在正在谋划以三合湖-文笔大道片区城市品质“弯道超车”。
专业技术人员下沉区县做好深度维护
8月的阳光有些耀眼,整个8月,市园林科研院工程师张跃飞都在垫江城区忙碌,作为专业的园林绿化工程师,他要和垫江县园林发展中心的同行以及工人们一道,做好凤山隧道立体绿化的养护工作。该院院长艾丽皎也会定期带着团队深入当地,开展技术咨询、培训等服务,垫江县动步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案最近已经定稿,市园林科研院与垫江县主管部门一道正在按程序推进。
“市园林科研院对我们帮助很大,多次来现场指导我们营造花境,文笔大道花境示范点建成后,我们当地的园林绿化人员通过现场学习加上从市级培训所学,自己又建了5个花境。”垫江县城市管理局副局长何昭洪介绍说,市园林科研院主办的第十六期中国花境公益大讲堂暨第二十八期花境师职业技能研修班上,该县派出了10个人的学习阵容,学习之后马上投入实战,“举一反三”。现在,三合湖湿地公园正在紧张施工中,后期垫江县还将营造更多的花境。
作为与牡丹大道垂直的一条城市发展轴线——文笔大道紧邻垫江高铁站,部分高切坡路段正在进行立体绿化施工,郑明浩说,“这些坡坎崖披上绿毯后,将与文笔大道隔离带上的丛植紫薇以及花境一道,形成一条高品质的园林绿化大道。”
“点-线-面”推进助力多个区县城市提升
垫江月阳桥畔,一座传统的公共厕所在年披上绿装,这是市园林科研院的作品之一。由于自动喷淋装置的“加持”,在夏天为养护人员省下大量体力,各种颜色不同的花草在“绿装”上呈现出流线形图案,成为老旧城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来自市园林科研院的信息显示:位于永川区人民广场的生态公厕,同样也是该院的绿化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市园林科研院在示范建设中探索总结出可复制、易推广的技术成果,为“坡坎崖”绿化美化建设提供良好技术样板,为“坡坎崖”绿化美化技术在全市推广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市园林科研院通过开展重庆主城区边坡生态构建技术等相关研究,已成功申报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标准《立体绿化工程施工与验收规程》;持续开展坡坎崖适生乡土植物资源收集工作,推荐适合重庆地区的新优植物14种,为进一步推进坡坎崖绿化、彩化、香化、美化提供资源保障。
另据了解,市园林科研院为垫江提供的红火蚁防控服务,也为当地园林绿化部门提供了坚强的技术“外援”和坚实保障。该院的成功实践案例还包括渝航大道江北段边坡绿化、鸿恩寺公园景观品质提升、渝中区北区路-李子坝-瑞天路道路沿线景观品质提升、重庆高新区管委会绿化养护、编制《大足区公园精细化管理手册》技术文本等。
上游新闻记者陈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