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首府园林部门将节约型园林要素引入城市绿地建设中,通过规划、设计、施工、养护各个环节,最大限度节约资源,让园林废弃物摇身一变,成为绿化的点睛之“笔”。
用废旧戗杆制作花箱(资料图片)
每到深秋时节,草原丝绸之路文化主题公园将收集的枯枝落叶粉碎后挖坑填入加水,化作有机肥,再次利用起来铺回公园树圈内,起到保温保墒的作用。去年,公园在原有基础上又想到一个好点子:将粉碎后的木质碎料与胶凝材料进行混合,再配以其他材料制成园路铺装材料,用这种材料铺就的路面相对于石料、砂石路面而言,游客踩着更舒适,在增加抗滑性的同时,其良好的透水性有效缓解了路面积水问题。其他公园纷纷加入废物再利用的行列中,将枯树枯枝粉碎后变成可再生利用的有机覆盖物,覆盖公园、街道绿地内裸露的土壤表面,增加水分渗透性和保水力,起到节水、保水的作用。
利用干枯树木制作的鸟巢和昆虫“旅馆”(资料图片)
在园林绿化过程中,园林工作人员就地取材,将一些枯树枯枝打磨成憨态可掬的木马、小羊、蘑菇、铅笔等造型,成为美化景观的园林小品,还有的制作成了小巧别致的鸟巢或昆虫“旅馆”,为来往的鸟儿或路过的昆虫提供庇护和栖息的场所。
走进家门口的口袋公园,市民总能见到或长或矮的原木坐凳,这些坐凳是用一整根枯木切割后稍加打磨、上漆成型的,环保又原生态,游客都爱坐,园林工作人员特将它们放置在树荫下,可以让游客放慢脚步,感受惬意时光。
在花境和绿地整体景观设计中,边缘的设计与处理彰显细节之美。近年来,园林工作人员将废旧的、断残的戗杆旧物新用,制作成美观耐用的围栏或栅栏,柔化园路硬质边界与花境之间的界限,让游客更好亲近自然。
用干枯树木做原木坐凳(资料图片)
南湖公园水生植物芦苇、香蒲生长旺盛,一到冬季,干枯的秸秆容易引发火情,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为消除隐患,每年园林部门都会对枯死的秸秆进行集中清理。园林工作人员将公园内及其他公园内的枯秸秆收集起来进行深加工,制作成草帘,充当来年春季草籽播撒区域的“厚被子”,一方面减缓水分蒸发,减少浇水次数,另一方面可以随时应对初春时节气温不稳定因素,温暖着播种区域,让这些种子及时发芽。
枯树桩、芦苇杆、旧游船、戗杆,这些看似没有使用价值的废弃物,经园林工作人员巧手一变,成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园林小品,又在各大公园、道路节点重新“上岗”,焕发勃勃生机。
更多新闻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记者宋向华
版式统筹:段磊
校对:王方
一读:张臻
初审:张翼
终审:阿拉腾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呼和浩特日报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