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形象,越来越多的城市重视园林绿化建设,以实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目标。这无疑是非常好的举措。中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根据近年来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情况发现,保持城市园林绿化的“长久之美”,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应将眼光放长远,选择合适当地生长的植物。
园林绿化中适地适树原则,就是在绿化种植过程中有所侧重,从选树适地、改地适树上考虑,同时兼顾改树适地、选地适树,但要切记严格依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确定树种。而一般园林绿化,在地范围确定后,尽量根据地来选树,而不是改地适树,降低绿化投入成本,如果有特殊要求,可以通过对局部土壤进行改良满足要栽植的树种。
2、应注重搭配,选择观赏性强的植物。
在城市园林绿化上,应形成层次丰富、稳定性好,抗病虫害能力强,养护成本相对较低的群落结构。应注重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观赏特点和用途进行组合搭配,推广应用多层次的自然群落型绿地。比如由乔木、灌木、地被等组成品种多样的自然群落式复层混合型绿地,广泛应用花灌木和彩叶植物,可以避免由于种植外来的景观大树所带来的各种弊端。伴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环境观赏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园林绿化不仅要有绿的效果,更要有美的感受。因此,城市园林绿化中对树种的选择要考虑其观赏性,从树木形状、枝叶颜色、花果实形态与颜色、芳香气息等多方面来考虑。
3、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因地制宜,要根据气候环境条件,综合考虑经济、技术、土壤、光照、环保、绿地性质等方面因素,合理选择绿化植物。首先要熟知其生态习性,才能选择出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绿化植物。绿化植物生态性主要表现为对土壤、光照、水分、温度等方面的要求;对光照而言,有阳性植物,有阴性植物;对土壤、水分、温度而言,不同树种健康生长的要求不同。这就迫使我们在园林绿化植物选择过程中,对植物习性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保证绿化效果。针对不同绿地性质,所选植物也应各有侧重。如工厂、工业区附近应配植一些易于吸滞粉尘的植物如侧柏、广玉兰、海桐等;公园绿地、庭院绿地中则要游憩结合,有景可赏,可适当增加花灌木比例。此外,可通过系统梳理本地历史中相关植物文化资源,营造公园空间的历史文化氛围。
4、既要“建”,更要“管”。
在城市的绿化建设过程中,实行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需要相关单位建立科学的养护机制对园林的景观进行全方位的养护,以此提升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在实际的养护过程中,由于受到天气以及环境和人为破坏等因素影响,园林景观经常会遭受到各种各样的破坏,与此同时园林景观还容易遭受病虫害的侵袭,这直接导致了园林景观绿色植物的存活率低,难以达到预期的生态效应,而对园林绿化养护进行精细化管理,促使相关园林管理单位制定有效的应急措施,并根据天气条件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调整精细化管理的策略和养护措施,从而有效保障园林景观的健康成长,从而促进园林绿化和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认为城市园林绿化应该努力做到以上几点,让城市有颜值、有气质、有品质,努力打造“城在园中、园在城中、路在景中、人在花中”的生态宜居城市。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