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园林局组织专家对灵寿“扭筋转骨”千年古槐进行验收
巍巍古树越千年,“扭筋转骨”意志坚。在灵寿县坡门口村有一棵年历史的古槐,它从古老岁月里走来,历经千年的风霜雪雨,见证了年著名的陈庄歼灭战,如今仍守护着一方水土。但今年因受虫害和枯枝腐烂等疾病困扰,树势渐弱,为此,石市园林局组织专业的古树医生进行拯救。今年7月26日,本报报道了《灵寿这棵古槐“扭筋转骨”越千年》这一消息,如今近3个月过去,记者再次来到现场看到,经过古树医生的妙手,这棵千年古槐又重获新生。记者从市园林局获悉,今年,石市共对56株古树进行了保护和复壮工作。截至目前,全部保护项目已基本完工,市园林局组织专家正在进行最后的验收。
“扭筋转骨”千年古槐如今枝繁叶茂
深秋时节,跟随市园林局古树保护和复壮工作验收组的同志,记者再次来到灵寿县坡门口村,这棵千年古槐依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当年被日军烧成烟囱的树洞经过了除虫和杀菌的处理;它的周围增加了一片围栏;主要枝干下方都竖立起了钢支架;一些枝干的关节处增加了端头箍……而南侧“扭筋转骨”的枝干处也顶起了一幅钢支架,让它这种奇特的姿态更显得刚毅不屈,充满浩然之气。
负责施工的河北蕴千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古树小组的负责人孟艳表示,针对这棵古树存在的主干空腐、一些枝干空腐、重心倾斜、虫害较厉害、生长衰弱等问题,他们同专家经过商讨,采取了科学的复壮方案:对树冠进行了整理;处理了一些病死枝、干枯枝;对树体、树洞进行了去腐;对古树加固(含多道端头箍、腰箍、多个立杆支撑),保证树下行人及房屋安全;对树体进行了防腐、防水处理;整体进行了2次灭菌;采用喷洒和熏蒸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治;对古树周边环境、杂树进行了清理,地面打了多个透气孔,增加了古树透水透气的空间等。如今复壮工作已完成。
记者注意到,古树西侧的墙上挂起了一幅古铜色的树志牌,上写着:“品名:国槐树龄:年古树等级:一级”下面则记录着这棵千年古槐的故事:“古树历经千年,见证着岁月变迁,抗日战争时期古槐见证了贺龙元帅痛击日军的八一五战斗,同时也惨遭日军焚烧,树干被烧成了空洞。古树和不屈不饶的中国人民一样,不但坚强地活了下来,还扭筋转骨地一点点恢复了生机,像一位慈爱的长辈守护者刘家一代又一代的子孙。”
坡门口村是贺龙元帅指挥的陈庄歼灭战的战场之一,该战役发生于年农历8月15日,又叫八一五战斗,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丰富了八路军山地歼敌经验,这场战斗被誉为抗战以来“最模范之歼灭战”。也是在这场战斗中,这棵千年古槐遭受了日军的焚烧,留下了可以同时钻进两个人的树洞,也开始以“扭筋转骨”的姿态傲立于世,向人们诉说着日军的罪行和八路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如今,经过古树医生的拯救,它重获新生,将继续以它奇特又震撼的姿态见证历史,守护这方水土。
经过现场勘察,验收组一致认为该古树复壮方案较科学合理,有效地保护了古树,并将促进古树的生长,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最后大家一致通过验收。
每一株古树都是一个传奇
每一株古树见证着岁月沧桑,都是一个传奇;每一株古树演绎生命奇迹,都是一道风景。在灵寿县塔上镇塔上村,一条路的下坡处,耸立着一株年古槐,远看树干挺拔,直冲云天,枝叶葱茏,气宇轩昂。“这棵树高23米,是石市园林局负责的古树中最高的古树之一。”市园林局规划指导科的刘东蔚表示。
灵寿县塔上村高23米的年古槐
记者注意到,这棵古树旁边的街道下坡处和贴近古树的一侧铺设的都是古老的石英石,“这里原来是通往山西阳泉的古道,估计这棵古树因其苍劲挺拔,而被过往的客商当作一个重要的路标,以便进行记忆。这棵古槐也成为过往客商南来北往的重要交通标识,也见证过商贾穿行的繁荣景象。”灵寿县住建局工作人员罗艳丽介绍说。
“这棵树总体长势较好,但在其南侧有树洞,病虫害比较严重。此次复壮主要为保护其生长环境,在其周围安装了围栏,增加了一些端头箍、腰箍,并进行了病虫害治理。”孟艳表示。
灵寿县高朱乐村年古杨树,经过复壮更旺盛
在灵寿县青同镇高朱乐村,有一株年的古杨树。它的树干粗壮,昂扬挺拔,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努力向上,向着蓝天茁壮生长。它的周围也增加了围栏,同时树体增加了一些腰箍和端头箍,进行了病虫害治理和树体的防腐防水等处理,相信来年的它会更加旺盛!
而在灵寿县灵寿镇孟托村则生长着一株千年古柏,据说这里原来是孟氏家族的祠堂,但后来被毁坏,好在这棵古柏依然挺立在此,守护着乡亲们。为了保护这棵古柏,此次对其进行了加固,并进行了病虫害治理和树体的防腐防水处理等,相信未来的它将会以更加雄壮的姿态庇护这方水土。
灵寿县灵寿镇孟托村的一株千年古柏
今年石市56株古树因复壮而获新生
一座城市,因绿树成荫而显得生机勃勃,因古树参天而积淀厚重历史。为了保护古树,石家庄一直在努力。
“根据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年度抢救性资源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古树名木)资金补助项目有关工作的通知》(冀建城函〔〕7号)要求,年石家庄各县(市)申请省级古树名木保护专项资金95.88万元,用于井陉县、灵寿县、赵县、平山县、新华区、裕华区和石市动物园共56株古树及后备资源的保护和复壮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一树一策’保护原则,对每棵古树名木分别制订了保护对策,并适时组织专家论证和现场调研,实施科学化保护,让每棵古树都能得到最好的照顾,继续与我们这座城市共生相伴,让古树参天为城市积淀厚重历史。”刘东蔚表示,截至目前,全部保护项目已基本完工,通过一系列保护措施的实施,达到保证树体安全、恢复树木生长势、优化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等目的。
一株古树就是一块人文历史的“活化石”,以生命的形态见证着一个地方的世事变迁、沧海桑田。这些古树随着古树医生的妙手,必将继续屹立在那里,见证石市未来历史的变迁,继续传承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来源:燕赵晚报
记者:冯月静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