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园林绿化 >> 园林绿化新闻 >> 正文 >> 正文

人行道被分割汽车鸣号屡禁不止,杭州

来源:园林绿化 时间:2022/10/13
白癜风人民大会堂活动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26/content_20140182.htm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何晟通讯员张贝旎

一座城市的政商环境、居住环境、治理能力等,都深刻影响着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杭州,环境卫生不仅包括大家在马路上能看到的城市洁化序化、市政设施养护、园林园艺等,也包括小区内的绿化养护、垃圾分类。

以“绣花”功夫做好环境卫生整治,需要下大功夫。

今天(11月24日),年杭州“公述民评”面对面问政的第四场也是最后一场,问的正是我们城市的环境整治还有哪些短板?希望能够通过问政,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品质化、智慧化水平,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问政中发现了哪些问题和死角,相关职能部门又如何回应?

●公共区域堆满垃圾,环境堪忧

在富阳区伊甸山庄公交车站边,有一条向内延伸的游步道,沿着游步道往里走,两边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生活垃圾,有人居然还在这里大小便,恶臭连连。

附近居民说,旁边很多小区都非常漂亮,而这个地方,走几步就截然不同。之前这个地方绿树成荫还有亭台流水,他们经常会在这里散步休憩。近年来无人维护管理,导致日渐荒废,木亭子已经破败不堪,小溪水质浑浊,放眼望去都是垃圾。

富阳区副区长卜利斌回应,视频反映出了我们在环境整治过程当中还存在不少短板和漏洞,向各位市民表示诚挚的歉意。这个点位,处于国道沿线,刚刚进行过全面提升,两侧环境的整治至今已经完成多处,这个点位也是其中一个,环境卫生已经完成了整改。

“因为现在国道多个项目在推进,管理中可能会存在漏洞和盲区,下一步我们将结合美丽杭州创建,围绕百日攻坚行动继续做好国道沿线和其他区域的环境整治,努力让我们富阳更清洁、美丽,希望富阳区的市民朋友继续监督,提出好的意见建议。”卜利斌说。

●道路绿化设置出问题,影响行人通行

下城区朝晖五区附近的河东路上有这么一段人行道,道路被巨大的行道树切成了一段一段,行人通行都只能走边上的非机动车道。视频中,短短半个小时内经过这段人行道的行人就有多。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人行道还是头一回见。

记者从下城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绿化办了解到,造成这个问题是因为早期规划的原因。那现在的道路通行问题该如何解决呢?下城区城管部门表示,他们只是道路的养护单位,无法对人行道进行改建。如果要进行人行道扩建或者改造,需要交通、规划、住建、城管等相关部门联合商议,制定出方案以后才能落实整改,目前看来难度较大。对此,下城区副区长邵伟华表示,原来河东路路边是绿化带,后来部分进行硬化铺装,现在变成这个样子。“这反映出我们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上有些熟视无睹,认为这样的老路,好像这样也合理。”他表示,本周五前会选新市街到潮王路路段,先行先试,由设计单位出具方案,区里联审。

计划保留非机动车道至少2.5米,人行道拓宽70厘米,让行人好走路。同时增加盲道设施,并增加休闲座椅。“基本上明年1月份可以完成。这个点完成后,我们要全面排查下城区,对类似情况进行参照整改。”

●小区内毁绿停车,矛盾突出

在上城区的复兴南苑小区,停车难问题非常突出。小区路面共有车位多个,而居民们的机动车停放需求已超辆。很多居民回家晚了没地方停车,就索性把车停在小区内的绿化带里。

居民们表示,这个问题他们经常向社区反映,不过一直没有人管理。而社区书记也觉得委屈:其实是在管的,但实在是管不住,“我打个比方,目前按照个车位的量,我让辆车进,其它车不进来,那矛盾也会很多。”

上城区副区长薛鸿翔表示,复兴南苑是商品房和安置房混合的小区,今天这样的情况除了客观因素也有物业管理的主观因素。不过该小区已列入今年的老旧小区改造的范围,马上要进场施工,对毁绿停车的情况已有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薛鸿翔认为,老小区停车难,光靠增加车位不能彻底解决。“我们想通过街道、物业和业委会三方联合,对整个小区进行有序化的管理,充分听取居民群众意见,重新征求、制定老旧小区的停车制度,给居民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

●无障碍设施,有标准却执行不到位

为迎接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到年前,杭州要建成政策齐备,标准健全,设施完善,国际领先的城市无障碍环境。但杭州目前的无障碍设施环境建设,却并不尽如人意。

延安路庆春路口的天桥,是杭城为数不多安装了无障碍设施升降平台的过街天桥。就算好不容易遇上了一座有垂直电梯的天桥,轮椅人士张倩岚也需要拨打服务电话,等五分钟后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在她的帮助下才能过天桥,整个过程耗时十五分钟。

富阳城西邮政支局门口,无障碍通道上一张躺椅挡住了去路,而在无障碍通道的入口,一左一右两个换锁的摊位,也成为了进入无障碍通道最大的“障碍”。同样,在富阳区玉长城广场,也有无障碍设施被堵被占的情况,这里作为区域内重要的商业综合体,人流量很大,商场一侧的公交车站附近,停满了非机动车,盲道被非机动车压得断断续续,完全无法使用。

看起来,杭州街头的无障碍设施,问题还挺多。对此,市建委副主任董天乐表示,接下来会从设计、施工、验收这几个关键的环节入手,大家一起来做好这个事情。设计环节,设计单位、图审单位必须按照规范标准操作,施工过程当中做到能够把图纸准确转化为现场,保证工程质量,同时政府加强这方面的监管。验收环节,把无障碍设施建设作为验收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跟残联也商量好了,在项目竣工前,由残联组织相关人士进行体验,体验中发现问题现场要整改,原则上对于违反无障碍设施标准的,在竣工验收的时候就不予通过。”

●汽车鸣号,为何屡禁不止

有序、安静的道路交通环境,也是体现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因素。机动车随意鸣笛,却是路上久治不愈的老大难问题。医院以及培训机构门口特别突出。上城区的浙大一院门口,机动车鸣号声不断。医院门口伫立了十分钟,就捕捉到了22辆车按下了喇叭。

滨江区浙医院门口,医院最繁忙的时间段,但几乎每分钟,都有汽车鸣号。在西湖区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北门,随着孩子们陆陆续续下课,汽车鸣号的现象也越来越多……

其实,为了治理随意鸣笛的乱象,交警部门已经陆续在街头安装声呐装置,对违法鸣号予以处罚。暗访中,部分司机们却表示,只要留心避开固定抓拍设备,还是能够规避处罚的。

面对这个久治不愈的老大难问题,杭州市公安交警局副局长蔡晓军表示,今年到目前为止,已处罚了多起违法鸣笛,是去年前年的总和。除了不文明、习惯性的乱鸣号,道路拥堵、次序混乱也是重要成因,这种结构性、流量性的拥堵点目前已梳理了18个,正逐点逐个进行整治。

还有车辆或行人的违法行为造成后车鸣号,“譬如说过马路、开车玩手机,电动车闯红灯等等,闯到前面吓到了,鸣了个号,等等。”蔡晓军说,这些现象交警始终在严厉打击,开车使用手机到今年迄今已经处罚了90多万人。

“鸣号的问题有一定的隐蔽性,目前杭州已投入17套抓拍设备,我们也有移动式的便携式设备,后续还有73套正在招投标,会陆续上来。”蔡晓军表示,交警部门有信心也有决心把这项工作做好,真正把安静还给老百姓。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