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园林绿化 >> 园林绿化介绍 >> 正文 >> 正文

园林绿化施工工艺

来源:园林绿化 时间:2022/7/7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http://m.39.net/news/a_5496667.html

施工工艺

3.1施工准备

3.1.1材料

3.1.1.1种植土PH值为5.5-7.5间壤土,宜选用土质疏松的地表土,土壤透水性好,

理化性状良好,疏松透气,团粒结构,适宜于园林植物生长的土壤,土中

不能有建筑垃圾、草根,严禁使用未改良的盐碱土、重粘土、砂土、建筑

垃圾土及含有其它有害成分的土壤,在耕翻中若发现土质不符合要求时,

应更换为合格土。

3.1.1.2基肥:各种花草树木基肥需按额定要求的基肥量配置,其结构应通透性好、

保水力强、有利土壤改良,无有害虫卵及幼虫,清洁、卫生、环保等。

3.1.1.3土壤:要保证不少于10cm的砂壤土,最上面10cm为营养土。营养土要求

经过筛选干净的园土,应无树枝、草根、杂草、枯叶等。并适量掺加少量

骨粉及肥料,养分充足,富含有机物质,有良好的物理性状,保水力强,

通透性好,无病虫草害。

3.1.1.4花草:种类应符合设计要求,无严重的病、虫、草害,宿根花卉,根系必

须完整,无腐烂变质,土球不松散;球根花卉,球根应茁壮、无损伤,幼

芽饱满;观叶植物,叶片分布均匀,排列整齐,形状完好,色泽正常;水

生植物根、茎、叶发育良好,植株健壮;铺植草坪用的草块应规格一致、

厚薄均匀,草块土层厚度宜为3cm,边缘平直,杂草不得超过1%。草籽需

用发芽率≥90%、无杂草籽的纯草籽,草种及配比均需甲方及监理确认。

3.1.1.5苗木:

1)种类应符合设计要求,植株健壮,苗干通直圆满,规格要求一致,枝条茁

壮,组织充实,木质化程度高。

2)乔木树主干明确,花灌木分枝均匀,绿篱个体上下一致,下部不脱裸,球

形苗木枝叶茂密,根系发达而完整,乔木树种苗木主根达到30厘米,有

较多的侧根和须根,根系无劈裂,具有完整健壮的顶芽,苗木无机械损伤,

无病虫害,不失水,有旺盛的生命力。

3)独干树要求形正干直,树冠饱满,分枝点不大于树高1/3;除特殊要求外不能偏冠。果树要求圆冠,对称,手形生长,分枝点低于mm。松杉树要

求树形饱满,四面对称。

丛生树要求树形完整,枝条均匀,能环观,无论高低整体呈伞形。侧枝最

低分枝点不高于树高1/3从而避免下半部过空。

4)苗木应满足清单所列的苗木高度范围,以便植物造景时进行高低错落的搭

配。胸径上、下限不宜超过清单上、下限2cm;行道树高度偏差在mm

内,其它树高度偏差在mm内。

5)自然配植的景观树冠高越高越饱满越好,树木的主要观赏朝向应基本丰满

完整、生长好、姿态美,棕榈科植物等特形景观树应留自然生长状态下之

完整冠幅。

6)在保证苗木移植成活和满足交通运输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保留苗木的原

有冠幅,以利于绿化效果尽快体现。

7)灌木符合高度、冠幅和密度要求,且生长均匀无病虫害,生长茂盛,花灌

木分枝均匀,绿篱个体上下一致,下部不脱裸,球形苗木枝叶茂密,具有

冠型,根系完好,无病虫害,不脱树叶。

8)藤本质量要求:树干已具有攀登性,根系发达,枝叶茂密,无病虫害,树

龄一般以二至三年为宜。

3.1.1.6地被:符合密度要求,生长茂盛,根系完好,无病虫害。

3.1.2施工机具

(略)

3.2作业条件

3.2.1检查验收红线桩和建设方提供的和坐标桩,做好施工现场平面、高程控制桩

的设置,以及地坪高程网络测量记录等测量准备工作对轴线标高进行测量,

并做好记录。

3.2.2园建软景图纸会审、技术交底等已完成,施工方案已审批。

3.2.3绿化苗木及施工样板已经监理及甲方确认,并保持确认的记录,检验结果合

格。

3.2.4方案前期各专业已审核图纸,避免现场结构调整。在景观施工前,要求设计

单位对所有土方进行荷载核算,并签字确认。在施工过程中,增加的堆坡及

景观结构,需进行荷载核算,并要求书面回复。

3.3工艺流程

3.3.1园林总平面施工工艺流程

前期施工准备→基准点确定与放线→总平面放线→堆土造坡→完工确认

3.3.2园林绿化施工工艺流程

树木种植:

定点与放线→种植穴挖掘→树木载植→养护

草坪工程施工:

土地整理与土质改良→布置排水设施→布置供水设施→草坪种植施工→

绿化养护

.4.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要点

4.1园林总平面施工

4.1.1园林总平面定点与放线要精确,园林建筑、水体工程等要进行现场土地整平,

场地平整度允许偏差为+50mm。地面整平时要保持一定的排水坡度。

4.1.2绿化工程完工后清除地面建筑垃圾、杂草、枯树、残根,围护保留树木。

4.1.3为了适应造景和建筑物修建的需要,地形条件较差的需进行地形改造,地形

条件较好的,可进行局部的整理。

4.1.4每次填方摊铺厚度在30cm以内,铺填均匀、压实,土方回填完毕后需复核标

高。

4.1.5堆坡造型完成经沉降稳定后,需由甲方、监理组织验收,不符合设计要求的

应重新调整。

4.2种植土回填:

4.2.1绿化地的平整、清理:

4.2.1.1种植地表应在±30cm高差以内平整绿化地面至设计坡度要求,同时清除

碎石及杂草杂物,种植地表应基本平整,平整要顺地形和周围环境,整

成龟背形、斜坡形等,设计无要求时,坡度为2.5%-3.0%。

4.2.1.2绿地或花池种植面应低于路边、路牙或花池壁顶面约5cm,并在地面处理

时将地表水引至市政排水管井。

4.2.1.3地形处理除满足景观要求外,还应考虑将地表水最终集水至排水系统的

管网排走。

4.2.2种植土回填要求

4.2.2.1回填土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种植土回填深度一般为:

植被类型草本花卉草坪地被小灌木大灌木浅根乔木深根乔木

土层厚度

(㎝)

0

若受场地条件限制,可根据实际情况由甲方、监理与相关单位确定标准。

4.2.2.2种植土质量需进行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大面积种植。

4.2.2.3铺装及消防通道下土方基层要求逐层夯实,绿化部分要求基础夯实,堆

坡部分可不进行夯实,避免土方过于板结,造成苗木死亡。

4.2.2.4种植土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回填完成后的标高与设计图标高的误差控

制在±10cm以内(松填土应考虑沉降高度)。

4.2.2.5完成填方后立即进行地形粗整,设计明确绿地为自然排水,整地时要注

意和周围环境及设计要求的吻合,确保成型后不会产生地表径流冲刷现

象,无积水区,无明显高低起伏。

4.2.2.6地形粗整形完成后,人工细做覆盖面层,保持表面土质疏松,

并清理杂

物;人工平整时从边缘逐步向中间收拢,使整个地形坡面曲线和顺、排

水通畅,种植土的含水率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控制在23%左右。

4.2.2.7种植层须与地下层连接,无水泥板、沥青、石层等隔断层,以保持土壤

毛细管、液体、气体的上下贯通。

4.2.2.8施工期间应确保已形成的地下管网不被损坏,车库屋面等部位回填土应

随倒随平整,在楼板覆土、施工堆坡时,应复核设计允许荷载,应严格

控制回填土厚度,严禁在楼板集中大量堆积土方。若采用大型施工机具,

必须加设临时支撑、划定施工通道等施工措施,确保结构安全。

4.2.2.9景观设计需提前介入,可结合景观图纸覆土厚度进行结构荷载设计,对

施工荷载加以复核,如覆土超过2米的,可采取在基层做结构空腔、下

部回填轻质材料(如膨胀珍珠岩等),或降低道路面标高相应抬升绿化部

位地形的方法。

4.3种植

4.3.1草地、花坛在施肥后应进行一次约20-30cm深的耕翻,把肥与土充分混匀,

做到肥土相融,起到既提高土壤养分,又使土壤疏松、通气良好。乔木、灌

木则应在种植前在穴边将肥土混匀,依次放入穴底和种植池。

4.3.2在树种的位置及配置上面应注意层次,切忌呆板,宜中心高边缘低或呈由高

渐低的倾斜林冠线,附近的几颗不要定成机械的几何图形或一条直线。

4.3.3迁移后树木的朝向定位,应按原来的生长方向不变就位,以利于植物生长。

在起苗前对树枝进行必要的疏枝修剪,减少水分的升腾蒸发,缩短大树的生

长恢复期,提高成活率。

4.3.4准备好疏松、透气、肥沃的新穴回填土壤,使新根便于萌发,移植生长期有

较好的土壤生长条件,以利于回复生长。

4.3.5施工时进行必要的防侧倒倾覆支撑,移植后要进行牢固的支撑保护,防止风

吹倾倒,垂直移位等情况的发生。

4.3.6施工种植前要下足基肥,弥补绿地土壤瘦瘠对植物生长的不良影响,以使绿

化尽快见效。

4.4园林绿化

4.4.1苗木种植

4.4.1.1树木定点与放线需用小木桩作种植桩,种植桩要写上树种代号,标明种

植穴挖掘范围。

4.4.1.2树木种植穴的大小,一般取其胸径的6~8倍;种植穴的深度,应略比苗

木根茎以下土球的高度更深一点;种植穴的形状应为直筒状,穴底挖平

后把底土稍耙细,保持平底状。穴底不能挖成尘底状或锅底状。在新土

回填的地面挖穴,穴底要用脚踏实或夯实。

4.4.1.3绿篱的种植密度、种植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4.4.1.4展示区的苗木应保证成活率和即时效果,有开花的花灌木要求开花,满

足开盘展示要求。

4.4.1.5重要树种及重要展示区域的乔木的位置及观赏面应由甲方现场协调。

4.4.1.6施工时进行必要的防侧倒倾覆支撑,移植后要进行牢固的支撑保护,防

止风吹倾倒,垂直移位等情况的发生。

4.4.1.7栽种草本花卉应使用容器苗,栽种苗木株高、冠径等外观要求以及栽种

条件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4.4.1.8种植花苗的株行距,应按植物(小灌木)的植株高低、分蘖多少、冠丛

大小决定,已成苗后覆盖地面为宜。

4.4.1.9种植深度应为原苗种植深度,保持根系完整,不得损伤茎叶和根系;球

茎花卉种植深度宜为球茎的1~2倍;块根、块茎、根茎类可覆土30mm。

4.4.1.10高矮不同品种的花苗混植,应按前矮后高的顺序种植。苗木设计规格为

进场种植规格,种植完成保活期后其冠幅必须大于设计规格;

4.4.1.11进口苗木和棕榈科植物必须需通过有关部门的检疫。

4.4.2乔木、灌木种植:

4.4.2.1种植乔木的固定应牢固,乔木固定可以采用地上撑杆固定法、绳索拉结

固定法或地下固定法。绑扎树木处应加垫衬,不得损伤树干。

4.4.2.2乔木种植穴周围应筑灌水围堰,直径应大于种植穴直径mm,高宜为

-mm。

4.4.2.3新植树木应及时浇水,确保成活。

4.4.2.4乔木、灌木种植深度与原种植线持平,易生不定根的树种载深宜为

50-mm,常绿树栽植时土球应高于地面50mm;竹类植物可比原种植线

深50mm,树木根系必须舒展,填土应分层踏实。

4.4.2.5移植带土球的树木入穴前,穴底松土必须踏实,土球放稳后,应拆除不

易腐烂的包装物。

4.4.3屋顶种植:

4.4.3.1种植平屋面基本构造层次应符合设计及附图的要求,伸出屋面的管道和

预埋件等,应在防水施工前完成安装。后装的设备基座下应增加一道防

水增强层,施工时不得破坏防水层和保护层。

4.4.3.2排水层必须与排水系统连通,保证排水畅通,铺设时,施工应平整,厚

度应一致;过滤层无纺布的搭接,应采用粘合或缝合。

4.4.3.3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验收,并经闭水试验合格,不渗漏时才能进行

下道工序施工。采用二道或二道以上的防水层,最上道防水层须采用耐

根穿刺防水材料,防水层的材料应相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