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物管类企业参与模式
物管公司成为市政环卫服务行业有力竞争者。自我国提出城市精细化管理以来,部分大中城市也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国内物管龙头企业如万科物业、碧桂园服务、招商积余等顺势而起,先后提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不同概念和具体举措,意在介入城市管理中,而市政环卫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也是优先选择的切入口,并不断扩大服务范围。
1、商业模式:一是自主运营模式,直接参与地方政府招投标或与地方政府成立合资公司。基于其精细完善的物业管理经验,头部物管企业利用自身资金优势、管理优势以及产业链优势,业务逐步延展到城市管理领域,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从城市基础设施运维、绿化园林养护、道路维护、市容环卫、秩序管理和应急管理、城市创新功能服务等方面,构建智慧城市服务网络,提供一体化的城市公共服务解决方案,如万科物业的“物业城市”、龙湖物业的“城市管家”、碧桂园服务的“城市共生计划”;二是与传统环卫企业合作,市政环卫服务是物业服务企业切入城市管理的重要入口,物管龙头企业,特别是大型地产物管类企业,通过收购、战略合作等方式快速提升其市政环卫服务能力,如时代邻里收购广州东康、碧桂园服务收购满国康洁和福建东飞、中环洁与绿城服务的战略合作、雅生活服务与玉禾田签署《环卫一体化项目战略》加强在环卫一体化领域的协同合作,提升综合竞争力,落实中长期“物业+环卫”发展战略规划。
2、盈利模式:一是“墙内”的物业服务及增值服务收入,由于增值服务利润率较高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提供增值业务增厚业绩,提升盈利能力;二是“墙外”的环卫一体化项目服务收入,主要是政府付费,来自财政资金,政府付费分为两种方式,分别为政府购买服务和PPP项目,整体而言支付更加迅速,收入稳定。
3、竞争优势:一是具有较强的一体化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物管部分业务与市政管养一体化项目部分内容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因此物管公司“围墙内”物业管理积累的经验,能够延伸到“围墙外”的市政管养一体化项目;二是具备社区公共资产运营管理经验和基层事务经验,在公共资产运营和公共服务方面具备优势。三是资本优势,一些大型物管企业控股股东资本雄厚,如万科物业、碧桂园服务等背靠大型房地产公司、招商积余、保利物业等背靠大型国企,在项目拓展中能够满足招标方较高的资金门槛;四是由于物管市场化程度高,企业在精细化管理方面、成本管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4、标杆企业:
2.4固废处理类企业参与模式
目前下游固废处理类企业在市政环卫管养一体化项目的招投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在于政府通常倾向于将此类一体化项目同垃圾处理项目打包招标,固废处理类企业参与项目有利于更好发挥上下协同效,因此一些龙头企业基于其在后端垃圾处置上积累的优势,具有很强的向上整合产业链的动力,如启迪桑德、中国天楹、瀚蓝环境等。
1、商业模式:目前固废处理类企业向参与市政管养一体化项目,在实际运作中主要采取“环卫一体化+固废处理”打造大固废模式,一些大型龙头企业,在设备制造端也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收并购等方式逐渐增强设备制造能力,逐步构建“制造-环卫-固废处理”的闭环模式。垃圾处理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单位处理成本随着处理量的增大而下降,因此固废处理企业通过切入环卫领域,可以为垃圾处理业务提供稳定的可持续的垃圾来源,既可以降低处置运营成本也可以降低经营风险。相比于固废行业内业务单一的企业,向上延伸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通过对制造、收集、运输、处理等环节的全过程控制,充分发挥规模优势及业务协调作用,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美国最大的3家环卫公司均为固废全产业链布局。同时凭借企业长期积累的政府资源,在市政环卫一体化项目获取上也有很大优势。
2、盈利模式:一是垃圾处理收入,包括垃圾处理费、发电收入。收入主要来自垃圾处置收入(即垃圾处理费*垃圾处理量)和发电收入(即上网电价*上网电量),因此盈利能力主要看垃圾处理费、吨垃圾上网电量、上网电价、产能利用率。在BOT模式下,收入还包括建设阶段的工程收入;二是再生资源回收再利用;三是环卫一体化项目服务收入,这部分收入在快速增长,已占部分企业营收的30%以上,收入来源主要是政府,但目前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在转向PPP模式,付费方式由原来的按月或季度考核合格即付费,转向按绩效付费,每年结算,需要遵循可用性付费和绩效付费的要求,付费方式的改变也带来投资收益时间上的错位对企业资金要求也更高。
3、竞争优势:一是政府资源优势,固废处理类公司通常与项目所在地具有较为深厚的合作关系粘性较强,在管养一体化项目获取中具有显著的优势;二是环卫+垃圾处理+再生资源全产业链布局,可为地方政府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拿单能力较强;三是融资优势,主要是针对行业内具有国企属性的龙头企业,如瀚蓝环境既具有国企的资源优势同时通过实施虚拟股权激励、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等也具有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四是项目运作管理经验丰富。
4、标杆企业:
3投资建议
3.1产业建议
市政管养一体化项目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当前市场规模在亿元左右,且每年增速大约在5%左右,疫情下将进一步推动地方政府在城市管理上提档升级,国家将更加重视市政管养等公用事业的综合化管理,而一体化治理是综合治理的重要抓手,市政管养一体化的内涵不断丰富,不仅是项目范围和深度扩大,在地域上也更注重城乡一体化解决城乡结构性不平衡助力乡村振兴。未来,市政管养一体化项目服务范围将更广、周期更长、金额更高,一些环卫一体化特许经营项目,服务年限长达30年,伴随着服务期大幅增长,企业一旦进入即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对于城投公司而言,行业目前竞争虽然相对激烈但市场集中度较低,城投企业长期参与城市发展建设积累了社会资源和项目运作经验,项目要求与城投企业定位、资源禀赋及能力要求匹配度较高,作为国有企业在参与市政公用这类较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