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园林绿化 >> 园林绿化优势 >> 正文 >> 正文

江西18岁小伙获得全国冠军,他为何这么强

来源:园林绿化 时间:2023/8/7

来源|都市情缘原创稿件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提到搬砖、砌墙,你想到的的是否只是砖块、水泥和砌刀?其实,砌筑还是一项世界性的技能比赛。而一位18岁的江西小伙,就在这样的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得了职工组全国冠军。这位小伙是谁呢?他砌的墙到底是怎样的呢?

9月26日,首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在乌鲁木齐市举行。江西省18岁小伙邓方友,凭借丰富的训练实战经验,高超娴熟的技术获得砌筑工项目职工组冠军。

在江西省建设职业培训学校,记者第一次见到邓方友时,他正在给学生们教学。讲的是建筑焊工专业的知识,很难想象一个18岁的小伙子已经是这所学校的专业教师了。年纪尚小的他,是如何成为培训学校的专业教师?他和“砌墙”又有着怎样的渊源呢?

邓方友出生在南昌市南昌县的一个农村家庭,他的父母常年在工地打工,家中还有一个妹妹。在他的记忆里,因为父亲是泥工,所以总是一身灰尘的回到家,他包里的泥瓦工具,也成了邓方友童年时期的玩具。

邓方友父亲邓小文:他从小就比较听话,很少让我们操心,家务事都会做,他在我们心中一直很乖很听话。

邓小文说,儿子从小就喜欢摆弄他的泥瓦工具,邓家经济并不宽裕,但是作为家中的男孩,邓方友从小懂事孝顺,父母的艰苦他都看在眼里。

提到父亲,邓方友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为了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在学习成绩上没有优势的他,初中毕业后选择了砌筑专业。这个专业,在很多外行人看来,就是“搬砖、砌墙”,甚至有人跟邓方友开玩笑,读这个专业,“以后都是搬砖的”。对于旁人的言语,邓方友有着自己的坚持。

邓方友的老师们说,邓方友一进学校,在学习上就特别认真,上课多学多问,下课后,经常还在教室自习钻研,加上从小就有“天赋”和经验,他的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邓方友的努力,也引起了学校的注意。

郭修淇是邓方友的指导老师,他介绍,砌筑项目与日常的“砌墙”“搬砖”其实有很大不同。在砌筑比赛中,需要砌筑有图案的艺术墙,这是普通泥工做不到的。竞赛中有很多关键点,如精确度、美观度,还要测量砖块是否垂直、水平,砂浆要平滑,砖与砖之间不能溢出砂浆或者有太明显的痕迹。每一面墙都是一件艺术品,这样精湛的技艺,在园林绿化和古建筑修复领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郭修淇老师希望邓方友能够练好本事,参加砌筑领域的竞赛,为家乡争光。

经过一番苦练和钻研,功夫不负有心人,邓方友在砌筑领域获得了不少成绩,年,参加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江西省选拔赛砌筑项目,荣获第一名;年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砌筑项目,荣获优胜奖;年7月,参加江西省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砌筑工赛项,荣获职工组第一名。正是有了这些成绩,今年一个更大的舞台,向邓方友走来。

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是建国以来首次以“乡村振兴”主题的竞技赛事,围绕农村实用型技能,设立砌筑工、汽车维修工、农机修理工等11个比赛项目。18岁的邓方友经过层层选拔,最终进入江西省砌筑项目集训队,随后将参加今年9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行的首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

能够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性比赛,这对于邓方友来说既有荣誉,也有压力。邓方友说,比赛的考核依据是,砂浆饱满度、轴线位移、标高、垂直度、表面平整度等诸多考核。在竞赛时,参赛者不仅要了解砌筑工程有关知识、掌握按图计算工料的内容,同时还要严格把握砌筑质量检验评定和验收标准,要求非常高。

郭修淇老师介绍,这次的比赛,参赛选手需要在8个小时内,使用现场提供的砖块和砂浆等材料,按照规定流程完成图纸所画的砌筑作品。而比赛的项目都是以毫米为单位进行判定的,比赛尺寸的最高基准就是“零误差”,选手与选手之间,就在这“毫米”之间展开竞争。

砌筑不仅要考验选手的动手能力,还有数学能力。比赛题目图纸只给出部分数据,其他的都要求选手进行推导计算。同时,每块砖都有固定尺寸,如何拼出标准的图案,图案各部分凸出的距离不一、大量的圆角需要选手们进行切割。这一切对于只有中专学历的邓方友来说都是考验。

邓方友:应该也是老师对我的帮助,老师会手把手的教我怎么搞,怎么做出来。比如它需要找两个点,一个是圆心,一个是弧边,然后画弧就行了。从开始学的时候感觉很难,到现在感觉也没什么。

可就在比赛前一个月,邓方友却突然遭遇了困难。参加比赛用的砖是标准砖,这种需要通过工厂特殊定制。但参加此次比赛的全国各省市培训机构、企业众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标准砖的订购量。对于邓方友来说,没有砖就无法进行训练,而这直接关乎着比赛成绩。

江西省建设职业培训学校校长助理周京:确实非常着急,我们买这笔砖的时候,还是提前了好久就跟厂家定制了的,天天催着厂家要砖,厂家也是特别理解我们的这种难处,加急给我们生产。后来终于在比赛前的三十天,才给我们紧急调了一批过来。

周京是邓方友比赛的校方负责人,他比邓方友大几岁,在他眼里邓方友就像自己的弟弟,为了能让邓方友更好的参加比赛,他多方联系厂家订购标准砖。标准砖有了,紧接着面临的是材料消耗的问题,要在有限的材料范围内尽可能多的练习,这就需要材料回收再利用。对此,学校为邓方友想出了新办法,提高了砖块的使用率。

比赛正式开始时间是9月26日,开赛前的一个月练习时间,正是南昌最热的时候。邓方友每天都需要练习10小时,搬砖、和砂浆、砌墙,反复重复动作。

郭修淇介绍,备赛期间,邓方友经常一天要进行十几个小时的训练,要筑的墙会有数字、图案。学校原本给邓方友制定的训练计划是两天砌一面墙,而邓方友却坚持一天砌一面,在他看来,每天提高一点速度,就能多练习一些。

高强度的训练后,邓方友那双被砖块磨出厚茧的粗糙大手下,四四方方的砖块似乎变成了柔软的画笔,众多难以砌筑的墙面,众多复杂的图案都被邓方友铺就而成。一切准备就绪,就等比赛的到来了。

邓方友介绍说,比赛中,精度是得分的关键。在普通工地上,对于垂直度、平整度等指标,验收的国家标准是误差不超过5毫米,但在比赛中,误差不能超过1毫米。工地上砌砖一般只用到四五种工具,比赛时使用的工具多达20多种。在砌筑过程中,他不断地在各种刀具和量尺之间切换,一旦出现误差,立即调整重砌。

一次次的惊险,一次次的挽救,一次次的高质量完成任务,最终邓方友凭借丰富的训练实战经验、高超娴熟的技术,在图纸识别、测量、放线、切割、砂浆勾缝等比赛环节均发挥出色,最终技高一筹获得砌筑工项目金牌。消息传来,大家都为之高兴。

千锤百炼成绝技,竞技场上显匠心。18岁的农村小伙“砌墙”得了冠军,这与他的多年的努力密不可分。邓方友说,做砌筑这项工作没有捷径可言。主要就是勤学苦练,在实战中摸索经验并不断进行总结,进而做到每砌一块砖都心中有数。

邓方友坦言,看着同龄人可以自由的学习、玩耍,而自己却在砖头和砂浆之间穿梭,让他曾经想过放弃,是老师的鼓励让他坚持了下来。

邓方友:有的时候也会向往吧,但是现在回头想一想。感觉还是值得的。每一份工作都有它的意义,没有我们这些农民工,哪来的高楼大厦。

训练之余,邓方友一有时间就来父亲工作的工地看望他。这对不善言辞的父子,没有太多的交流,但他们都在默默的为对方撑起一片天。

谈及18岁的年纪就获得了国家级的奖项,邓方友坦然的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技术影响更多的年轻人。

努力,改变了农村小伙邓方友的命运,现在母校也邀请他留校任教。展望未来,邓方友介绍说,“砌筑”已经成为世界技能大赛比赛的项目。世界技能大赛也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其竞技水平代表了世界职业技能领域的最高水平。接下来,邓方友希望能代表江西、代表中国,在世界职业技能大赛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江西省建设职业培训学校校长郑古能:按照计划只要他努力,正常来说可以争取入选国家集训队,所以说在今后的两年里,学校将给予邓方友最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

刀砌砖垒,一气呵成,方寸之间,毫米必争。一个泥铲一把小锤,一个标尺、一把砌刀,有时候就构成了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邓方友觉得很值得。谈及今后的生活,邓方友坚定地告诉记者,不管有多难他仍旧会在这条路上继续努力,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回报社会。

乡村振兴靠什么?靠人才,人才成长靠什么?靠技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没有贵贱,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不负韶华,挖掘自己的兴趣在哪,善于运用自己优势,精准锁定自己未来的方向,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