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园林绿化 >> 园林绿化优势 >> 正文 >> 正文

精细建管逐绿前行

来源:园林绿化 时间:2022/11/21
北京看青春痘的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210311/8736814.html

永城市沱南生态广场。孙海峰摄

每天清晨,住在永城市中原路附近的市民刘老伯都会和老伴一起到离家不远的沱南生态广场锻炼身体。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望着湖边的树木,刘老伯的心情格外舒畅:“我们生活的城市真是越来越绿,越来越美!”

近年来,永城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园林城市创建为抓手,跳出创建搞创建,持续加大园林绿化建管力度,以高品质城市建设管理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把握好“度”,让群众畅享“创园之惠”。在项目安排上,遵循绿化的季节性特点,早谋划、早布置、早行动,适时开展绿化施工,不搞反季节突击绿化,确保苗木成活率;在苗木选择上,不栽外地名贵树种、栽本土实用树种,不栽大树、只栽大苗,不“贪大求洋”,不搞奢侈绿化,充分利用本土植物资源与天然植物群落,因地制宜搞节约型、实用型绿化;在绿地布局上,利用城区街角零星地块,见缝插“绿”、见空补“绿”,打造休闲、运动、娱乐等多功能“口袋公园”,满足市民休闲娱乐差异化需求,拓展城市生态空间。截至目前,城市建成区绿化面积近公顷,绿化覆盖率42.8%,森林覆盖率4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5平方米,实现了“米见绿、米见园”的目标。

以公园城市为坐标,美化好“境”,让群众畅享“山水之美”。聘请高校教授、园林匠人成立建设公园城市专家团,编制“公园城市”发展大纲,找准“公园城市”建设着力点和侧重点。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雪枫河等四大风景带以及国土绿化、见缝插绿、退硬还绿、四季花开等工程,打造了“两湖四带一湿地30公园”的城区生态圈,提高了城市的“绿视率”“花视率”“净化率”“美化率”,使群众开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常年碧水蓝天。其中,位于东西城区之间的日月湖风景区先后被水利部授予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被省林业厅列为省级湿地公园建设试点,目前已形成集旅游、休闲、商务于一体的生态风景区;位于城区南部的沱南生态广场,是永城市近年来重点打造的带动城区南部片区发展的高品质综合性城市公园;位于城区北部的中央生态绿轴,是城市重要的生态走廊,也是永城市公园城市建设的缩影。

以精细管理为抓手,规范好“序”,让群众畅享“文明之风”。整合职能职责,优化资源配置,将园林与环卫合并一体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推进园林队伍向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转变。突出“精、细、专”,成立由病虫害防治、苗木修剪和园林设施维修等组成的专业服务队,绘制网格分布图,实行网格化管理,条块相间,相互联动,以“绣花功夫”让城市更美丽。永城市在全省率先实施环卫“双五标准”创建,城区“6纵13横”干道全部达标;全域开展“城市品质十大提升行动”,城市序化率连年提高;星级化改造城区公厕座,主干道路跨接线路实现一眼净,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垃圾清运率均为%。

以生态文明为导向,治理好“污”,让群众畅享“环境之优”。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在建成区内实施雨污管网分流工程,主、次干道全部完成雨污分流,背街小巷完成80%,有效改善了城市水体质量;对永葛沟、雪枫河、汪楼沟三条穿城河流,实施河道清淤、截污纳管、河面清理、建设生态湿地等工程,水体岸线自然化率达到81.5%;积极倡导“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等绿色出行方式,林荫路推广率达到80%。

看今日园林永城,已然一番美丽景象。沿着这条道路执着前行,未来的永城,将会更加动人、更加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6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