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方公里的画纸,
20余万名绘者日夜挥毫,
将绘就怎样壮美的画卷?
现代化新城雄安新区
正在给你答案。
00:3530秒速览河北雄安新区夜间建设如火如荼。视频来源:新华社
年4月1日,新华社受权发布: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
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承载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
历史性战略部署降临这片土地。
这是一片习近平总书记倾注大量心血的土地——
年2月23日上午,
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南海出发,
驱车多公里,
专程到河北省安新县
实地察看规划新区核心区概貌,
并发表重要讲话。
年1月16日,
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雄安新区考察指导工作,
为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提供了根本遵循。
雄安郊野公园
自此之后,
从顶层设计到大规模建设,
从雄安质量到雄安速度,
这座未来之城拔节生长,
无数次让世人惊爆眼球、超越想象。
纵横凌云笔,擘画新蓝图,
着眼千年的雄安画卷正徐徐铺展……
10月12日,
在雄安站枢纽片区的一处施工现场,
摊铺机和压路机正在进行路面层沥青铺设。
别看地面之上司空见惯,
地面之下可有大学问:
它藏着雄安新区城市建设的一大特色
——地下综合管廊:
三层四舱、有7层楼之高的地下综合管廊
最上层是物流通道,
无人驾驶车在四车道宽度的广阔空间中,
通过5G信号自动装卸完成城市货运;
中间层是人员疏散和通风设备;
最下层一体化收纳
能源、电力、通讯、供水四大管线,
一次性告别传统城市的管道“蜘蛛网”。
如此现代化、科技感的城市设施,
正是雄安质量的典型代表。
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未来之城,
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雄安质量一开始就和
创新、一流、引领等词密不可分。
京雄城际铁路已经开通运行近一年时间,
从北京西站到雄安站仅需50分钟。
与它同步投入使用的雄安站,
是雄安新区首个开工和竣工的
重大交通建设项目,
质量水平国际一流。
作为国内首个大规模采用
清水混凝土技术的高铁站,
雄安站从使用装配式吸音站台墙
到屋顶有光伏、车站能发电,
处处透着时代新意。
5月29日,京雄高速河北段全线开通,
荣乌高速新线,京德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及
雄安新区建材通道容易线、安大线
也正式通车。
至此,雄安新区“四纵三横”
对外高速公路骨干路网全面投用。
京德高速首次大规模使用
以橡胶粉改性沥青为主的长寿命路面新材料;
荣乌高速新线采用
国内首个箱梁“环形生产线”,
全国首次大规模应用全装配式桥梁结构。
路路含着科技新高。
大项目、大工程,高质量、高标准,
余个火热的工地上,
0多个林立的塔吊下,
每一个重大项目都是雄安质量的新样板。
年至今,
雄安新区启动实施重点项目个,
累计完成投资亿元。
铁路、高速公路区域交通枢纽初步形成,
总长度公里的高速公路和
对外骨干道路网全面建成。
各重点片区和一批市政基础、公共服务、
公园绿化、商业办公等设施项目加快推进,
“一中心四平台”为核心的
智能城市基础架构搭建完成……
城市框架逐步拉开,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今年三季度集中开工的21个重点建设项目,
总投资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0亿元。
标志着雄安新区重点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
掀起了高标准高质量
推进雄安新区建设的新高潮。
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淀,
上承九河、下注渤海,被誉为华北之肾。
白洋淀之于雄安,犹如西湖之于杭州。
然而年前,白洋淀还一度严重污染。
建设雄安新区,
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
决不让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
四年多来河北全省上下
控源、截污、治河、补水、搬迁综合施策,
全力打好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
78个淀区村的污水、垃圾、粪污
不再排入淀中,
89座高水平污水处理站对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多个有水纳污坑塘全部治理完成,
10多家“散乱污”企业得到排查整治。
年以来,
白洋淀生态补水超过11.27亿立方米,
水位保持在6.5米以上,
水面面积保持在平方公里以上。
通过科学设置禁渔期,
累计增殖放流水生生物苗种1.5亿多尾,
白洋淀多年未见的
鳑鲏鱼、黑鱼、嘎鱼等物种重新出现,
野生飞禽种类记录增加到种……
经过一系列治理,
白洋淀生态环境和水质发生历史性变化。
淀区水质由年V类提升到
全部Ⅳ类、局部Ⅲ类,
为近十年来最好水平。
年1—7月,
白洋淀湖心区水质持续改善,
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同比下降9.05%。
“华北明珠”白洋淀焕然一新,
与雄安新区一水一城交相辉映。
年11月,
雄安新区在“千年秀林”9号地块
栽下第一棵树,
到今年上半年“千年秀林”
已累计造林42.8万亩。
“近自然”的育林法
将各色乔木、灌木、草本植物
按树龄树种错落栽植、自然混生,
打造一眼望不透的森林;
“数字化”的新探索
为每棵树都佩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