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沈哲韬通讯员程喆曦姚飞跃
今年6月,年第一季度“嘉兴好人榜”发布仪式举行,来自海宁市长安镇的张金生成功获评。
作为长安乃至海宁花卉种植的第一人,张金生可算是鲜切花产业代表人物。从20世纪80年代的三分地种植月季起家,近40年间,他让海宁的鲜切花远销四方,还在杭州凤起花鸟城建立了海宁鲜花一条街。张金生在耕耘自己一片花地的同时,还引导周边群众一起走上花卉种植共富路,走出了一条时代浪潮中的“花路”。
长安的“第一朵花”开了
在长安镇褚石村的“百花大讲堂”里,张金生经常为花卉从业者和爱好者开展花卉种植培训。对今年55岁的张金生来说,他已经与花打了半辈子交道。
“我第一次种花种的是月季花,当时上海有个亲戚在家里种了很多花,我去的时候正好看到,就喜欢上了。”年,褚石村村民张金生在家门口的三分自留地里,栽下了一株月季花,成了长安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种花,然后将成品花卖给客户,如此干了几年后,张金生逐渐意识到,这样下去销路有限,但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经验还是不足。年,他只身前往上海植物园拜师学艺。
“我当时在上海大大小小的公园里面经常能看到鲜切花,打听之后才知道,这些花都是从外面的花农那里买来的,我觉得这是个商机。”年,张金生萌生了大规模种植鲜切花的念头,于是他在长安镇天明村租了十几亩土地,开始从事鲜切花种植。
年,长安花卉园区在褚石村启动建设,张金生率先入园承包土地种植花卉。第二年,褚石村被命名为“花卉专业村”。在党组织的推动下,张金生成立了长安花卉研究所,聘请上海园林科学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多名高级工程师担任顾问,为花卉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花卉研究所成立后,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原本只能种一次的百合种球,经过一定技术处理,可以多次循环种植,每亩地立刻节省了2万到3万元的种球成本。”张金生说,而且技术处理后的种球实现重复使用后,种植风险也能大大降低。
花的品种多了,档次上去了,效益也跟着涨了,但新的问题随之产生。
“由于农户间的竞争,使得花价不统一,有时甚至出现打价格战的情况,内耗严重影响了花卉产业的健康发展。”张金生说。
年,张金生秉着“诚信为本、守法为基”的原则,成立了海宁市康艺鲜切花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主要组织收购、销售成员生产的鲜切花,并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合作社做到了五个统一:统一产品生产标准、统一商品验收标准、统一包装、统一使用商标、统一发布参考价格,避免花农之间的恶意竞争。
很快,海宁市的花卉种植面积开始大幅度增长,而张金生也通过跑市场、做宣传,不断拓展销售市场,让海宁的鲜切花远销四方,从单一的杭州市场扩展到现在的宁波、绍兴、义乌、上海、合肥等中大城市。年,他还在杭州凤起花鸟城建立了海宁鲜花一条街,而他的海宁市康艺鲜切花专业合作社,也在同一年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合作社。
一朵花开唤醒万花盛开
一家富了,家家都想跟着做。看到张金生种花赚到了钱,不少农户都来请教,张金生总是倾囊相授。他不仅从技术、农资等方面对农户提供支持,还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在“公司+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下,农户们的效益越来越好,而张金生的“个人生意”,也慢慢成了村民们致富的方向。
“一个人富不叫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看到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一起努力,我浑身充满了激情。”张金生说。
过去,由于农户缺乏种植技术,不仅花卉成活率低,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何才能提高花卉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农户增收?
张金生首先以合作社的名义每年买进种苗,然后按低于市场的价格转给农户;然后,邀请杭州、上海等地的专家教授来讲课,对农户进行培训,并且进行面对面辅导;最后,召开社员大会,大家一起分享新技术,交流种花经验,传递市场信息。
“一开始建合作社的时候,我们农民根本不理解,统一价格,那我们赚什么呀?这不是瞎整吗?但是发展起来后,我们的思想就通了,就顺过劲了,因为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如今,褚石村花农张平从心底里觉得鲜切花产业建合作社,这条路是走对了。
说起鲜切花的好,前不久返乡工作的大学生高晨晨思路清晰、逻辑分明,“我想从两大方面说一下,一是环境美了,村里脏乱差的现象没有了,每天看着花,心情很舒畅;二是我们村民的生活富裕了。”
随着花卉产业的发展,张金生也深知,种花已经不是他一个人的事业,而是关系到一群人、一个镇的产业。
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花卉市场竞争,张金生跑遍全国各地,每年都去欧洲出差学习,看新品种、看新技术,积极引种、试种,聘请国外专家来给花农讲课培训,为的就是学习到国外的先进种植技术和先进经营模式。
年,张金生成立了浙江百润园艺有限公司,和国外供货商直接对接,引进优质的花卉种球、栽培介质、农用设备和技术等,提供给周边的农户,降低农户们的种植成本,提升种植的硬件设施完善性。
“花的品质对其竞争力的影响是巨大的。”张金生说,江南的气候条件其实并不适宜种花,冬天太冷,夏天太热,洪涝、雪灾都会给种植带来不利影响,“所以这对我们的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我们的设施、技术好,花的品质才会比其他地方更好,才能更有市场竞争力。”
一朵花开,叫醒了万花盛开,共同富裕的“花粉”正在长安全域播撒。如今,长安镇已拥有花卉企业(含个人)家,种植花卉苗木超亩,直接解决就业人。
大爱之花芬芳全城
从一个农民的儿子,到海宁花卉产业第一人,一路走来,张金生深知发展路上跨出的每一步皆来之不易。每一次转型、每一次技术攻坚,都是一个关口,好在他都有惊无险闯过来了。其中,既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也离不开乡亲的支持。
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张金生和其他花农的销售收割节奏,很多订单遭遇临时取消。等熬到复工,张金生地里有近30万枝郁金香已经盛开。和玫瑰一类的花不同的是,郁金香的花瓣比较脆弱,盛开期也短,一旦开花,就不适合运输销售。
更令张金生头疼的,还有冷库里的30万个郁金香种球,这原本是供应给一个园林景观客户的。“当时那批种球已经在冷库里待一个春节了,种下去能不能开出花来还是个未知数。所以当时决定不卖了,宁可亏在手里,也不能拿信誉冒风险。”张金生说。
作为大家的领头羊,张金生也不曾忘却“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承诺,经过百般努力,他终于联系到一些渠道,在网络平台上以打折促销的方式销售了一大批郁金香。
“当时很多农户宁愿花烂在地里也不去采摘,因为卖不出去,采摘的人工费都赚不回来。所以能在网络平台上卖掉一些,可以减少很多损失。”褚石村种植户冯伟峰说。
在今年新一轮疫情防控期间,为了帮助更多的农户减少损失,张金生还积极响应长安镇发出的“同心共富,助力花农”号召,推动花农抱团自救,线上邀请网红主播进行带货,线下在村社中设立花卉自提点,让原本沉寂的鲜切花生意逐渐有了起色。
“年纪大的花农只会种不会卖,他们的花我就收过来放在超市,路过的人可以直接进来选购,特别是现在电商兴起,直播带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他们的销路问题。”在张金生看来,越是困难的时候,花农们越是要抱团抵御风险。
与此同时,张金生积极对接嘉兴团市委的“团团助农直通车”平台和海宁市花卉产业农合联平台。借助产业联盟优势,花卉产业农合联同中通、顺丰等物流企业达成合作,帮助当地花农争取到一定的优惠政策,解决发货难题。
奉献自我体现坚守初心
浓浓乡情报桑梓,致富不忘家乡人。从家门口的三分地到如今的亩大棚,从最初的月季到现在的非洲菊、百合、郁金香,从单一的温室大棚鲜切花到景观花卉品种和露天种植技术……在张金生的带领下,长安镇花卉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近两年更是搭上电商的快车,走上了共富之路。
“一个人富不叫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的承诺背后,是张金生用四十年如一日的行动诠释着劳动之美。也正是这数十年的耕耘与坚持,让张金生先后获得了全国绿化奖章、嘉兴市十佳杰出青年、嘉兴市劳动模范、火星计划产业青年带头人、嘉兴市南湖百杰、浙江省人大代表、嘉兴市农业领创人才等荣誉。
从一朵花开到灿烂花海,张金生领头“带”出了一方花卉产业。张金生种植的不仅是鲜美之花,更是一片长在人心间的“共富共赢之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