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园林绿化 >> 园林绿化资源 >> 正文 >> 正文

湘潭奋斗者风采丨不同的职业,同样的奋斗

来源:园林绿化 时间:2023/1/7
北京手足癣医院专家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423.html
夜晚,灯饰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在巡查检修警犬训导员在训练搜索警犬钢琴调音师在一位客户家中给钢琴调音

城市设施巡查员:用脚步丈量城市

记者吴珊

有这样一群人,脚步定格在黑暗与光明之间,不分昼夜地为城市奔走忙碌,在美丽的城市之中、璀璨灯火的背后,有着他们不为人知的闪光故事……

“对不住,我失约了,必须先走一步。”4月26日下午,原本约在新奥燃气公司总部见面的杨辉仙,给我们发了这样一条信息就匆匆走了。“别介意,他的工作性质就是这样,基本没时间坐在办公室。”燃气巡线班班长马亚笑着解释。

跨越了半个城区,在芙蓉大道上的新奥燃气加气站,我们终于见到了杨辉仙。灼热的阳光下,施工现场没有任何遮挡物,他就站在路旁,守着正在施工的大型挖机,视线一刻也不曾离开。大颗的汗珠滴落,他认真地向施工人员交待:“要注意了,管道就在下面,机器不能再用力深挖,要换人工操作。”板塘、双马至昭山片区主干道上的燃气管道图,杨辉仙早已了然于胸,芙蓉大道新奥加气站路段下方,埋着直径约厘米的大管道,“这是湘潭进出燃气的‘大动脉’,千家万户的燃气就是经这里分流,一旦出问题,湘潭城区都得断气。”施工队结束施工的时间,才是他的下班时间,一刻也不敢松懈。

作为一名燃气巡线员,只要辖区内有施工点,杨辉仙必须未雨绸缪与施工方或社区物业管理联系,确保燃气管道的安全。此外,他每天还必须检查小区燃气入户立管,查看燃气调压箱、市政、燃气井是否泄漏。一个小区需要检测的隐患点有十多个,一趟走下来得花上一个小时。燃气巡线班共有24名巡线员,负责湘潭市区所有的燃气管道的巡查,他们和杨辉仙一样,每天骑电动车巡线距离达45公里以上。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19:07开灯,电工北路(路杆侧挂箱)、双拥南路(农民街杆挂箱)路段因设备故障造成全线路灯未亮……”城区的路灯刚刚点亮,市灯饰管理处巡查抢修队队长周勇手机上就收到市城市照明监控管理中心的指令,他立即背上工具包,叫上值班的同事,开着工程抢修车赶往故障地点。每天晚上8点至12点的线路巡查,一天24小时随时待命,这就是巡查抢修队队员的工作日常。

4月28日晚,没有故障指令,周勇带着队员们来到岳塘区滴水湖公园附近道路,打开箱式变压器例行检查,“箱式变压器控制着整条道路路灯的启闭,相当于路灯系统的心脏,而线路就是路灯的血管。”全市有这样的变压器80多个,检修工程量不少。巡查抢修队担负着全市主次干道、公园、广场的路灯地敷电缆、开关控制设施设备和电缆井盖的日常巡查、维护检修以及突发故障的抢修任务。同时,还担负着几大公园、广场举办大型活动时外接电源的护电工作。

夜晚的岳塘公园内,散步休闲的市民很多。市风景园林中心绿化管理巡查队的队员们却无心享受,他们接到市民投诉,12名队员迅速集结,配合公园管理人员开展广场舞噪音整治劝导行动。“声音这么小,我们听不见!”面对劝导,一位老人当场质问。队长王鑫只能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获得老人谅解和支持。

这支12人的队伍,不但要负责全市所有公园、广场的秩序维护、设施检查,还要勘测绿化带的损失情况,以及后期修复的费用。每名队员负责巡视一个公园和一条主干道,每天的步数平均为2万。队员曾超说,当漫步公园绿道、呼吸新鲜空气时,他觉得城市绿化建设也有自己的贡献,成就感油然而生。

警犬训导员:只有我和它“懂”的快乐

记者欧阳天

郁郁葱葱的山头,王东旭箭步如飞,紧紧跟随在马里努阿犬“骇客”后面,穿梭于树林之间,倏地,“骇客”稍稍停顿,然后笔直地朝一个山洞奔去,吠叫示警,“嫌疑人”正藏于洞中,被成功抓获……这是湘潭市公安局警犬基地自设的一场演习。

王东旭是湘潭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六大队副大队长,也是一名警犬训导员。

在湘潭市警犬基地里,4名民警和7名辅警,培训着包括德国牧羊犬、史宾格犬等35条警犬。

4月27日,刚完成演习的王东旭脸上还挂着汗珠,笑容却像阳光一样灿烂。跑过8个大山头、连续作战4天,跟着警犬跑了50公里,这是王东旭曾经历的一场实战,“回来后,脚都不听使唤了,可我很享受这种快乐。“

王东旭的父亲是吉林一名商人,早年朋友送他两只德国牧羊犬,这两只德牧不仅看货是好手,也成了10岁的王东旭最好的伙伴。然而,爱犬在陪伴他几年后就相继去世,王东旭伤心极了。心怀爱犬情结,王东旭在高中毕业后,报考了被称作警犬技术教育“黄埔军校”的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警犬技术系。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带着亲手训练的史宾格犬“老虎”来到湘潭,成为了一名警犬训导员,多次配合同事侦破大案要案并获得表彰。年,“老虎”也因“赫赫战功”被公安部评为“功勋犬”。

年,王东旭开始训练新伙伴——史宾格犬“啸虎”。“啸虎”最感兴趣的“玩具”是小球,王东旭拿着小球从啸虎的正前方逐渐往上、后移,啸虎的头部会一直跟着移动,直到臀部坐在地上。这时,王东旭松开手中小球,啸虎用口衔住小球,完成了一次坐下的训练。

“搜……”随着王东旭的手势指令,警犬“啸虎”一跃而出,短短十几秒钟,就在一片杂草从生的荒地上找到了藏有爆炸物的布袋,蹲在袋子旁示警。这样的搜爆模拟,看上去不难,但要让警犬准确执行指令并不简单。

“训练时要根据警犬的状态规划和调整,一般来说,上午警犬刚出来时精神比较饱满,适合难度比较高的训练,比如搜毒、搜暴等。当警犬状态下降后,可以做一些服从性训练。人在训犬,但犬的感觉却是‘游戏’。如果警犬很完美地完成搜毒、搜暴,那么训练一两次就要结束,再训反而会让它养成一些不好的小动作……”说起训犬经,王东旭滔滔不绝。

王东旭说,让警犬形成稳固的条件反射,需要长期的成百上千次的重复训练,没有捷径。像搜爆这种高阶训练,难度较大,最快也要一年才能训成。王东旭将训犬心得归纳为“3+1心”:耐心、专心和恒心,同时还要有发自内心的爱。

在王东旭的训练下,“啸虎”逐渐成长为优秀的警犬。它与王东旭并肩作战“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世界园艺博览会等多次安保行动,至今保持零失误记录,年,“啸虎”被公安部评为“功勋犬”。

火化工:生命最后的守望者

记者谭丽

一说起殡仪馆,大多数人觉得那不是个吉利的地方,面对火化工,更是避之不及。然而,39岁的罗声扬在市殡仪馆火化部这个看似“冰冷”的岗位上一做就是16年。面对旁人闪躲的眼神、背后的指指点点、有意无意的议论,他以平常心对待。在他看来,让逝者有尊严地离去,是他始终要坚守的职业操守。

送逝者最后一程

4月27日,恰巧设备整修,罗声扬才算忙里偷闲,负责接待咨询。

“我们的工作从拿火化单开始,接遗体、开炉门、装遗体、关炉门、点火、捡骨灰……这是一个胆量加体力的工作。”罗声扬介绍,火化部的工作人员是遗体的最后接触者,不管遗体的情况如何,都要坦然面对,他所做的就是让逝者有尊严地离开。

“火化工作虽然大多是技术性操作,但是真的不轻松。”罗声扬在工作中摸索出一套遗体整容、火化的专业流程,“我们的工作对逝者家属实则是一种慰藉。”

尽管他已经忘记经手过多少火化流程,但每次按下进炉火化的按钮时,仍难掩伤心,“那一刻,意味着真的天人永隔。”

身边有人忌讳罗声扬的工作“不吉利”,尽管遭受误解与冷落,但罗声扬坚信这份工作必须有人来做,“这份工作让我对人生理解更透彻,对待生死的态度也更豁达。”

高温中的坚守

“我们有8台火化炉,忙的时候8炉全开,一天要焚化30多具遗体。”罗声扬的工作基本上从早上6点就开始,忙的时候可能需要工作12小时以上。

焚烧炉内温度在℃左右,炉外操作间温度大多在40℃以上,犹如酷暑。“为了保持通风,火化间没有空调,只能依靠普通的风扇来降温,我们的衣服总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罗声扬说,即使每天都经历高温炙烤,但仍需要穿着较厚的工作服,因此体能和水分消耗很大,“一天喝好几杯水,到夏天恨不得不停地喝水。”

高温的煎熬、轰隆的噪音、他人异样的眼光,罗声扬有自己的坚持和理解,“别人看上去不体面,或许也称不上是什么事业,但这就是我骄傲的事业。”

罗声扬谦虚地说,他只是火化部集体中的一员,他所在部门人员平均年龄38岁,其中有两名“95后”,还有两名党员。为了让“两个世界的人”都满意,他们用自己的专业和付出,为逝者画上一个人生圆满的句号,为家属送去心灵的慰藉。

胆量是练大的

读书时选择的殡葬专业,一开始就做好了被人冷眼相对的准备,罗声扬说,最开始父母反对他入行,但他态度坚定,父母如今也慢慢认同了儿子这份工作。

“我以前胆子没这么大,现在面对火化间的任何场面都毫不畏惧,这都是练出来的。”罗声扬毕业后曾到上海实习,第一天实习他跟在师傅身后,紧张得一句话都不说,更别说接触遗体。实习第二天,实习生相互鼓劲,罗声扬才麻着胆子接触遗体。参加工作后,他的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强,胆量也越来越大,“没有谁天生胆大,都是练出来的。”

罗声扬说得最多的是“坚守”,他认为送别逝者的工作是庄重而神圣的,再苦再累再不受尊重,他也会坚持到底,“总要有人去做,我就是这个人。”

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生死间的“成全”

记者赵明

每年,30万病人在生死线上排队等候器官移植,但只有1万余人能通过器官移植获得新生。去年,湘潭完成人体器官捐献1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2例。

“我们只是动动嘴、跑跑腿,捐献者及家属更值得敬重。”4月28日,湘潭的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黄建红对自己的工作“轻描淡写”,可手上工作没停下。医院湘潭地区事务协调专员进行对接,近期几例造血干细胞高分辨率配型若成功,他们将着手安排下一步的采集。

目前,湘潭持证的捐献协调员仅3位,作为“市区唯一”,被问及其中艰辛,黄建红连摇头,“这就是一份普通工作,我们的工作只是在生死之间促成一份‘成全’。”

和生命赛跑

2月中旬,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黄建红成了这场战役里一名特殊的“逆行者”。黄建医院,开始了今年第一例人体器官捐赠的协调工作。

正值壮年的“顶梁柱”遇交通事故导致脑死亡,妻子悲恸却申请捐献。迅速协助家属办理相关手续,同时为这个困难家庭申请人道主义救助,安排手术取出肾脏和肝脏,并及时送往省内3医院实施移植手术……所有流程,黄建红和同行一气呵成,“捐献移植就是每一秒都在和生命赛跑。”在器官移植中,有个“热缺血时间”,也就是从器官供血停止到冷灌注(冷保存)开始的时间,这一期间对器官的损害最为严重,一般为3至6分钟。多耽误一秒,就增加一份捐献失败的风险。同时器官又需要在3至6小时内移植到患者体内,黄建红形容每一个动作都需要“快进”,所有的“快”都是一种宽慰——给受体带去生的希望,也让供者家属感受生命的延续。

尊重每一场遗憾

去年,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被初筛匹配成功,黄建红的协调一开始就不顺利,志愿者的妻子以“未生育”为由强烈反对,黄建红所有的专业解释都无济于事。他急中生智找来湘潭县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冯华宇“现身说法”,冯华宇将捐献后的身体状况阐明,希望借此打消志愿者夫妇的担忧。然而,最终还是没能成功。

这样的遗憾,在器官、干细胞捐献协调过程中并不鲜见,无论是受者的迫切还是供者的犹豫,黄建红都理解,“有人说我们协调员是‘死神背后的天使’,说通俗点我们一头牵着生一头牵着死,但器官捐献遵从自愿原则,哪怕遗憾也只能随缘。”

捐献是一种成全

由于湘潭目医院,所以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证的报考名额受限。现在,黄建红和另两名持证协调员需要负责本市所有的人体器官捐献的协调工作。24小时手机开机,工作时间多在晚上……因出生于医卫世家,黄建红庆幸这份工作得到了家人支持。

去年,一名年轻人遇车祸,后经抢救仍无好转濒临死亡,其父提出捐献儿子器官,但遭到妻子强烈反对。黄建红跑了3趟医院,才把这位中年丧子的母亲工作做通:“我也是父亲,我明白你的不舍,但你儿子可以救人,你相当于多了三个儿子。”母亲想明白了,父亲又反悔了,医院争取时间。终于,在第5次协调后,夫妇签下了同意书,“谢谢你让我们多了几个孩子,我们一定能‘感应’到孩子的重生。”母亲的一番话令见惯生死的黄建红动容。

冷眼、谩骂、不解、反悔、逃避……黄建红在协调过程中见过了太多人生百态,但他所有的坚持都是为了一份“成全”,“成全生命,成全爱的传递与延续。”

炉前工:从部队“熔炉”走到钢铁熔炉

记者王希台

4月27日,春日莲城的气温已高达31℃,而在湘钢炼铁厂3号高炉里,这种温度却算不了什么。

年出生的熊俊宇,这个刚到湘钢工作不久的小伙子,头戴防火面罩,身穿阻燃服,熟练地向我们介绍着高炉里工作程序。

炉前工可以说是集脏、险、累、苦于一身。一个“95后”,怎么愿意干这样的苦活?熊俊宇是湘潭县云湖桥镇人,年从部队退伍后闲赋在家,一直想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的求职路更是困难重重。

疫情缓解后,在助力复工复产、帮助退役军人就业的政策扶持下,熊俊宇通过面试、体检和培训,于2月26日正式入职湖南华顺人力资源服务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之后,熊俊宇以劳务派遣的方式到湘钢炼铁厂工作,成为一名年轻的炉前工。

从部队的“大熔炉”到湘钢这座“大熔炉”,熊俊宇迅速转变身份,以军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勤学好问,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和领悟炉前工的各种技能。

“炉前工作需要注意力非常集中,要用铁钎及时清理铁渣,保证铁水顺利传送。”熊俊宇说,靠近炉台温度一般在50℃以上,起初家人很担心他的安全,但经过两个多月的实践,他对炉子开口、堵口、清沟等工作比较熟练,也打消了家人的顾虑。

炉前工不仅需要接受火的“烤验”,而且需要应对身体素质的考验。熊俊宇介绍,炉前工实行四班三运转制度,隔一段时间就需要上晚班。在倒班的日子里,熊俊宇更是特别严谨。“清理每炉铁水流过后的残铁,要花去许多时间,且几百度高温的铁块,暗藏着许多险情,一不小心便会有烧伤的危险。”熊俊宇说,因为自己有从军的经历,这些他人眼里的苦活,他都能接受和坦然面对。

“短短两个多月的实践,我已经习惯了这种高温下的工作,看到滚红的铁水流出,心情有说不出的畅快。”熊俊宇说,虽然工作苦一些,但每一块钢板里都融入了炉前工的汗水,他觉得这是一份光荣的事业。

炎热的夏季即将到来,而这是炉前工最难熬的时间段,新人能不能适应就看这一段了。熊俊宇说,部队的熔炉造就了他坚强的性格,他相信自己能熬过炉前工的“艰苦岁月”,在湘钢的大熔炉里继续得到淬炼和成长。

钢琴调律师:用耳朵寻找“迷路”的音符

记者成青

钢琴调律师,在湘潭算得上“冷门职业”,我市从业者仅为个位数,而取得国家注册高级调律师资格证书的人更是屈指可数,曾铝便是其中一个。

34岁的曾铝在湘潭从业已10个年头,“每次调律都要调校多根弦轴,只有每根弦都调准了,做到一丝不苟,才能奏出标准的音符。”

在市内一家琴行,曾铝应约前来给钢琴调律。在钢琴边,他放下工具箱,坐下来便弹奏一曲。他介绍这是听音,通过演奏先对这台钢琴的音准做个初步判断。随后,他起身揭开钢琴盖,里面密密麻麻的琴弦,牵在余根弦轴上。他右手拿着调律扳手,轻轻旋转弦轴,左手敲击琴键,聆听琴弦的声音,微微调整直到音准。就是这样微细而精准的动作,在一根根琴弦的弦轴上重复,完成整台钢琴的调律,花了两个多小时。

钢琴调律是一件细致又专业的活,最重要的环节便是分律定基准音。“用音叉作为参考标准,当琴键按下去后,与之对应的琴弦的振动频率与音叉的振动频率一致,就算是取好了标准音。”曾铝的经验是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积累起来的,听音把控、音准稳定等都是一名调律师的基本功,但要做到极致,靠的便是经验和责任心了。

5年,曾铝在老师的指导下报考了南京艺术学院乐器修造钢琴调律专业,这门专业对听音要求特别高,因涉及力学、声学、机械学等专业知识,因此对文化成绩的要求也相对较高。作为冷门专业,当年招生计划只完成了一半,曾铝成为18人中一员。“入行起步阶段很苦,每天扛着工具箱走街串巷上门服务。”曾铝清晰地记得,当时他每天背着5公斤的工具箱挤公交车,甚至一路颠簸去过湘潭县青山桥镇,光是来回车程就要半天以上。虽然钢琴调律师的工作相当于自由职业,客户都是提前预约上门服务,但越是偏远的地方,曾铝觉得越不能推辞,因为当地没有钢琴调律师,而儿童学琴需要有一台状态良好的钢琴,再远的客户他都会答应。

因为每一架钢琴每年都需要进行一到两次的调律保养,曾铝学的这个偏门专业,市场需求还不小。他几乎每天连轴转,预约排得很满。他说:“我们就是‘钢琴医生’,除了日常的调音保养维修工作,还经常遇到需要紧急救场的情况,如在演出开始前修好即将表演用的钢琴、为不小心损坏钢琴的搬运工解围……”当他每一次将钢琴恢复到客户满意的状态,听着钢琴发出的美妙音符,他都特别享受这份工作带来的成就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