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制定项目环境管理目标
为保护施工现场周边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它公害,"以人为本”,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
针对本工程项目在环保方面的重要性,特制定以下环境管理目标:
一、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噪声、振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进行全面控制,尽量减少这些污染排放所造成的影响。文明施工、保护文物、保护市政设施和院内绿化。按标准化工地建设的要求做好驻地建设、文明施工,争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双标化工地,通过各种手段控制现场的粉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音振动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争创绿色工程。
1、杜绝重大环境污染及投诉事故。
2、固体废物排放。提高回收率:化学品包装物回收率%。
3、施工垃圾清运率%;施工机械运转噪声排放标满足噪声排放标准。
4、扬尘排放:减少场尘施工现场目测15米外无扬尘;施工废水排放满足度水排放标准。
二、环境管理规定
1、噪声排放达标:具体指标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2、减少粉尘排放:达到场界无扬尘要求,地区道路硬化满足市环保部门的规定要求。
3、防止化学危险品、油品泄漏:对施工现场的油漆等化学品和含有化学成分的特殊材料、油料等实行封闭贮存,随取随用,尽量避免泄漏和遗洒。
4、有毒有害废弃物定点排放:对废弃物分类管理,有毒有害废弃物定点回收,达到50公斤,交有关部门统一回收,定点排放。
5、污水排放达标:生产及生活污水沉淀后排放,达到地方标准规定。
6、减少固体废弃物:做到自产自清、日产日清、工完场清。可回收废弃物争取回收利用率达到90%。
第二节建立项目环境管理的组织机构,明确机构人员职责
成立环境管理组织机构
环境管理组织机构
1、项目前期管理规定
项目招投标
在参与项目招投标编制标书时,应根据工程资料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内容,在标书中考虑文明施工、交通组织、防汛防台、管线保护及其它业主或政府主管部门提出的环境保护要求。
施工组织设计
在承接项目后,应根据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针对周围实际环境状况,提出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并按照《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要求的规定》,编入《施工组织设计》。
开工准备
1)各类政府许可
在项目开工前或施工期间,应办理或协助业主办理以下工程项目可能需要的各类政府主管部门许可证及申报,主要包括掘路执照、城市道路施工许可证、临时占路许可证、渣土处置证、封堵原排水管道报批手续、夜间施工许可证等。
如涉及分承包方作业的,应要求分承包方办理上述许可证或申报。
召开协调会议
项目开工前,应召开项目协调会议,邀请项目所在地的环保、环卫、管线(水、电、煤气)、电信、交警、消防、质监、市容监察、绿化园林、街道、派出所等机构出席会议,通过协调会议的形式,向项目所在地的政府主管部门及街道通报项目情况,了解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对项目施工的环境保护具体要求,了解当地社区、居民对项目施工的具体要求,与各政府主管部门建立联络渠道,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从而与政府主管部门及周围社区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利于项目施工的顺利开展。
管线保护交底
应与管线(水、电、煤气、电信)管理部门进行协调,申请管线监护,签定管线配合联系单或协议书,进行管线交底,取得施工可能涉及的地下管线资料,以制订管线保护方案。同时由管理部门派专业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监护和巡视,指导施工过程中的管线保护。
2、采购环境管理规定
设备采购
凡是在生产及相关辅助活动中使用的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设备,均应对其设备的环境指标进行审查。
在采购和订货前应了解市场的行情,进行对比选择。除了对各设备生产厂家的质量、价格等情况对比外,应优先采购环境指标良好的设备。
设备采购时,应向设备供应商索取相关的设备使用说明,并对设备涉及的相关环境指标进行评审,最终对设备环境指标情况作出结论。
设备采购合同签定时,应在合同中明确设备供应商对设备的环境指标符合性作出承诺。
凡是新增设备可能产生的环境因素,均应及时将其列入《环境因素清单》中,并对其重要性进行评价。
资产管理部根据国家发布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目录》及有关文件的要求,制定《禁止及限制采购设备清单》,并每半年更新一次,以指导和规范采购行为。
材料采购
根据国家《中国禁止或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目录》、市政工程局以及有关文件,制定《禁止及限制采购扑材料清单》,凡属于目录所列的设备、产品及物资,应一律不予采购。
各基层单位在采购或选用建设工程材料,如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水泥、建筑防水材料、建筑用硬聚氯乙烯排水管、建筑排水管、建筑给水用塑料管、建筑砂石料、烧结砖等产品时,应对上述工程材料生产企业的《佳木斯市建筑工程材料准用证》进行验证,没有上述准用证的工程材料,将不予采购和选用。
各基层单位应每半年更新一次清单,并将清单通过总经理办公室向各项目管理部、专业(分)公司传达,并要求其在采购材料时予以实施。
3、绿色采购的原则
在实施设备、产品及物资采购时,遵循以下原则:
凡是实施ISO环境管理体系的设备、产品及物资供应商,优先考虑其作为合格分承包方。
凡是产品及物资有绿色环境标志的,优先考虑其作为选购产品。
凡是环境指标优于同类产品的,优先考虑其作为选购产品。
4、土方运输环境管理规定
车辆管理
车次车貌整洁,制动系统完好。
车辆后栏板的保险装置完好,并另再增设一付保险装置,做到双保险,预防后板崩板。
车辆应配置灭火器,以防发生火灾时应急。
设备分公司负责对本公司的运输车辆进行定期检修;土方运输承包方自行负责车辆的定期检修,以保持车况的良好。
土方装卸、运输管理
土方装卸时,场地必须保持清洁,预防车轮粘带。
车轮出门时,必须对车轮进行冲洗。
车轮装载土方不应超高超载,并应有覆盖物以防止土方在运输中沿途扬撒。
各项目经理部、专业(分)公司负责对土方运输量进行统计。
严格按交通、市容管理部门批准的路线行驶。
配备专用车辆对运输沿线进行巡视,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处理。
5、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环境管理规定
申报制度
应在工程开工前五日按规定向渣土管理处或区、区环境卫生管理部门(以下统称渣土管理部门)申报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种类、数量、运输路线及处置场地等事项,并与渣土管理部门签订环境卫生责任书。
建筑垃圾、工程渣土需分批排放的,除申报总排放处置计划外,还应在每批排放前五日申报排放处置计划。临时变更排放处置计划的,应补报调整后的排放处置计划。
施工单位自行安排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受纳场地的,应在申报排放处置计划时,提交受纳场地管理的上级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受纳的证明。
运输管理措施
施工单位持渣土管理部门核发的处置证向运输单位办理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托运手续;运输单位不得承运未经渣土管理部门核准处置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
运输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时,运输车辆、船舶应随车携带处置证,接受渣土管理部门的检查。处置证不准出借、转让、涂改、伪造。
运输车辆应按渣土管理部门会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规定的运输路线进行运输。
土地管理单位签发的回执,交托运单位送渣土管理部门查验。
各类运输车辆进入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储运场地,应服从场地管理人员的指挥,按要求倾卸。
6、施工现场扬尘、废气控制管理规定
施工扬尘的控制措施1)水泥扬尘
A、根据项目施工特点,尽可能使用商品水泥及散装水泥,减少使用袋装水泥,以削减使用水泥带来的环境污染。
B、在散装水泥罐车下部出口处设置防尘袋,以防水泥散逸。
C、在水泥搅拌过程中,水泥添加作业应规范,搅拌设施应保持密闭,防止添加、搅拌过程中大量水泥扬尘外逸。
2)施工扬尘
A、在施工作业现场按照文明施工的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分隔。B、加强建筑材料的存放管理,各类建材及混凝土拌合处应定点定
位,禁止水泥露天堆放,并采取防尘抑尘措施,如在大风天气对散料堆放采用水喷淋防尘。
C、运输车辆进出的主干道应定期洒水清扫,保持车辆出入口路面清洁,以减少由于车辆行驶引起的地面扬尘污染。
D、由于施工产生的扬尘可能影响周围正常居民生活、道路交通安全的,应设置防护网,以减少扬尘及施工渣土的影响。如防护网发生破损,应及时对其进行修补。
E、现场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临时储运场地四周设置一米以上且不低于堆土高度的遮挡围栏,并有防尘、灭蝇和防污水外流等防污染措施。
F、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资;特殊情况下需焚烧的,须报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
G、坚持文明施工及装卸作业,避免由于野蛮作业而造成的施工扬尘。
施工废气处理措施1)车辆废气
运输、施工作业所使用的车辆均应通过当年机动车尾气检测,并获得合格证。
B、运输、施工作业的车辆在离开施工作业区域前,对车辆的轮胎、车厢、车身进行全面清洗,防止泥浆在车辆行驶过程对外界道路及空气造成污染。
C、装有建筑材料、渣土等易扬撒物资的车辆,车厢应用覆盖封闭起来,以避免运输过程中的扬撒、飘逸,污染运输沿线的环境。
D、加强对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维修保养,禁止以柴油为燃料的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减少烟度和颗粒物排放。
E、配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搞好施工期周围道路的交通组织,避免因施工而形成的交通堵塞,减少因此产生的车辆废气怠速排放。
F、加强运输管理,散货车不得超高超载,避免由可能引起的货物运输涂中的散落、破损现象。
G、施工、运输机动车辆应尽可能使用无铅汽油作为动力燃料,限制含铅汽油的使用。
2)其它废气
A、食堂饮食活动产生的油烟气应安装抽排风装置,装置的安装位置应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油烟气排放应符合当地排放标准。
B、空调设备安装位置也尽可能考虑周围环境特定,避免空调设备运行产生的热气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
C、实施地下结构作业时,如地下设施在施工过程或运行期间有可能产生H2S、CH4等有害气体,而危害作业环境,损害作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应按要求实施检测,记录监测结果,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强地下设施的通风效率,保障作业人员健康。
7、施工现场噪声控制管理规定
施工噪声的管理
除紧急抢险、抢修外,不得在夜间10时至次日早晨6时内,从事打桩等危害居民健康的噪声建设施工作业。
由于特殊原因须在夜间11时至次日早晨6时内从事超标准的、危害居民健康的建设施工作业活动的,必须事先向作业活动所在地的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并向周围居民进行公告。
施工噪声与振动的控制1)施工噪声的控制
A、根据施工项目现场环境的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进出口,搅拌机等高噪声设备及车辆进出口应安置在离居民区域相对较远的方位。
B、合理安排施工机械作业,高噪声作业活动尽可能安排在不影响周围居民及社会正常生活的时段下进行。
C、对于高噪声设备附近加设可移动的简易隔声屏,尽可能减少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D、离高噪声设备近距离操作的施工人员应配戴耳塞,以降低高噪声机械对人耳造成的伤害。
E、高考期间在城市内的项目施工现场应加强噪声污染控制管理,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施工在此期间对居民、学校附近区域的影响。
F、运输车辆驶入城市区域禁鸣区域,驾驶员应在相应时段内遵守禁鸣规定,在非禁鸣路段和时间每次按喇叭不得超过0.5秒,连续按鸣不得超过3次。
G、加强施工区域的交通管理,避免因交通堵塞而增加的车辆鸣号。
H、禁止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从高空抛掷钢材、铁器等施工材料及工具而造成的人为噪声。
2)施工振动的控制
A、如施工引起的振动可能对周围的房屋造成破坏性影响,应向周围居民分发“米字格贴”,避免因振动而损坏窗户玻璃。
B、吊装施工操作要缓要匀,避免各种冲撞而造成振动污染。8、环境卫生管理规定
生活区设围栏,有“五小”设施平面图和卫生包干块示意图。
门口标明企业和工程项目名称。
场地平整,无坑洼积水,无蚊绳孳生地。
保持排水通畅,明沟、暗沟应清洁无杂物和黑臭。
生活区设施符合要求,垃圾分类入箱,保持环境整洁。
生活区周围的过道、马路要落实三包,保洁率做到路面整洁,无废弃物,无垃圾,不影响市容市貌。
禁止在生活区域内乱涂乱画乱写。
宿舍、更衣室内通风、明亮、干燥、无异味,办公室内部整洁、整齐、美观大方。
使用标准床铺,床上生活用具堆放整齐,床下不得随意堆放杂物。
浴室有专人管理、清扫,保持整洁,室内排水畅通,浴水不随意排放路边,影响交通。
工地应设医务室,医务人员至少每周1~2次巡视工地并有记录,做好季节性防病卫生宣传工作。医务人员或者兼职卫生员要抓好防病和食堂卫生工作,并有记录,每天到食堂验收食品,以防食物中毒。
食堂开设需办理《卫生许可证》,内外环境整洁、工作台和地上无油腻。有消毒、防尘、灭蝇、除鼠措施,并能满足饮食卫生标准。
环境管理组织机构工作职责
1、项目经理环保工作职责
项目经理是企业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对环境保护工作负全面责任。主要职责如下:
贯彻执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标准。
设置环境保护管理机构,配备环境保护专业人员及环境保护监测器材,并抓好环境监测工作。
确保环境保护整改资金的投入。
批准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技术规程、技术措施计划和长远规划。
批准重大环境保护整改技术措施。
抓好环保设施、危险源的隐患整改和监控工作。
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组织人员进行抢险。
定期召开环境保护专题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
抓好本公司环境保护的教育培训工作。
抓好本公司环境保护的考核工作,并对环境保护工作失职、渎职,管理不善的责任人做出相应的处罚。
2、各施工队队长环保工作职责
分管安全环保工作的各施工队队长对分管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工作负责,对分管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工作负有监管职责,主要职责如下:
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执行本公司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在分管范围内监督落实好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下发的环境保护行政指令,确保每一个行政指令得到贯彻落实。
负责组织开展好本公司在建、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设施的竣工验收工作,监督环保设施“三同时”工作。
审查本公司编制的年度环境保护技术措施计划,并督促技改工程的实施。
组织编制公司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审核预案,并抓好预案的演练工作
组织开展环保设施的检查和污染源排放监测工作,掌握污染物排放指标,发现污染物超标时,及时采取对策并督促整改。
定期召开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分析环境保护动态,及时研究解决环境保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亲临现场指挥抢险工作,采取措施控制事故(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并按规定及时向上级环保部门汇报;组织人员对事故进行调查,并按“四不放过”原则对相关责任人提出处理建议。
抓好分管范围内的环境保护检查工作,确保设备、设施、装置处于完好状态。
3、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工作职责
生产安全环保部是本公司环境保护的职能管理部门,负责全公司的环境保护工作,对全公司的环境保护工作负有监管责任。主要职责如下:
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规章制度,执行本公司的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
负责日常生产中的环保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指挥处理。对待环保设备要同生产装置一样统一调度、统一指挥。对因生产波动无法做到环保达标排放的设备,应及时调整生产负荷,确保设备达标排放。
编制本公司环境保护年度措施计划和污染源治理计划,并督促实施。
开展环境保护检查工作,对查出的环保设施隐患督促责任单位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
开展环境监测、分析工作,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负责本公司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的行政许可工作。
负责环境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会同有关部门制订防范措施并督促实施,做好环境污染事故的统计汇总上报工作。
考评车间部门的环境保护工作,对环保工作不力导致污染事故的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考核。
宣传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组织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
汇总、上报环境统计报表。
4、各施工队环保监督员工作职责
环境保护管理人员对所承担的环境保护业务工作负有直接责任,主要职责如下:
贯彻执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本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操作规程。
参与编制环境保护工作计划和环保治理工作计划。
搞好环保事故隐患的现场整改工作。
搞好环境保护例行检查工作,发现隐患及时向领导报告,并彻底排除隐患;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行为。
负责环保设施、器材、装置的管理工作,确保环保设施正常有效使用。
搞好环境统计报表的填报工作,对所填报的数据负责。
抓好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
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环保设施操作规程。
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接班前必须认真检查本岗位的设备和环境保护设施是否完好。
维护保养好环保设施、设备、装置、器材,发现缺损应及时补缺报修,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
严格按技术操作规程操作,环保设施或生产场所不得出现“跑”“冒”“滴”“漏”现象。
不违章作业,并劝阻或制止他人违章作业,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
第三节根据项目特点,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资源配置
1、能源利用与节约管理
目的∶提高施工过程中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减少能源,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要求∶制定节能措施,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产品,改进施工工艺,技术经济条件适宜是增加对可能再生能源的利用。
1.1、节约耗能
目的∶减少施工过程中油、电等能源的消耗。要求及措施∶
绘制现场"能源计量网络图",家里能源消耗台帐,制定节能措施。1)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提高其节能意识。
设置专门的监督管理小组,杜绝无畏的浪费。
利用先进、高效的设备与产品、改进施工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比较施工实际油量与按定额计算耗油量,提高节油率。
比较施工实际用电量与按定额计算用电量,提高节电率。1.2、能源优化
目的∶优化能源结构,鼓励施工过程中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要求及措施∶
符合有关国家及地方规定,以清洁能源替代污染大的能源,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
施工现场不使用煤和木制染料;热水锅炉、炊事炉灶及冬季施工取暖锅炉尽可能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等清洁能源。
施工现场有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2、材料与资源
目的∶选择环保、无害的绿色建材;减少施工过程材料和戏院的消耗。
要求∶在材料采购考虑环保原则,尽量使用绿色建材;现场制定节约措施,加强管理,杜绝浪费;充分利用场地现有资源,提高资源材料利用率。
、材料选择
目的∶鼓励就地取材,使用绿色建材。
要求∶施工单位有明确的环保采购条款,对材料供应单位进行审核、比较、挑选。
、就地取材
目的∶就地取材,减少材料运输造成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要求及措施∶
施工过程中,增加当地生产的施工材料和制品的比例。计算本地材料比例,则其大者实施。
、绿色建材
目的∶鼓励使用符合对环境的无害化要求,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健康应没有影响的绿色建材。
要求及措施∶
严格控制临时设施用料,尽量利用旧料、现场拆迁回收的材料。对施工购入的主材、辅材的绿色度进行评价,应于规划设计时绿
色原则相符。对购入的材料绿色度进行评价∶材料选择与规划设计时的绿色原则相符;尽量选择经过认证的绿色材料。
2.2、材料节约
目的∶减少施工材料与资源的消耗。要求及措施∶
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督促与促进材料的合理使用和节约使用。改进施工工艺,缩短工期。
对施工材料进行科学管理,随时掌握施工用料信息。
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材料的损耗率,加强施工过程材料可利用率。
周转材料维护良好,延长自由周转材料使用寿命,对租赁的周转材料依据施工周期,精确计算使用天数,不需用时及时退回租赁单位。尽可能回收利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废弃物。
临建设利用场地原有建筑,或使用便于拆卸、可重复利用的材料。比较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与计算材料消耗量,提高节材率。
、资源再利用
目的∶提高资源再利用率,节约材料与资源。
要求∶最大限度利用场地现有资源,对建筑施工废弃物尽可能的回收利用。
、场地内现有资源利用要求及措施∶
对场地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对现有建筑、设施再利用的可能性和经济性进行分析。合理安排工期,利用拟建道路和建筑物,减少资源能源消耗。
施工期间充分利用场地及周边现有或拟建道路。
施工期间充分利用场地及周边现有给水、排水、供暖、供电、燃气、电信等市政管线工程。
施工期间充分利用场地内现有或拟建筑物。
、施工废弃物管理要求及措施∶
制定并实施施工场地管理计划;分类处理现场垃圾,分离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将其直接再应用于施工过程中,或通过再生利用厂家回收进行再加工处理。
3、水资源
目的∶节约施工过程中水资源的消耗。要求∶强化施工节水管理
、水资源保护
目的∶对场地内及周围的地下水及自然水体水量进行保护,减少施工活动负面影响。要求及措施∶
优化施工方案,尽量减少地下抽取。
进行地下工程,应采取防护性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
若场地周围有自然水体,施工活动对其水量和水质不产生劣化影响。
、水资源节约
目的∶减少施工阶段对水资源的消耗。要求及措施∶
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节水方案和技术措施,加强施工用水管理,尽量做到回收重复利用。比较实际施工用水量与定额计算用水量,提高节水率。
、水资源利用
施工现场尽可能循环利用水资源。
第四节制定现场环境保护的控制措施
1、施工现场扬尘、废气控制管理规定
施工扬尘的控制措施1)水泥扬尘
A、根据项目施工特点,尽可能使用商品水泥及散装水泥,减少使用袋装水泥,以削减使用水泥带来的环境污染。
B、在散装水泥罐车下部出口处设置防尘袋,以防水泥散逸。
C、在水泥搅拌过程中,水泥添加作业应规范,搅拌设施应保持密闭,防止添加、搅拌过程中大量水泥扬尘外逸。
2)施工扬尘
A、在施工作业现场按照文明施工的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分隔。B、加强建筑材料的存放管理,各类建材及混凝土拌合处应定点定
位,禁止水泥露天堆放,并采取防尘抑尘措施,如在大风天气对散料堆放采用水喷淋防尘。
C、运输车辆进出的主干道应定期洒水清扫,保持车辆出入口路面清洁,以减少由于车辆行驶引起的地面扬尘污染。
D、由于施工产生的扬尘可能影响周围正常居民生活、道路交通安全的,应设置防护网,以减少扬尘及施工渣土的影响。如防护网发生破损,应及时对其进行修补。
E、现场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临时储运场地四周设置一米以上且不低于堆土高度的遮挡围栏,并有防尘、灭蝇和防污水外流等防污染措施。
F、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资;特殊情况下需焚烧的,须报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
G、坚持文明施工及装卸作业,避免由于野蛮作业而造成的施工扬尘。
施工废气处理措施1)车辆废气
A、运输、施工作业所使用的车辆均应通过当年机动车尾气检测,并获得合格证。
B、运输、施工作业的车辆在离开施工作业区域前,对车辆的轮
胎、车厢、车身进行全面清洗,防止泥浆在车辆行驶过程对外界道路及空气造成污染。
C、装有建筑材料、渣土等易扬撒物资的车辆,车厢应用覆盖封闭起来,以避免运输过程中的扬撒、飘逸,污染运输沿线的环境。
D、加强对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维修保养,禁止以柴油为燃料的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减少烟度和颗粒物排放。
E、配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搞好施工期周围道路的交通组织,避免因施工而形成的交通堵塞,减少因此产生的车辆废气怠速排放。
F、加强运输管理,散货车不得超高超载,避免由可能引起的货物运输涂中的散落、破损现象。
G、施工、运输机动车辆应尽可能使用无铅汽油作为动力燃料,限制含铅汽油的使用。
2)其它废气
A、食堂饮食活动产生的油烟气应安装抽排风装置,装置的安装位置应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油烟气排放应符合当地排放标准。
B、空调设备安装位置也尽可能考虑周围环境特定,避免空调设备运行产生的热气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
C、实施地下结构作业时,如地下设施在施工过程或运行期间有可能产生H2S、CH4等有害气体,而危害作业环境,损害作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应按要求实施检测,记录监测结果,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强地下设施的通风效率,保障作业人员健康。
2、施工现场噪声控制管理规定
施工噪声的管理
除紧急抢险、抢修外,不得在夜间10时至次日早晨6时内,从事打桩等危害居民健康的噪声建设施工作业。
由于特殊原因须在夜间11时至次日早晨6时内从事超标准的、危害居民健康的建设施工作业活动的,必须事先向作业活动所在地的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并向周围居民进行公告。
施工噪声与振动的控制1)施工噪声的控制
A、根据施工项目现场环境的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进出口,搅拌机等高噪声设备及车辆进出口应安置在离居民区域相对较远的方位。
B、合理安排施工机械作业,高噪声作业活动尽可能安排在不影响周围居民及社会正常生活的时段下进行。
C、对于高噪声设备附近加设可移动的简易隔声屏,尽可能减少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D、离高噪声设备近距离操作的施工人员应配戴耳塞,以降低高噪声机械对人耳造成的伤害。
E、高考期间在城市内的项目施工现场应加强噪声污染控制管理,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施工在此期间对居民、学校附近区域的影响。
F、运输车辆驶入城市区域禁鸣区域,驾驶员应在相应时段内遵守禁鸣规定,在非禁鸣路段和时间每次按喇叭不得超过0.5秒,连续按鸣不得超过3次。
G、加强施工区域的交通管理,避免因交通堵塞而增加的车辆鸣号。
H、禁止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从高空抛掷钢材、铁器等施工材料及工具而造成的人为噪声。
2)施工振动的控制
A、如施工引起的振动可能对周围的房屋造成破坏性影响,应向周围居民分发“米字格贴”,避免因振动而损坏窗户玻璃。
B、吊装施工操作要缓要匀,避免各种冲撞而造成振动污染。
3、环境卫生管理规定
生活区设围栏,有“五小”设施平面图和卫生包干块示意图。
门口标明企业和工程项目名称。
场地平整,无坑洼积水,无蚊绳孳生地。
保持排水通畅,明沟、暗沟应清洁无杂物和黑臭。
生活区设施符合要求,垃圾分类入箱,保持环境整洁。
生活区周围的过道、马路要落实三包,保洁率做到路面整洁,无废弃物,无垃圾,不影响市容市貌。
禁止在生活区域内乱涂乱画乱写。
宿舍、更衣室内通风、明亮、干燥、无异味,办公室内部整洁、整齐、美观大方。
使用标准床铺,床上生活用具堆放整齐,床下不得随意堆放杂物。
浴室有专人管理、清扫,保持整洁,室内排水畅通,浴水不随意排放路边,影响交通。
工地应设医务室,医务人员至少每周1~2次巡视工地并有记录,做好季节性防病卫生宣传工作。医务人员或者兼职卫生员要抓好防病和食堂卫生工作,并有记录,每天到食堂验收食品,以防食物中毒。
食堂开设需办理《卫生许可证》,内外环境整洁、工作台和地上无油腻。有消毒、防尘、灭蝇、除鼠措施,并能满足饮食卫生标准。
建立现场环境检查制度,并对环境事故的处理做出相应规定
一、现场环境检查制度
施工现场卫生管理制度建立责任区为了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养成良好的文明施工作风,增进职工身体健康。本工地施工区域与生活区域以围墙进行划分。把施工区和生活区分成若干片,分片包干,建立责任区,施工现场严禁大、小便,发现随地大小便要严格处理。对各卫生包干区设置标志牌,注明负责人和管理范围食堂、宿舍、场地都有专人负责,使文明施工保护经常化。
现场落手清工作是搞好项目现场场容场貌的基础,也是安全生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为节约原材料,充分利用材料,特制定以下制度∶
1、施工现场必须做到边施工边清理落地灰、木料、扣件等及时清理回收利用,清理出不能利用的建筑垃圾倒在指定地点。
2、道路四周要求做到无散落的碎、砂浆、碎砖等杂物,建筑垃圾集中归堆,凡能利用的应做到就层地破碎利用。
3、班组使用的手推翻斗车、工具、设备周转材料、大模板等用后及时冲洗、铲清,按规定存放并上油,注意保管。
4、落手清工作最根本的要求是"工完料尽场地清"。
5、每天班组长下班前先检查一次,然后报相应对口的管理人员检查,如果不符合要求不听从有关人员的指挥,处以材料价5倍的经济处罚。
二、环境事故处理的相应规定
1、环境污染事故分类(风险分析)
根据事故的性质,污染事故可分为∶水污染事故、大气污染事故、噪声与振动危害事故、固体废弃物污染事故、有毒化学物品污染事故和放射性污染事故等。
根据事故的污染程度,污染事故可分为∶一般环境污染事故、较大环境污染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特大环境污染事故。
2、现场环境的有关规定(风险控制)
施工单位应当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法律规定,采取措施控制施工现场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施工单位应当采取下列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
除设有符合规定的装置外,不得在施工现场溶融沥青或焚烧油毡、油漆以及其它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体;
使用密封式的圈筒或者采取其它措施处理高空废弃物;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扬尘;
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作土方回填,中由现场环境所带来的风险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3、环境污染事故分类(风险分析)
根据事故的性质,污染事故可分为∶水污染事故、大气污染事故、噪声与振动危害事故、固体废弃物污染事故、有毒化学物品污染事故和放射性污染事故等。
根据事故的污染程度,污染事故可分为∶一般环境污染事故、较大环境污染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特大环境污染事故。
4、现场环境的有关规定(风险控制)
施工单位应当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法律规定,采取措施控制施工现场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施工单位应当采取下列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
除设有符合规定的装置外,不得在施工现场溶融沥青或焚烧油毡、油漆以及其它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体;
使用密封式的圈筒或者采取其它措施处理高空废弃物;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扬尘;
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作土方回填,
应及时将建筑施工工地产生的建筑垃圾自行清运到指定地点或委托环卫部门有偿清运处理;
对产生噪声、振动的施工机械,应当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减轻噪声扰民。
尽量避免夜间施工,确需夜间作业的,必须向环保分局申请核发《夜间作业许可证》,经审批同意并发放夜间施工《通告》后方可进行施工。
设置各种防护设施,防止施工中产生扬尘及废弃物。所有建筑工地必须设置围栏,施工道路要硬,工地出入口有车轮清洗设备;装卸渣土严禁凌空抛散;有专人清扫路面,按规定使用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有扬尘控制措施;建筑垃圾严禁抛散及乱倒乱卸,应垂直清运,禁止现场消化石灰、拌石灰土或其他有严重粉尘污染的作业。道路、桥梁及河道整治施工工地应封闭进行并采取必要的防尘措施,施工弃土及时清运或采取覆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
施工单位不得向绿化带及绿化观察井排放施工废水,不得在绿化带及其周围一米范围内堆放施工废土和垃圾,及时清理建筑垃圾,控制建筑污染。做好垃圾、工程渣土、黄沙等建筑材料运输的密闭化工作,控制扬尘污染。建筑工地运输车辆的车厢应确保牢固、严密,严禁在装运过程中沿途抛、洒、滴、漏。工地出入口五米应用碎硬,并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废水处理设施,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后出场,保持出入口通道以及出入口通道两侧50米道路的整洁。
建筑工地应设置醒目的环境卫生宣传标牌,并按下列规定设置相应的设施∶
按照卫生标准设置相应的厕所、化粪池和生活垃圾容器,并落实专人管理,按规定时间清除,污水接入工业区污水管网。
按照卫生通风和照明要求设置更衣室、简易浴室等必要的职工生活设施,并建立定期清扫制度。
落实各项除"四害"措施,控制"四害"滋生。
建筑工地内的民工宿舍应符合卫生和居住要求,地面应用碎硬化,宿舍应保持整洁。
施工单位应当保证施工现场道路通畅,排水系统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随时清理建筑垃圾。在车辆行人通行地方施工应当设置井坎沟穴覆盖物和施工标志。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设置各项临时设施。堆放大宗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机具设备,不得侵占场内道路及安全防护等设施。如果需要占用道路进行临时堆放,必须按《临时占用道路许可证发放审批》经批准后方可堆放。
施工单位应当在工地周围设置围栏,进行封闭式施工。围护设施安全、有效、牢固、美观。临街围护设施应使用金属板材或标准砌块材料(不得干码),临街的施工必须设置相应的围护设施。
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施工单位应当修整和复原在建设过程受到破坏的环境。
5、现场采取的有关措施
粉尘控制。
噪音控制。
污水控制。
安全文明施工布置。
大门两侧设置企业标志及施工标语,大门上设置灯箱,灯箱上写企业名称及工程名称,并在路口两侧外围墙左边设置企业经营理念牌,右边设置拟建建筑平视效果图。
大门入口设置门卫值班室,并挂设门卫制度牌,值班人员负责对出入人员及材料进出场进行登记。
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布置物料堆放处、仓库、机具设备;材料及仓库设置标牌,写明名称、品种和规格,机械设备挂设操作规程牌。其中砂浆和碎搅拌机四周张挂密目式安全网,减少扬尘。
建立卫生管理制度,设专职保洁人员,做到生活区、办公区、施工区干净整洁无积水,生活垃圾装入卫生容器,建筑垃圾及时清理并当日清运,定时定人对工人宿舍、办公室、厕所、食堂进行消毒、灭蚊、灭蝇、灭鼠等。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布置灭火器,主要部位有禁止吸烟标志和宣传教育材料。建立防火制度、防火领导小组及义务消防队,做好明火作业审批手续,现场明火作业有专人跟班检查。
现场施工人员按规定统一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及证卡上岗。
6、处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确定环境污染的事故源和影响范围,立即通知可能受影响的单位或居民,采取必要的保护和(或)疏措施,尽一切可能防止和减轻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害。
设法立即停止事故源的污染物排放,控制和减少污染范围。
对于事故的发生情况作细致的调查,记录与其有关的状况,并进行针对性的监测,要求有关责任人员对于调查记录和采样记录签字确认,以便于事后的处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