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工程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设计指导思想
1、切实贯彻“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设计理念。
2、提倡生态建设,满足环境保护和景观要求。坚持“生态、环保、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3、贯彻“以人为本”的观念,建设“节约型社会”。
4、公墓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协调,遵循“环保、舒适、经济、美观”的宗旨。
5、突出全过程“动态设计”的设计理念,灵活运用技术标准,采用合理的技术指标,尽量降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6、依据法定图则展开设计工作,体现“安全适用、服务社会、尊重现实、整体协调、经济美观、自然和谐、生态环保”等原则,结合本项目特点精心做好总体设计。
7、工程设计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符合有关强制性要求,满足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满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和要求。
8、墓位布设应充分结合沿线地形、地物、相交节点的实际情况,尽量避让环境敏感点,尽量节约工程投资。
(二)设计原则
1、把握本项目的功能定位,处理好本项目与各规划层面的协调关系。
2、做好总体设计,处理好本项目区域的各节点方案的衔接与协调关系。
3、注重方案的可行性、工程建设的可操作性、经济的合理性、管理养护的方便性。
4、国家对殡葬业的有关法律、法规,*省政府的相关政策和具体规定,及民政部门安排及具体要求。
5、体现环境保护和景观设计的重要性,殡葬文明,文化品位,表现公墓的个性特征,充分利用山地自然景观资源,求取园林与墓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艺术与功能的多方面协调统一,突出自身的个性与风格。
6、充分发挥项目的社会效益。
二、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以城市公益性公墓(骨灰堂)为例。
(一)设计理念
1、工程设计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符合有关要求,满足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满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和要求。
2、总图布置应充分结合沿线地形、地物、相交节点的实际情况,尽量避让环境敏感点,尽量节约工程投资。
3、在满足“安全、适用、耐久、经济前提下,合理选择墓位形式布置。
4、积极协调与其他工程建设的关系,使防护工程、排洪工程、景观工程、建筑等总体系统协调、配套,形成完整的综合体系。
5、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对区域内自然地貌、河流、山体植被等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重视水土保持和生态景观设计,防止污染水源和水土流失,使项目与周围环境景观和谐统一,融入自然。
6、妥善处理工程建设中的近、远期关系,做到近期满足使用功能要求,远期保留实施条件,处理好近远期的方案衔接关系,尽量避免和减少废弃工程,避免重复投资。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二十一世纪的主题,持久、稳定、协调、综合、可行是可持续发展的五大主要特征。生态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基础设施建设也必须顺应这一主题。希望用陈列、重现、创新的弹性模块设计手法来重新诠释墓葬的深远含义,打造一个祥和、人文、生态的墓葬墓园,利用景观手法,将传统文化、生态长寿、墓葬功能充分融合,呈现一处不同寻常的墓葬墓园。
(二)项目定位
根据目前的选址,完全有条件打造一个生态园林式主题公墓。同时,本项目的实施也具有以下功能:
1、文明消费功能
现代生态园林式公墓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了乱埋乱葬行为。另外,现代园林式公墓环境优雅、庄严祥和,使祭扫者在静逸的环境中得到慰藉,行为受到约束,并逐渐自觉告别不文明、不健康的消费、悼念方式,如送鲜花代替烧纸钱就是很好的例证,可以说,现代生态园林公墓对丧葬消费起着向导作用。
2、绿化观赏的功能
历史上无论是皇家陵墓还是平民墓地,都比较重视绿化,一座陵、一块墓地,往往就是一处园林景观,国家公墓更是如此。现代人物质生活丰富,社会需求日益提高,在丧葬方面,希望故去的亲人能安息在公园一样的墓区之中,以寻求心理上的平衡和精神上的安慰。公墓如能突出绿化美化,不但不会产生污染,而且会对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公墓是人文景观,一草一木、一亭一碑无不体现出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和审美情趣。中国的现代公墓起步晚、时间短,完全可以用现代的视角,把公墓建设纳入到城市和地区总体规划中,努力提高公墓文化、艺术品位,营造墓地的可亲性,使其成为一个可供人观览、融合自然与人文主体的纪念性公园。
3、历史文化的功能
墓地是古代文化的遗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无论是山间的孤冢,还是城市郊野的墓群,都不仅是生命终止时的最后定格,也是记录墓主所生活时代信息的宝库。一代代墓地的积累,给人留下了无穷的遐想和回忆,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由于战乱和时代变迁,记录人类活动的很多资料已湮灭无闻,给后人研究造成很大不便。有了墓葬这种古人留下的遗产,才使我们能够完整地考察、解读文明时代人的思想、生活、生产和习俗等。几十年、几百年后,现代公墓也将成为历史的遗迹,我们的子孙后代若要研究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或习俗演变,可能也要靠墓地这一实物形态。
4、教育纪念的功能
墓地是他们人生的归宿,也是纪念和缅怀他们的圣地。无论是烈士墓园,还是普通公墓,我们都会强烈地感觉到生命的短暂、心灵的震撼和思想的升华。每一个地方都有值得纪念、缅怀的名人和普通人,如果把其墓修缮和保存好,通过墓碑来体现他们的贡献和价值,适当地加以宣传和策划,不但可以起到纪念的作用,而且可以昭示激励后人更加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增强使命感和为后代留下财富的荣誉感、责任感。
(三)总体规划设计
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公墓主入口连接省道,为人车流出入口,入口离省道距离约米;次入口连接鸭婆村,为车流出入口。
1、规划结构
本方案规划结构为“一轴四区”,主要功能为:祭祀、文化传承、休闲、生态、服务等功能;工作流程为:停车场—办证—悼念—生态
公墓区。
“一轴”即车行主干道,呈一条曲线分布;“四区”分别为入口景观区、生态停车区、办公生活综合服务区、生态公墓区。
2、功能分区
(1)入口景观区
入口景观区位为墓园主要出入口,设计中式古典牌楼形式,结合古典盘龙柱雕塑及亚热带植物,彰显整个墓园气质。
(2)对外停车区
规划在主出入口处设置两个停车场,即场内停车场和沿路停车场。停车场面积约为平方米,可停放车辆64辆。
停车场一、二设在场地入口,分别位于车行主干道的两侧,停车场一面积为㎡,场内停车位12个,其中大巴停车位6个,停车位规格3.5m×12.5m;小车停车位6个2.5m×5.5m。
停车场二为㎡,停车位为52个,停车位规格为2.5×5.5m。
(3)管理区
在馆区停车场右方规划三栋建筑,总建筑面积㎡。
办公生活综合服务楼,两层,建筑面积.67㎡.一层业务用房,主要用于悼念、家属休息等;二楼管理用房,用于办公。
附属用房,一层,主要是公共卫生间、设备用房、仓库、食堂等,总面积约.33㎡。
骨灰堂,一层,主要用于骨灰安放,建筑面积㎡。
(4)生态公墓区
穴位个,其中单墓穴个,双墓穴个。
3、道路交通系统
主要规划分为车行主干道、车行次干道人行主路和人行次路,在公墓区东部分别设置一个广场和停车场。
(1)车行主干道
功能是连接省道和通往鸭婆村道,为规划区出行主干道,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15.0米。
(2)车行次干道
主要是各功能区的连接道路,规划道路红线宽度6.0米。
(3)人行主路
主要为主要祭祀路线,道路宽度6.0米和3.0米。
(4)人行次路
主要为游园路,道路宽度3.0米和2.5米。
4、景观绿化系统
主要包括游步道、铺砖特色景墙和景观小品。
5、总图布置及指标
项目总体布局满足用地规划建设指标,其总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其总图技术指标详见下表1所示。
表1城乡公益性公墓(骨灰堂)总图技术指标表
三、建筑设计方案
以城市公益性公墓(骨灰堂)为例。
(一)设计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年版);
《城市管线综合工程规划规范》(GB-98);
《给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年版);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
《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CJ/T34-91);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版)。
现行的其他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及规程。
(二)建筑设计
1、建筑工程
(1)适用技术准则
工程等级:三级
建筑防火等级:三级
建筑耐久年限:二级(50年)
屋面防水等级:二级
抗震设防烈度:6度(0.05g)
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2)地理位置
设置于停车场一附近,主要提供一些服务性质的功能。
(3)设计规模
建筑规模根据项目总面积亩为计算依据,建筑面积控制在㎡以内。
办公生活综合服务楼,两层,框架结构,层高每层均为3.6米,建筑面积.67㎡。一层业务用房,主要用于悼念、家属休息等;二楼管理用房,用于办公。
附属用房,一层框架结构,层高为3.9米,主要是公共卫生间、设备用房、仓库、食堂等,总面积约.33㎡。
骨灰堂,一层框架结构,层高为3.9米,主要用于骨灰安放,建筑面积㎡。
建筑外形设计以坡顶为主,辅以局部平屋顶,层次分明,整体造型简约而不简单,主要材质为仿石材外墙砖,白色外墙涂料和青石瓦,观感古朴严谨,与公墓主题契合一致。
(4)主要建筑用料作法
附属用房主要用于工作人员对公墓进行休整和管理,为人们提供一些服务的建筑,位于停车场右侧,交通便利,具体用料做法如下:
a、外装修
外立面以庄重、简洁为主。外墙墙群采用深色花岗石饰面,装饰线条采用浅棕色外墙涂料,窗户采用无色透明中空玻璃,踏步为赭石色花岗岩。
b、内墙
混合砂浆,外罩乳胶漆,卫生间外罩釉面砖。有特殊要求的房间按工艺要求确定内墙装饰材料品种。
c、屋面
采用挤塑聚苯板保温隔热材料,高分子防水材料,坡屋顶设檐沟,均为有组织排水。
d、楼地面
大厅及其他用房地面均为耐磨地砖,卫生间为防滑地砖,入口门厅为花岗岩地面。
e、门窗
木门、不锈钢全玻门,外门、外窗玻璃采用透明中空玻璃,所有窗为铝合金窗。
(5)建筑风格
按照“绿色、环保、生态型”的规划和建设目标,采用古典与现代建筑设计元素相结合的园林式风格,与自然山体相得益彰。色彩采用暖色调,简洁明快,减轻人们的心理压力。
2、停车场工程
(1)停车场布置位置
停车场一、二设在场地入口,分别位于车行主干道的两侧。
停车场一面积为㎡,场内停车位12个,其中大巴停车位6个,停车位规格3.5m×12.5m;小车停车位6个2.5m×5.5m。
停车场二为㎡,停车位为52个,停车位规格为2.5×5.5m。
本项目停车场采用植草砖建生态停车场,在植草砖设置的孔洞中种植草皮。停车位铺设××80mm预制混凝土植草砖。两个停车位地面中间铺设黄色混凝土砖。
在基层上撒少许有机肥,人工铺装植草格。植草格的外形尺寸是根据停车位的尺寸模数设计的,一般在铺装时不用裁剪;当停车位有特殊形状要求或停车位上有污水井盖时,植草格可作裁剪以适合停车位不同形状的要求。在植草格的凹植槽内撒上20厚的种植土,在植草格种植土层上铺草皮或播草子。铺草皮时需将草皮压实于种植土上。浇水养护待草成活后即可停车。
(2)停车场结构铺装形式
本工程的停车场铺装形式分两种为:行车通道硬化结构和停车植草砖铺装结构。行车通道铺装结构为:20cm抗弯拉4.0Mpa混凝土面层+20cm级配碎石基层。
停车植草砖铺装结构为:8cm植草砖+3cm水泥砂浆调平层+18cm厚6%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级配碎石基层。
(3)停车场附属工程
停车场范围内的景观绿化为停车场附属工程,工程中所有的缘石、树池边石的材质均采用花岗岩,在需要位置相应设置混凝土后座。
(三)城市公益性公墓墓位工程
尽可能减少破坏原有的地形、地貌。场内的已有树木植被及设施,在不影响总体设计方案、设计风格、同时满足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基础上,尽量保留,减少投资成本。
图1城市公益性公墓示意图
1、墓位结构尺寸设计
正面长60cm、纵向宽70cm,盖板制作材料为4cm厚度的石材。基框正面长54cm、纵向宽50cm、深度30cm。
2、墓位挡土墙工程
挡土墙技术指标:
设计荷载:30kPa
地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0.05g)
安全等级: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r0=1)
3、墓位栏杆工程
墓区内墓位高差≥0.5m时,考虑采用高mm石艺栏杆护栏,而对于填高大于等于两米的栏杆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4、墓区竖向设计
项目场地地貌单元属丘陵,地面高程~m,高差21m。根据地形和土方平衡的原则,竖向布置为平坡式暗管排放系统。墓位依山势走向排列,整个墓区车行道呈“回”状连接,为减少挡土墙高度及墓位平台排水通畅,墓位拟采用1%横坡,墓位平台拟采用3‰纵坡,各分区之间又有人行小路相通。
(四)农村公墓墓位工程设计
1、墓位结构尺寸设计
(1)墓穴(盖板)尺寸
单墓正面长50cm、纵向宽60cm,双墓正面长85cm、纵向宽60cm盖板制作材料为3cm厚度的石材。
(2)基框尺寸
单墓基框正面长45cm、纵向宽55cm、深度40cm,双墓基框正面长80cm、纵向宽55cm、深度40cm(双墓内空净长度大于70cm);制作材料可选择2.5cm厚度石材或混泥土浇筑。
(3)刻字斜板尺寸
单墓斜板40cm×40cm,双墓斜板60cm×40cm;前厚度3cm、后厚度7cm;制作材料为黑石材。
2、安装要求
墓穴墓位为下嵌式安装,墓穴基框32cm左右嵌入水平地面以下,8cm左右高出水平面以上,以基框不因雨水漫入墓穴内为嵌入高度标准。
3、墓地排水
墓区内要做好排水设施,除墓穴后和主支道旁建排水沟外,建议地形较为平缓的墓区在墓穴下铺设排水管网,确保穴内不积水。
4、墓地护坡
梯带高差小于1的,可采取24砖浆砌护坡;梯带高差大于1米的,应采取石块垒砌或混泥土浇灌护坡。
5、墓地绿化
根据墓地现场植被情况,在不影响设施建设的前提下,减少对原有林木等绿色植被的破坏,保护原始自然生态。进行墓地内绿化时,除栽种松柏类树种外,多栽种乔木、花灌木、灌木球等多种类苗木,加大草本类苗木种植面积,提高墓地绿化率,美化墓园环境,增强人文生态气息,打造生态化、园林式公墓,建公墓不见墓位。
图2农村公墓示意图
四、建筑结构设计方案
以城市公益性公墓(骨灰堂)为例。
(一)设计依据
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版)GB-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二)结构设计
公墓(骨灰堂)主体建筑基础采用桩基础,拟建建筑结构体系:
办公生活综合服务楼,两层,框架结构。
附属用房,一层框架结构。
骨灰堂,一层框架结构。
(三)设计使用年限
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1),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四)建(构)筑物安全等级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本工程所有建(构)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r0=1.0;
(五)建筑结构抗震设防标准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本工程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六)结构荷载标准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及《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2)
(1)风荷载:基本风压0.50kkN/㎡。
(2)雪荷载:基本雪压:0.35kkN/㎡。
(3)地面堆积荷载标准值:10.0kN/㎡。
(4)栏杆顶部水平荷载:1.0kN/㎡。
(5)汽车、吊车及设备等荷载按实际情况采用。
五、道路工程设计
(一)工程横断面设计
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表6.2.1车道宽度及项目实际情况,
对公墓主要道路横断面的形式布置如下:
0.5m(硬路肩)+6.5m(车行道)+0.5m(硬路肩)=7.5m
道路两侧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具体尺寸详见排水图纸。横断面设计以尽量结合现状,减少土方开挖为原则。根据现场踏勘的调查情况,本项目路段,现状为未开发的山地。
路拱横坡:一般路段车行道路拱横坡采用2%(坡向道路外侧)。超高路段按照不同曲线半径根据规范要求采用相应的路拱横坡进行超高设置。
图3道路断面设计图
(二)路基边坡与防护
路基边坡设计本着“安全、经济”的原则,既不因路基边坡过陡留下工程隐患,又不因路基边坡过缓造成投资浪费。根据路基填土高度和不同地质情况边坡坡率的设置灵活自然、因地制宜、顺势而为,不采用单一坡率,为绿色防护创造条件。
1、填方路基
本项目填方高度均在3m以内,边坡坡率采用1:1.5。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地面横坡缓于1:5时,在清除地表草皮、腐植土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地面横坡缓于1:5~1:2.5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予保留。
地面横坡陡于l:2.5地段的陡坡路堤,必须检算路堤整体沿基底及基底下软弱层滑动的稳定性,当抗滑稳定系数小于规范要求的规定值时,应采取改善基底条件或设置支挡结构物等防滑措施。
当地下水影响路堤稳定时,应采取拦截引排地下水或在路堤底部填筑渗水性好的材料等措施。
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应将地基表层土进行超挖并分层回填压实,其处理深度不应小于重型汽车荷载作用的工作区深度。
2、挖方路基
本项目挖方在5.0m以内,挖方边坡采用1:1。
3、路基填挖交界处理
为保证填挖过渡段路基的整体稳定,减少不均匀沉降,可采用冲击碾压、挖台阶、设置土工格栅或结合采用的综合处理措施。为减少填挖交界处的不均匀沉降,保证路基、路面整体稳定和强度,当地面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路基底部应挖成宽不小于2.0m的台阶,台阶设2%向内倾斜的坡度。
六、给排水及消防设计
以城市公益性公墓(骨灰堂)为例。
(一)设计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
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
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
7、《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
(二)给排水设计方案
1、水源
采用县城市政给水直接供给,从周边市政给水管网上引出两条DN的给水管至墓园内,于用地红线内呈环状供水环网,保证供水的安全和稳定。
2、用水量
绿化用水量指标:山地土多砂、碎石、贫瘠,故绿化初种树木花草用水量指标按一次浇灌3L/㎡标准,每天浇灌两次。本项目绿化面积约㎡,经计算,绿化用水量约为.96m/d。
山林及停车场消防用水指标按20L/s,同时着火一次计,消防用水量m/d。
管理人员、扫墓人员生活用水:按照清明前后高峰时计m/d。
总用水量为.96m/d。
3、供水管网布设
供水管网布设:供配水管网布设以枝状为主,供水管网相互拉通,使整个区域供水互为调节,提高供水安全性。
线位布置:设计给水管线按双侧布置,拟布置在人行道下;干管管径采用DN,过路管段加钢套管予以保护;支管设DN25洒水栓,间距25m左右。
项目用地外围或道路长度约m左右、道路交叉路口、管理区设置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均采用地上式消火栓。
给水主管道上一般间距m左右,检修阀门井间消火栓不超过5个,给水主管道上检修阀门采用DN金属软密封闸阀,阀门井内设置管道伸缩器。
在给水管道隆起点上设置排气阀,管道竖向布置平缓时,间隔m左右设置排气阀。
4、排水工程
截水沟沿挡墙而建,采用矩形明沟×mm,采用混凝土结构,每个墓位平台设一道DN半开孔截水花管,花管上层采用级配碎石,碎石以上铺设土工布,下层采用中粗砂,墓位平台雨水收集到花管里,花管排入汇水沟。
沿场地外围设置截洪沟,采用×mm混凝土结构,断面根据水量而定,由于场地坡度较大,在截洪沟末端设置跌水井。
车行道道路两侧分别敷设矩形道路边沟,汇水沟的尺寸为×1mm、×0mm、×mm,边沟采用混凝土结构。
场地内雨水最终由排出口排至场地中央低洼水系中,排出口采用八字式出水口,场地外围雨水汇集至外运截洪沟部分排入场地水系,部分雨水根据地势散排。
城市墓区中间为低洼水系汇集墓区周围雨水,所汇集雨水流向东北向西南方向,最后经由沿道路敷设DN0的雨水暗管,排至下游水库。
乡村墓区内要做好排水设施,除墓穴后和主支道旁建排水沟外,建议地形较为平缓的墓区在墓穴下铺设排水管网,确保穴内不积水。
5、污水工程
(1)管道的总体布置
卫生间污水经排水管将污水收集到室外,厨房废水经隔油器作预处理,污水管采用DN收集生活区污水排至墓区内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小型埋地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达到生活污水排放标准就近排入水体。
(2)管道的竖向布置
根据污水汇水面积,进行水力计算确定本次工程污水管径为DN,管线标高及坡度采用最小3‰。污水干管按20米~30米间距设置污水检查井。
(3)附属构筑物及管材、基础、接口做法
新建检查井采用砖砌检查井,污水井盖采用重型防盗铸铁井盖,污水管道采用HDPE管、砂石基础、橡胶圈承插接口。
(三)消防系统设计方案
墓区内建筑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可不设室内消火栓系统,配置相应的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即可;其中管理用房采用消火栓系统,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消防用水量为15L/s,火灾延续时间为2h,用水量为m,本用房消防给水引出两根供水管与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形成环状。
消火栓布置:室内消火栓栓口距地面1.1m,充实水柱为11.3m,水连接消火栓的支管管径为DN70;消火栓箱尺寸为XXmm
(单栓),消火栓箱内配SN65型消火栓、QZ19/19型水枪、长25m
直径DN65的衬胶水带、KD65型水带接口、消防按钮。
七、强电设计
以城市公益性公墓(骨灰堂)为例。
(一)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设计标准》GB50-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技术规范》GB-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4
(二)供电系统
1、负荷等级
本项目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及其排水泵、防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装置、自动灭火系统、火灾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等消防用电,走道照明、保安监控和计算机系统为二级负荷,其他负荷按三级负荷考虑。
本次新建工程建筑面积达到3平方米,估算负荷密度取30VA/㎡,本工程计算容量为:3×0.03=80.85kVA
设置10/0.4kV的箱式变电站1座,变压器容量为kVA。变压器10kV侧采用负荷开关熔断器组保护,并设置氧化锌避雷器作防雷保护。
低压配电系统采用~VAC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
2、供电电源
高压供电电源由临近城市开关站引来。
3、照明系统
(1)路灯系统
在管理房等建筑外围设置太阳能路灯照明系统。灯杆高为6m,采用半截光型灯具,W高压钠灯光源,IP防护等级为IP65,并自带补偿电容器。
(2)室内照明
本工程室内照明照度按《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设计,照明电源均采用~V,三相四线制供电;管理房、业务用房及附属用房划分不同的回路。
4、电缆敷设
本工程室外电力电缆线路采用埋地敷设方式,埋地敷设时在线路入管理室或电缆分支线处设手孔。
室外变压器至管理房电力电缆均采用VV22-0.6/1kV-4×50m㎡
交联电缆,一埋深为距地0.8m。电缆与各种管道交叉时应满足国家规范对电缆之间及与各种设施的最小净距要求。
埋地电缆在直线段每隔50m左右及转角处埋设标桩。电缆在埋设前将沟底产平夯实,并加盖砖。选择电缆路径时,应避开有酸、碱等有强腐蚀性的地段。电缆在进入建筑物时加穿保护钢管。
5、防雷接地
建构筑物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设计。
本工程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设置防雷保护设施,采用避雷带作为防雷接闪器,在建筑物屋顶沿女儿墙、屋檐、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设置避雷带,避雷带与结构柱内两根引下主筋可靠焊接,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箱式变电站接地系统采用环形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Ω。电源系统加装多级浪涌过电压防护器,将浪涌过电压限制在相应设备的耐压等级范围内。
建构筑物设总等电位联结,所有进出建构筑物的金属管道均应与之联结。所有配电柜(箱)正常工作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三孔插座的接地触头以及防雷接地均须与PE线可靠连接并保持良好的电气通路。
八、景观工程设计
以城市公益性公墓(骨灰堂)为例。
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是利用复杂多变的现有地形,因地制宜地设计整体布局,进行墓园的景观建设、生态建设以及文化建设,精心设计墓园的植物配置及景观水系带。需根据本项目的特点、本地区的降雨强度、地下水、地形、土质、材料来源以及周边景观设计形式等情况综合考虑,合理布局,选择实用、经济、美观的工程措施,确保区域的稳定和安全,同时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保持生态环境的相对平衡,美化环境的效果。
1、设计原则
本墓园设计以层次分明的园林绿化处理和空间变化处理手法为主,以凸现生态型公墓格调。在景观营造上力求做到庄重、清新悦目、怡然。
在植物配置时,除了坚持“乔灌草相结合,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外,应着重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展现自然生态景观效果,人工规整植物造景与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相辅相成;
(2)功能要求与视觉景观高度统一,基调树种与特色树种相结合。
(3)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化提升形象,带动周边环境的改善;
(4)体现艺术性以及整体性,以人为本,在用地允许情况下强调景观特色、识别性。
(5)使用乡土树种、以及节能环保材料,创建节约型和循环经济型园林。
(6)营造“安全、舒适、祥和、特色鲜明”的绿化环境,创造出富有现代感的绿化景观。
2、设计理念
本项目设计旨在如何利用自然的美景慰藉生者度过痛失亲友的艰难时刻;建设具有多种墓葬形式,环境清幽,具有人文气息的公共墓园。
(1)景观水系采用自然式驳岸,打破单一线性结构,构造植物群落,形成自然、生态、多变的滨水景观。
(2)利用植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缅怀亲人。
(3)改变单一的绿化视觉效果,形成不同季相的景观。同时做好周边绿化。
(4)提高绿化层次的差异,从乔木、花灌木、色叶小灌木形成高落差的绿化格局。
(5)多栽乔木,少栽草,实现从“路边有绿化到从森领中穿过”设计理念的跨越,实现绿化带长远性与可持续性。
(6)提高绿化种植密度(三年后可以移植),极大地提高绿化地含绿量,绿化覆盖率应在80%以上,重要路段力求工程竣工时即有很好地效果。
3、设计目标及设计依据
(1)设计目标
根据项目的性质、功能及绿化立地条件,考虑到美化环境、防护功能及景观效果等综合效益和谐统一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相关纪念内容的良好衬托,以满足道路、建筑、雕塑等文化意义的良好呈现,实现其特定的纪念意义。进行绿化配置的时候,要确保营造一种文化环境,与公墓的文化氛围相结合,以实现突出纪念主题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实现对植物种类、色彩、种植方式的有效搭配,确保其主题特征的突出性。
(2)设计依据
a、国家及省现行的市政工程设计有关的规范、技术标准、规程及规定;
b、收集的有关资料等;
4、主要景观绿化设计
园内绿化以道路两侧、水系带两侧、各墓位四周绿化和外围四周绿化为主。
本项目园林规划以层次分明的园林绿化处理和高雅的绿化空间处理手法为主,以凸现生态型经营性公墓格调。在景观营造上力求做到庄重、清新悦目、怡然。
在公墓中间地带设有中间水系带,设计中力求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并将码头设计成亲水台阶型,此处为设计的精彩之处,我们取古代弧形和现代的直线形进行对小桥的设计,使之更有特色,富于变化,避免造型的松软,更体现石材的强硬,在水的设计中,考虑水循环,避免水池污水干枯,设计了叠水叫“龙虎潭”,台面叫“休息平台”,石阶叫“生命阶梯”,加以鹅卵石铺装小路点缀,使步移景易。石景相连,处处有景。人在眺台观望,透视人生,感慨历史之永恒。我们在设计中,林外围栽植*南杉木,使其自然生长,反衬绿色。
在生命广场的设计中,采用现代的造型为基础,古朴的材质为外观,文化的岩石装饰为点缀,形成此广场的特点。广场与周边的路面用石头加以过度,圆形与直线型在艺术中手法上本身很难进行组合,这样用石头进行空间组合过渡,用古人的造石、用石法,使此处形成古园林的风格,风水台广场设置了八卦图腾,体现风水学在中国的重要地位理论源远流长。
在集中的休息区设置了四角凉亭,六角凉亭,八角凉亭。塑石叠水,特点有亭必有水,有水必有石,这样才能形成一处美景,同时也给地面高差的位置增添了景致,有了和谐,不至于跳跃,功能上既要考虑护坡(下边为路面),美学上也要考虑与亭、石、水的协调,塑石制作是以混凝土和水为主要原料,配置水系、草木和其它景观,模仿大自然的景色,构成的立体的山水画,有趣的空间,并与对岸形成对景。
节点景观区域植物配景高层植物采用了*南杉木、青皮木棉、佛
肚竹、红豆、重阳木等植物。低层植物运用了比较耐旱,花叶灌形美丽的变叶木、软枝黄婵、扶桑、鹤望兰、蜘蛛兰等植物,使整个节点景观区域有种山林野趣、林雅韵味之感。
公墓区内停车场采用生态停车场形式,乔木以盆架子、小叶榄仁等树形优美植物为主,结合行车道路行道树的菩提树、重阳木、雨树等乔木,地被运用七彩马缨丹、洋金凤、朱蕉等植物做陪衬,让行人迂回密林之中,产生曲径通幽的意境。
殡葬平台根据绿化用地乔木以龙柏为主,结合整形的地被植物福建茶、黄金榕、九里香等植物,渲染严肃庄重的环境效果,让到殡葬平台活动的人在这样的气氛下很好的控制情绪,对逝者有尊怀之心。
5、园建小品设计
(1)休息亭
休息亭作为景观节点主要是为使用者提供休息及观光的场所,放松心情,结合周围的绿化,让景观亭融入自然。
(2)木栈道
木栈道是一种景观构造,在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中都具有不可缺少的景观作用,其功能作用主要有:形成交通跨越点、横向分割河流和水面空间、形成地区标志物和视线集合点、眺望河流和水面的良好观景场所。追求自然简洁,精工细做。
材料:木面板常用桉木、柚木、冷杉木、松木等木材,其厚度要根据下部木架空层的支撑点间距而定,一般厚3~5cm,板宽一般在10~20cm之间,板间宜留出3~5mm宽的缝隙,下部至少有2cm的架空层,以避免雨水的浸泡,保持木材底部的干燥通风。设在水面上的架空层,其木方的断面选用要经计算确定。木栈道所用木料必须进行严格的防腐和干燥处理,以保持木质的本色和增强耐久性,用材在使用前应浸泡在透明的防腐液中6~15d,然后进行烘干或自然干燥,使含水量低于8%,以确保在长期使用中不产生变形。个别地区由于条件所限,也可采用涂刷桐油和添加防腐剂的方式进行防腐处理。连接、固定木板和木方的金属配件(如镙栓、支架等)应采用不锈钢或镀锌材料制作。
(3)廊架、花架
廊架和花架是具有艺术观赏的构架性园林建筑景观,在园林游憩空间里,用做攀缘植物种植的支架。一方面供人歇足休息、欣赏风景;一方面点缀景观、创造和谐生态。
廊架:主要起到供行人遮阳、遮雨和小憩、引导人流和视线,连接主体建筑或景观节点的作用;廊可分为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双层廊;廊道净宽宜1.2~1.5m,柱距宜3m以上,柱径宜0.15m左右,柱高宜2.5m左右;居住区内建筑与建筑之间的连廊尺度控制必须与主体建筑相适应;廊的造型和长度也形成了自身有韵律感的连续景观。廊与景墙、花墙相结合增加了观赏价值和文化内涵。
花架:景观花架可作遮阴休息之用,并可点缀园景;景观构架则在营造游憩空间的同时着重营造建筑景观。花架设计要了解所配置植物的原产地和生长习性,以创造适宜于植物生长的条件和配合造型的要求;花架高宜2.2~2.5m,宽宜2.5~4m,长宜5~10m,立柱间距宜2.4~2.7m;花架下应尽量设置休闲桌椅供人们休憩。
(4)石景
石景是本次景观方案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点缀,分布于水系带的两侧,通过主次分明、疏密有致的摆放,与景观“气质”相搭配,体现了石头形体的力量感和动感,给人以美的感受。
(5)树池
每条通往指定墓位处的人行步道旁都设有树池,种植常绿灌木,树池为砖砌,表面贴仿古砖,并在树池外侧贴有墓区墓位的编号牌,以便亲人寻找。
(6)人文景观
石像石刻体现了现代的雕塑感,又与传统的画境相结合,被称为中国符号。本次设计在广场周围分散摆设十二生肖;在景观桥出入口放置人文景观石,如:福、寿、孝等字;进墓园道路设置麒麟、石狮等石像;在进入墓园的绿化墙体上用植物种出“福临大地”的字样,整体营造肃穆凝重之氛围,增加墓园的人文气息。
表2项目建设内容
本文由GS渔舟唱晚原创,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