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河上的孙家桥是清代光绪年间重建的单孔石拱桥,是官林镇地标建筑。深秋时节,记者在官林镇走访发现,孙家桥周边地带环境整洁,清水河畔的公共绿地和园林小景风景宜人,成为官林镇人居环境“颜值”高的区域之一。作为无锡地区首个实现经济总量千亿级的乡镇,宜兴市官林镇在宜兴市率先对公用事业进行市场化运作,环境卫生、小区物业管理、绿化等服务内容统统通过项目招投标“打包”推向市场,镇区多杆路灯也由市场化公司进行管理和日常维护。随着镇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政府为此投入的资金惠及普遍民生。
10月29日,官林镇建设局就杨舍村岳滩东村等五只厕所新建工程发出招标公告。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官林农村还有不少露天粪坑。当地通过“厕所革命”,改变了旧面貌。目前,官林镇区22只公共厕所经过改造全部达到了三星级以上公厕标准,18个行政村的公共厕所基本达到卫生厕所、文明厕所和生态厕所的建筑设计要求。
官林镇是名闻遐迩的全国线缆产业基地,随着道路面积的增长以及城镇居民对环卫清洁效果要求的提高,官林镇通过将环卫服务项目向社会公开招投标,使得机械化清扫率大大提高,各种专业机械的使用,为环卫作业规范化创造了条件。官林镇建设局汤局长介绍,自年以来,按照村收集、镇转运、市级层面集中消化的流程,镇村垃圾处理实现看了全覆盖。不仅如此,由于几轮行政区划调整后,都山、钮家、丰义等原建制乡镇撤并后的集镇老街和工业园区也被列为环境卫生重点区域,实现了生活垃圾、厨余垃圾日产日清。
“市政公用事业这一块推向市场,政府并没有当‘甩手掌柜’。”汤局长说。他介绍,官林镇通过政府采购公开招标,依托第三方专业化一体化的管理和科学的监督考评机制,对“打包”推向市场的服务项目实行过程性监督管理,依据第三方提供的测评报告,行使甲方职责。此外,政府还通过官林镇综合指挥中心的信息平台、64个三级网格的网格员现场管理等渠道,对涉及民生事项的公用事业服务项目进行全程监督。
民生优先,在官林镇公用事业市场化运作过程中得到良好体现。官林镇政府有关负责干部透露,光环卫这一块,全年投入达到逾千万元的体量;老旧小区进行雨污分流也投入了不少钱;龙潭、阳光、将军苑等13个民民小区全部由市场化运作的物业公司入驻,镇政府通过对物业公司的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考核后进行年度奖补,这一块全年费用也在万元以上。官林镇建设局环卫口子的毛主任说:“社区管人头,环境卫生、绿化、亮化和环境美化等全部由政府兜底了,公用事业桩桩件件都是民生事项。”
吕志年是官林镇桂芳村村民,前年,他一家人从平房住到新建的楼房里,成为镇政府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的直接得益者。截至目前,官林镇通过公用事业服务外包改革和实践,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进步显著,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使得镇村面貌焕然一新,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同时也实现了新型城镇化建设高质量推进的时代要求。(江南晚报记者何小兵/文摄影/何小兵张德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