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点多,张艳来到云立方小区,在树影婆娑中穿梭。北京入秋后,小区树木的部分绿叶转为橙黄色,在一棵高大的法桐下,她停下脚步,判断一团绿叶中,扎眼的几片干黄叶子是随着季节更替而枯萎,还是被美国白蛾的网幕缠住了。
张艳是大兴区天宫院街道天宫院西里社区党支部书记,去年夏天起,本就忙碌的她又多了一个新职务——社区级林长。北京建立四级林长责任体系后,像她这样的“草木当家人”,北京一共有1万多名。
10月13日,大兴区天宫院街道天宫院西里社区党支部书记、林长张艳在小区内巡查。新京报记者薛珺摄
林长巡林,发现美国白蛾、危树等隐患
记者了解到,此前一些地方为了经济发展,违法侵占林地、破坏森林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森林资源保护发展与地方政府行政领导职责责任约束不强,仅靠林草部门往往力不从心。为提升森林和草原等生态系统功能,压实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主体责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并于去年1月公布,提出确保到年6月全面建立林长制。
随后,北京市也印发了《关于全面建立林长制的实施意见》,明确到年底,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林长制责任体系全面形成。
云立方小区的门外,有一块醒目的绿色林长制公示牌,公布了区级林长——大兴区委组织部部长艾丽和街道级林长——天宫院街道办纪工委书记周磊的联系电话。公示牌明确,林长负责责任区域内园林绿化资源的保护发展工作,管护目标包括无盗采滥挖、不发生森林病虫灾害和森林火灾,林地绿地景观环境优良等。
10月13日,大兴区天宫院西里社区,小区门口的林长制公示牌。新京报记者薛珺摄
作为社区级林长,张艳的巡查范围不算小,包括天宫院西里社区范围内两个小区、一所幼儿园、一所中学和辖区的所有树木和绿地。不久前,一场狂风骤雨刮倒了小区中的一棵大树,她巡查时及时发现,上报街道林长制办公室,物业也马上对这棵树进行了应急处理并补植。有的树枝长得太长了,影响居民采光,则要通知物业修剪。
辖区幼儿园的美国白蛾也需要发现上报并打药,小朋友们怕“毛毛虫”,它们繁殖快、对树木的危害也很大,经常两天就将整棵树的树叶啃个精光,必须及时发现“苗头”。最初,张艳也不太懂辨认被美国白蛾侵蚀的树叶,“但区里有培训,我也上网搜了相关知识。”
多头管理问题被解决,改革示范点经验将推广
除了城区,不少“平原造林”工程所在的乡镇也是林长制发挥作用的重要区域。任建峰是大兴区魏善庄镇羊坊村村书记,也是镇林长办公室负责人。在他看来,以往魏善庄镇林业站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想要“铺开了”巡林有心无力。有了林长制后,相当于按网格划分巡林任务,不仅39个村都有了林长,村两委还兼任护林员和林管员,每天的巡林力量更加充足。
北京推行林长制,要求各级林长实行分区(片)责任到人,确保逐地逐片、一林一园落实管理主体,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其中,村(社区)级林长每周至少开展1次巡查,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园林绿化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身为羊坊村的林长,每周,他都会抽出一个小时,到村里的林地绿地转转。野草过高无人清理、林中的树木发生了虫害、辖区是否有危树和折枝等,都是他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136.html